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一夜都不太平。燕惊风搅得穆天旸寝宫天翻地覆,大批侍卫都奈何不了他。未伤性命,却极损帝王威严,穆天旸雷霆大怒。
“朕从未像昨夜那般狼狈,什么人竟敢向天家挑衅,给朕彻查!”
穆铮没有拿住刺客,自然成了穆天旸首先问责之人。自入正殿起,他一直跪着,穆天旸也不跟他说话。宫女太监人来人往,纷纷侧目唏嘘,这样的屈辱对于穆铮形同锥心。
穆天旸又看了会儿折子,越看越气,将折子狠狠地摔在地上,怒斥:“枉朕信你,你竟真像那些人所说,狂妄莽撞,不知所谓!”
穆铮敛声屏息,一个字也不敢反驳。
“说什么定能擒住刺客,现在倒是说话啊!啊!”穆天旸对先前穆铮瞒而不报一事始终存疑,如今怒上加怒。
他还需等上一等,燕惊风出现搅局令他措手不及,又没堵到穆垣,失职之罪是摘不干净了,如今就只能紧咬穆垣。
内侍战战兢兢来报:“陛下,圻王殿下求见。”
“他来掺和什么?”穆天旸不由狐疑,道,“宣!”
穆铮始觉轻松,穆英迅速赶来陈情:“父皇,儿臣收到消息,颜氏旧部集结安平屡屡策乱,伤兵无数,更扰乱民心安定。”
“可恶!乱臣贼子,如何诛之不尽!咳咳——”穆天旸怒不可遏,身子摇摇欲倾。
侍臣纷纷下跪俯首,穆铮见势起身搀扶穆天旸,宽慰道:“父皇龙体要紧。”
穆天旸并未继续斥责他,而穆英显然还有话说:“父皇,儿臣今日纵是伤了兄弟情义也要讲,南越生乱,五哥第一时间便递了折子,只是不知二皇兄因何事耽搁了。”
穆英说着说着微微扬目观察穆天旸的神情,见他面怒愠色,不觉得意。
儿子们为争夺东宫之位所使的各种手段他都司空见惯,此时对穆英仍不尽信,质问道:“你这消息从何得来?”
穆英愣住了,眼神一个劲儿朝穆铮抛,穆天旸了然于心。
穆铮下跪说道:“父皇恕罪,此事是儿臣托付英弟。”
穆天旸思量这兄弟二人同气连枝,穆英从小就是绣花枕头,而穆铮一贯心思缜密,此言非虚,问:“事关重大,为何你刚才不提?”
“儿臣不敢欺瞒父皇。正是此事关系重大,方才父皇正在气头上,二弟素来与儿臣不和,儿臣怕多生曲折。父皇,英弟也是为社稷所急,为父皇所急,若有冒失,儿臣愿意承罪。”穆铮一派大义。
穆天旸朝前踱了几步,似有思虑,半晌才对穆铮说:“回答朕,你身在行宫,是从何处探知此事?”
穆铮早有应对之策,说:“儿臣的侧妃钟氏有一兄长在安平谋事,正巧返京,见宫中没有消息,这才托人给儿臣递信,儿臣方知有这等事。”
倒也无从挑剔,穆天旸眯了眯眼,不露声色。
穆铮反倒紧张起来,却听得穆天旸开口:“传朕口谕,宣卫侯。”
穆铮穆英这才彻底松了一口气,宣召卫侯,定是要对京中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