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人是住在后街上的修鞋匠长金,他除了有集市的时候去集市上外,没有的时候就来这里摆摊修鞋。他这人做生意有个特点,上午不出摊要吃过午饭才出来,他和米爷不同的是,米爷只有冬天才出来打爆米花而他一年四季都出来修鞋。离远处看米爷和长金长的还真有点像!长金头上戴着雷锋帽,上身穿着军大衣,下身穿着大棉裤,脚蹬着一双大头皮鞋!他的金牌动作就是骑在三轮车上,一只手举起向其他人招手,一张瘦小的脸笑起来就更显得小了,还露出来两颗金黄的大门牙!如果他嘴里在说出来句同志们好,还真像部队领导来视察呢!
长金这人手巧,大家都拿他跟张飞比,可我觉得他比张飞厉害多了,张飞用的是小针,长金用的可是大针!他这人比较受妇女的喜爱,谁的鞋张嘴了,谁的拉链断了,谁的衣扣掉了,去他那就能帮你修好!长金的装备就是一台很小但很老的缝纫机,他这种缝纫机和家里的不一样,家里的是缝衣服的,他的是缝鞋子的!在他手中有把木螺螺和一根大针,还有一盘长线,我以前钓鱼时都跟他要过这种线,结实的很。长金这人很幽默,有一次我的鞋前面裂开了一个很大的口,母亲带着我去他这修,他看了看我的鞋然后又看了看我,就说了句这得多大劲才能撑破个这么大的口啊。。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他又说幸好你来找我了,不然就又要买双新的了。长金一针一针的开始缝,不出一会的功夫就帮我修好了,里外上了两边,然后对着我和母亲说,要是再穿破了就直接买双新的吧,虽然那鞋没穿破,却早已换新的了。
米爷和长金分别坐在路的两边,两边站的都是人,打爆米花的在米爷那,修鞋的在长金这。两人工作着也要隔着路说话,米爷边摇边说,长金边缝边说,这说着说着两人就抬起了杠,惹得众人们一通乱笑。米爷损人特别厉害,有次米爷对长金说,你说你整天给这个修鞋,给那个上拉链的,你也不看看你脚上的鞋破个大洞!长金看了看鞋还真是破了个大洞,长金笑了笑说,脚太热让它通通风透透气!米爷则说,大冬天的你何不光脚丫呢。这句话把大家逗笑了,长金则反驳说你天天打爆米花也不见你吃呢!米爷哈哈大笑说我都是在家吃,在家吃完了才出来让乡亲们吃,说完一起身裤子上的那个大洞恰巧被长金看到,长金就说你看你吃的把裤子都吃出个大洞。。大家都以为这次米爷会闭口,没想到米爷的一句正好你帮我补补吧!让长金哑口无言,就不理他了。他们俩的搞笑段子多了去了,我看他俩要去组建个相声队,肯定能火一把!!
到了下午三点以后,打爆米花的和修鞋子人也都少了,俩老头拌嘴也拌累了,长金就从他车子上面拿出来棋盘和象棋,看到的人都知道他俩又要斗棋了。收拾完家伙什,人往祠堂门外的坐凳子上一坐,象棋往石桌子上一摆,一场毁天灭地的象棋大战开始了,引来了不少人围观。长金说昨天你赢了,这次你先走。米爷也毫不客气当门炮,随后长金就把马跳!这当门炮可是米爷的惯用手法,一旦上了米爷的当,那就要全盘皆输了。话说回来,长金也是高手,他俩各有胜负,长金下象棋讲究稳中求胜,而米爷是猛冲猛打,攻防兼备,这下象棋就如同打仗一样稍有闪失,全军覆没。米爷这人一遇到难棋,就得抽根卷烟思考思考,他最烦旁人给他出招,说什么当局者迷旁观者也迷.僵持了很久米爷才绝处逢生,用他的话说这叫置于死地而后生!日落西山了,看棋的人也少了,俩老头却依旧精神倍增的下着,仿佛已经忽略了整个世界,忽略了白天黑夜。直到路灯亮了以后,他俩才念念不舍的离开,嘴里还嘟囔着怎么怎么样,就将你一军,就吃你一炮!长金更是霸气,直呼一句明日再战!颠簸的车轮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卖力的前进着,灯光为他们照耀着回家的路,模糊的身影消失于拐角处,喧嚣的地方只剩下石桌石凳感受夜的凄凉.。
入春以后,米爷就不来打爆米花了,只剩下长金一个人在那里修鞋子,对面的池塘微波泛起,夹杂着鸟叫声回荡在芦苇丛中。或许是冬日里的一句承诺,米爷骑着他的自行车专门来找长金下象棋,米爷说这人老了,也没有什么可以玩的了,不像小时候觉得做什么事都是幸福的,当个秋千一玩就是一天,而现在除了下下棋就找不到乐趣了。长金也说,小时候跟他父亲学修鞋,就觉得这是个吃饭的本事,可现在下面的小孩谁还愿意学啊,我这技术就快要失传了.
两年前的一个下午,那是长金最后一次跟米爷下棋,也是最后一次拌嘴,更是我们最后一次见米爷,那个平静的下午过去后,似乎就来一个永远过不去的黑夜,米爷得了大病,生命终止在了那个黑夜。你说这人下午还好好的,说没就没了,真是世事无常。在村里再也看不到穿黑皮大衣的米爷,再也看不到穿藏蓝裤子的米爷,再也看不到穿军鞋的米爷了,他就像爆米花一样,在每个冬天里散发着迷人的香。
米爷死后,长金也很少来了,没人陪他下象棋了,谁家的鞋子破了就得去集市上找他修,可冬天到了就吃不上香喷喷的爆米花了.。在学校里,我也常常跟同学们下象棋,他们总是下不过我,问我跟谁学的,我说是跟两个老匠学的,一个打爆米花的,他教给我置于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另一个是修鞋的,他教给我稳扎稳打,稳中求胜的原则。人生的老师不一定是知识渊博,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你的老师,因为他们身上有你没有的本事,后来我把故事写成了《两个老匠》,只可惜他们读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