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晚上有花灯表演,晓荣吃好饭,和南宫浩然一起兴奋地去了,晓荣在最前排占好位置。活动室里已经坐了好多乡亲,穿得花红柳绿的演职人员正忙碌地做着准备工作,她们妆画的很浓,厚厚的粉配腮红,妆容艳丽。
“耍龙了!”忽然有人高喊,然后就是一阵锣鼓声。南宫浩然拉起晓荣跑到院子里,一条金龙已经被十几个汉子舞了起来,大家舞得带劲儿,那条龙摇头甩尾,很是带劲儿,汉子们舞得热闹,乡亲们看得开心。
舞龙表演结束,花灯节目也开始了。首先上场的是一名戴着奇怪草帽的老大爷,手中拿着一个伞状的道具不停地转,一边转,一边跳,口中说唱着押韵的台词,后面几位盛装的阿姨一手持扇,一手拿着手绢,边唱边跳,大意是歌颂新农村的变化,歌颂当今的好政策,顺便做一些文化宣传。声情并茂,着实好看!她们的舞步动作都有一定的规律,晓荣边看边学,琢磨着自己能不能学会。
花灯表演直到半夜才结束,乡亲们意犹未尽地谈论着其中精彩的片段。
第二天,南宫浩然同族的哥哥邀请他一家去县城,一家人欣然搭车前往。
这是一座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老城,在古代就有举足重轻的政治经济地位,文物古迹自然不少,据说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在这个地方。南宫浩然带晓荣去参观了碑刻、古寺等,之后直奔彝族村。
彝族村店铺、摊位众多,都是五颜六色,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晓荣对漂亮又实用的绣花布鞋爱不释手,一口气买了几双颜色非常鲜艳的,一双天蓝地的,一双嫩黄地的,一双大红地的,上面绣着活灵活现的花鸟。晓荣又看中了挂着的绣花包包,绣花挎包上绣着几朵大大的花朵,大俗大雅,下面用彩色的绒球坠成漂亮的流苏,晓荣喜欢的紧,又一口气买了好几个准备拿回去送人。
买好特色工艺品,南宫浩然带晓荣来到了文化广场,这里早已载歌载舞,热闹非凡。“高山顶上茶花开,阿哥阿妹跳脚来,朵朵山花红艳艳,红艳艳啊,左脚越跳越开怀……”身着盛装的彝族同胞正围成大大小小的圈,手牵手,肩并肩,随着铮铮作响的弦声,和着高亢清脆的左脚调,跳着“左脚舞”,他们时而蹉脚闪腰,时而折步跌脚,时而甩腿对脚,时而摆手转身,舞步整齐统一,舞姿轻盈健美。也有少数汉族人混迹其中,大家一起唱啊,跳啊,热情洋溢,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彝族小伙子抱着他们特有的弦乐器龙头四弦,豪放地边弹边跳。听说除夕夜彝族姑娘和小伙子们跳左脚一跳就是一个通宵,有人新买的布鞋当天就跳烂了。
晓荣看着这一切,内心满满的都是欢愉,她觉得这里的人们真快乐,这才是过年应该有的热闹和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