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了,乐队集训开始。能进J大乐队的,哪个没经过勤学苦练,可集训还是让他们叫苦不迭。每天六小时的排练,饶是伴奏的乐器,也累得腰酸背疼嘴冒泡,更别说奏主旋律的。排练厅四处漏风,穿多了拉琴不方便,穿少了手脚冰凉没法拉,多多少少之间,感冒者甚众。
天气干冷,管乐的生怕嘴皮裂,嘴上一旦有口子,吹起号来嘴皮高速震动,过电般生不如死。因此,他们平时一个个抿着嘴,表情狰狞,并常备唇膏一只。袁小秋为自己柔韧从未开裂的嘴皮深感骄傲,说自己得到女友滋润的缘故,每每嘲笑余碧若沈涛。后来有一天排练,指挥讲了个笑话,袁小秋得意忘形,仰天长笑,乐极生悲,嘴唇“啪”就裂了一道大血口,让另外哥几个抿着嘴笑了个够。
尽管如此,在余碧若蔚雨他们的回忆里,那是一段美好的日子,让他们无怨无悔付出感受青春、拼搏和友谊的日子,让他们心无杂念享受自己创造音乐的日子。《火把节》的激情与欢腾,《天堂与地狱》的奇幻与优美都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每个乐队都有自己的主心骨,尽管经过了一个学期,大一的新队员仍然在努力融入这个新集体,做到“所有的乐器都如相同一个人奏出来般和谐”,他们不知道的是,队长们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了接班人培养计划。
能混分两种,混得人神共仰——如白杨、关悦者,混得人鬼不知——如萧潇者。两者相比,后者更难。成大事者往往会怀才低调很长时间,而恃才傲物高调出场的,往往会湮灭于群殴。萧潇保持了一项纪录,直到第一学期结束,辅导员都不知道新生里有这么个人。且除了蔚雨宿舍,能叫出她名字的同学老师也屈指可数。
蔚雨能忍,除了父母十几年的磨练,还源于她时刻检视自己的自省意识,出了问题第一个检讨自己。因此她很少抱怨和发怒,惊人的冷静。即使遇到难对付的人和事,也能从不合理中找出合理性,调整心绪,避开矛盾,从容应对。
能混者,人才,能忍者,仁才。两者结合,无敌。白杨和关悦在沈涛的宿舍商量队长接班人,建议重点观察对象萧潇,蔚雨,沈涛提名顾人,余碧若,建议大家常来常往深入了解。鉴于顾人太帅,追求者甚众,连女老师都不能例外,经常被纠缠而不能准时到达指定地点,因此安排余碧若和他一起帮孙波管理固定资产,白杨管乐队经费,蔚雨记账。关悦管乐谱,萧潇协助整理复印。关悦发现,萧潇记谱能力惊人,各声部的分谱印完,她脑子里基本上有一份总谱了。一起劳动是最好的培养感情的方式,很快几个人混熟了,余碧若对着一脸神秘莫测笑容的萧潇始终不知从哪里下手,倒是和蔚雨,通过吵架沟通了不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