禹拜别赟州,又半个月之后,禹行至去天师洞必经之秦塞。
此时,盛夏转为金秋,路遇红叶小径,趁着醉人醺醺的林风,禹披革,负武临别所赠防身之箭,大步走着,潺潺河流飘着雾气,极目远山云雾缭绕,山谷幽静,繁华似锦,鹰击长空,满谷尽是似胭脂的余香味,置身其中令人而心旷神怡,尘世的烦恼一扫而空。禹沿河而行,脚下小径徘徊曲折,涉山趟水,眼前忽而海阔天空,忽而参天古木遮天蔽日,穿行其间,禹亦心静如水。若是此时有美酒一壶,禹必定赏景独酌,诸峰耸立。行至圭峰,禹驻足歇息,此时无人与其话,却已有斜阳,这里如此险峻,林密夜路难行,禹心想需早寻一栖身之处,而后攀于圭峰。突然,有一豹于林间穿行,见禹,呲牙咧嘴,视之为口中餐,禹镇定,以前常狩猎的他,徒手能搏猛虎,况有箭在手,更加释然,只见那豹飞袭而来,血口大开,禹疲惫不与其斗,挽弓搭箭,待豹快接近时,箭出即毙,收弓后,头也未顾就走,顿感乏力。
夜色渐袭,禹眼前见一天然石洞口,刻丹灵洞三字,满布秋藤,不见藤根始何处,藤尾近接地,在徐风拂动下微摆。接近洞口,禹弯腰向内看去,似有余光,轻步小心翼翼入内,恐内有野兽而手触弓。窄窄通道,两壁微微渗出水滴,行数十步,豁然明朗,洞内中央一水池,有水草生,小池水青绿,像无瑕翡翠一块,倒映洞顶于水面。禹环视,惊有奇花于洞壁,充满灵气,石壁生花?禹万万不解,感叹如此别有洞天。
禹不再多想,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如此惬意之境,禹困顿不已,而睡意浓浓,怀抱弓倚洞壁闭眼休憩。此时却生异象:只见那奇花泛银光,慢慢大作,而后奇花消失,却现一青衣女子,脸颊带含苞欲放的浅笑,双目如玲珑,腰肢纤细而美感骤生,回眸见禹酣睡,似有疑惑,她数百年未曾见人至此,今怎会有人来?禹刚浅睡,恍惚中似有人影,努力睁眼便看见女子注视着他,立马清醒,刚才以为幻觉,此时却不解,山林常有野兽,一身着他从未见过的华丽衣衫的女子为何在此?
“姑娘为何在此?莫非赏景迷路?”禹起身带着疑惑问。
“此乃我家,我当然在此,反倒是你,何故来此?“女子回道,紧接着又反问道。
”这是姑娘家?“禹一听震撼再问道。
”正是,我居此已有几百年,这丹灵洞,便是我家。“女子回道。表情毫无波动,依旧淡雅宁静。
”几百年,莫非姑娘乃仙子?我素闻世间有仙,如今果真见了?“此时禹大骇不已,他曾听闻世间有修仙之人,从未见过,如今见了,实在让他匪夷所思。
“我并非什么仙,只是一朵灵花牡丹而已”女子回道。
“灵花牡丹?那为何在此清居?“禹问道,此时平静了许些,语气不再显之前那般惊讶。
”当年我落根于此,所以从未离开过,一直深居于此,习惯了这里,不想入凡尘喧嚣。“女子道,说话声似带灵气,悦耳动听。
”原来如此,我乃夏禹,来于羌州,敢问姑娘芳名?“禹说道,又问。
”百年来从未有人来此,又不曾入世,所以不知尘世我该为何名,故无名吧。“女子轻轻的说,眼帘微含落寞。
“姑娘自诩牡丹灵花,既能相遇,怎能不知名,那便唤牡丹可好?”禹说道。试探的问,他想,能在此人迹罕至之地相遇,便是缘。
“嗯,倘若有天我入尘世,以后俗名便叫牡丹。”女子回道。浅浅笑意,只是应允,可能她也不知自己将来会如何。
“不知你此去何处,入这荒山野岭凶险之地?”不待禹语牡丹又问道。
“我有要事欲去天师洞,为走捷径路过此地,天色晚了,见此洞便想休整一晚。“禹回道。
“我曾听闻天师洞在雍州遮阳山,离此地或有千里之遥,徒步得余月,而秦地又路途艰险,常有异兽出没,你可知晓?”牡丹问道。
“我亦听闻姑娘所说之事,自羌州我已行数月至此,况且我所做之事关天下苍生,再难再凶险,我绝不退缩。”禹坚定的说道,语气不容置疑。
”壮士大义,为苍生如此,令人钦佩。“牡丹心生敬意,由衷地说道。
“姑娘莫要缪赞,这一路走来,我虽信念坚定不移,然不知前途如何,内心无措”禹谦逊而真诚的说道。
“壮士无需纠结,万事万物皆有定数,若你心性坚如磐石,上天会眷顾你破除万难。”牡丹说道。
“姑娘所言正是,有志者,事竟成。”受了牡丹所说之话的感染,禹说道。
”壮士再如何,至少还有追求,我已生百年之久,却不知为何存在,更不知志向为何物。“牡丹说道,似是在对禹倾诉,又像是质问自己,语气中满是伤感和彷徨。
“姑娘何故如此说,任何生灵,皆有存在之由,或早或迟都会兑现自己存在之意义。”禹说道。
“或许如此吧,若当真如此,望那天早日来。”牡丹说道。洞外夜色静谧,山的远影在月光里藏匿,却没有一丝灯火的踪迹,突然,恶狼悲啸声于林间四起,令人毛骨悚然。
“斗胆问姑娘,来自何处?”禹方才知道牡丹百年前落根于此,却不知道她来自哪来,有点好奇的问道。
“我原本是是神农架上一株普通花卉,却吸收着仙草,仙花,仙药的精气和日月之精华,亦受神农氏仙气沐浴,有了灵气,后来,神农看世间萧条,便把百花,百草,百药移于四海,而我有灵气,幻化后觉得世间太喧闹,故寻来此地生于宁静之地。”牡丹没有隐瞒任何,细语轻说道。
“闻先辈说起神农架,看来果真不虚。”听了牡丹的话之后禹说道。
后牡丹问禹世间之事,禹一一说给给她听,当牡丹听说了禹治水,发展农耕之事,心里对禹满是敬仰之情。
“壮士真乃顶天立地男子,一生为苍生鞠躬尽瘁,着实让人敬仰。”牡丹说道。
“为天下苍生,应当如此。”禹说道。
“若是可以,以后我也甘为苍生如此,与壮士一样,穷极一生亦可为。“牡丹郑重的说。是啊,她想追逐自己存在的意义。
“夜色已深,姑娘早些歇息,我便去外边,不打扰姑娘。”禹说道,欲动身。
“外面湿寒,怕是会着凉,壮士在此歇息无碍。”牡丹劝道。
“如此那便多谢姑娘。“禹没有再推脱。
朝阳慢悠悠的爬上山头,将晨曦在撒在林间逗留,薄雾被溪风吹的轻舞,群鸟争鸣。禹在洞外生火,将猎物炽烤,香味浓浓。牡丹迈着轻盈脚步出来,青丝遮脸如含羞面纱,掩住了芳华,美得窒息。
“姑娘,来同我一起吃点野炊。”禹见牡丹出来转身对其说道。撕下一块肉放在一片比手掌大的绿叶上递给牡丹。
“谢谢壮士。”牡丹说道。她微张丹唇轻轻小咬一口,细细咀嚼。她常采野果,素菜而食,不曾吃过肉,觉得此乃世间美味。而一边禹大口吃着,不时看看远处,是啊,过后他将踏上路途。
“姑娘,我们就此别过“吃完后禹对牡丹说道。
“待我送壮士一程。”牡丹说道。
“不敢劳烦姑娘,山林凶险,还是罢了。”禹感激其盛情而拒说道。
“我既是灵花,自然有点本事,壮士莫要推脱。”牡丹说道。
“如此那便多谢姑娘。“禹说道。他想,牡丹既能在野兽出没之地生活,定有仙法。
只见牡丹伸手溢出五彩灵气,离地几尺一朵的牡丹花见,二人于其上,花腾空而起。脚下,林梢微摆,溪水缓缓而淌,有飞鸟掠过身旁,耳畔风轻轻飞扬,越过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秀丽奇峰。连绵的群山尽头,二人落地。
“此处乃秦地禹蜀地之界,再有百里,便可到天师洞,恕不能远送,壮士以后若有难事,可来丹灵洞寻我。”牡丹说道。
“如此先谢过姑娘,你我就此别过,他日若有缘再会。“禹作揖拜别。
“壮士保重。“牡丹颔首作别说道。然后便飞身踏花而回,待牡丹身影消失于群山峰峦时,禹便开始属于自己的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