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中所写的,却是上官端起草的一个足以引起灭国战争的阴谋布局。
它所要呈交的对象,是一个名叫吴金鼎的南唐官员。在这信的开头处,上官端简要交代了他与这吴金鼎之间的琐碎交情:
“昔日我游访南唐,承蒙吴兄提携,小弟得以身享荣华。后受吴兄之托,我潜隐南楚,晃眼间已数年了。近日我大展所能,已将袁成涛的下属鲍锋刺杀,并顺利当上新一任的左路军兵马指挥史。而素来给袁成涛出谋划策的军师侯方,也被我施以巧计,不留痕迹地下手除去。我于两日之前,又窥伺到了一个良机。若是此次计谋得以成功,南楚国群龙无首,我南唐攻下南楚国,易如反掌。”
原来南楚的国主马希范是个行事奢靡的君王,他贪图纵乐,挥金如土。一日早起,他见东方的天际布满了一道道瑰丽的蜿蜒条纹,赤红如霞,灿黄如金,迷人的光芒沿着云层,一直延伸到晦暝的夜色中。
他见这些彩色的条纹指向了西北方的洞庭湖,顽皮的思想一窜而上,竟要百官在半个月内,造出五艘踏跃鲸波如履平地的龙头巨舰。他要等到冬日大雪漫天飞舞的时刻,乘上这些金碧辉煌的龙船,驰骋在银白色的洞庭湖上,并在温暖的舱房中享受烧烤鱼虾、烫酒煮茶的乐趣。
当马希范到洞庭湖中游玩时,朝中的大事,将全部托付给文臣杨阁老和武将袁成涛,由这二人全权处理。
上官端的计策是,让这姓吴的在长江进入洞庭湖的水道上布置一路南唐水军,又让他在这些军士中挑选一批精于泅水的武士。
当天上飘起雪花的时候,马希范会不出所料地出现在洞庭湖上。除了他本人乘坐的那艘巨舰,其他四艘船共可以乘坐约三百名士兵。这五艘船行进到洞庭湖的中央时,会与南唐的那只水军正面相逢。
那批善泅的武士会抢先跳到冰冷的湖水中,手执铁锤和尖锥,将南楚国五艘大船底部的木板全都凿穿。等到这五艘大船的底部都汩汩地冒出了翻涌的水花,马希范等南楚高层便成了瓮中之鳖,会被南唐水军出其不意地一网打尽。
在这个时候,南楚国尚有能力与南唐一战的,便只剩以老将袁成涛为首的一批人马。
袁成涛身为南楚国的镇东大将军,麾下共有三路军马。鲍锋死后,左路军兵马指挥使是上官端。其他两路上,中路军兵马指挥使为韩览,此人性格沉稳,善于守城之术;右路军兵马指挥使为王衍,也曾是一名战绩显赫的武将。
在袁成涛之外,南楚国的边界阵地上还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如果他们团结起来,也将会是一支力量强大的队伍。
这个时候,南唐和南楚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进入军事上的僵持状态。
当然,南唐有上官端这名内援,所处的境地并不会太糟。
在南楚国的东面,有一个双石镇,是南唐和南楚的交界地,这里归上官端管理。等到两方真正开战,上官端大可以放开双石镇的门户,引领南唐军冲入南楚境内。但在上官端看来,这是下下之策。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将马希范生擒,然后逼迫袁成涛向南唐投降。
所以,上官端在这封信的末端强调道:
“乱军之中,刀枪无眼,因此小弟特意将马希范的相貌绘于图上。兄得此图后,须让南唐军士牢牢铭记,务必在行动中留下马希范的活口。有马希范在手,袁成涛孤掌难鸣,不愁他不屈服。”
依上官端的口气,仿佛存于世上的南楚国已如天上的流星,它就要发出最后的一抹亮光,然后一头扎入漆黑的云雾中,就此烟消云散。
巴叶亭在那放满古玩字画的木箱中翻找片刻,果然找到了一张青年男子的画像。这男子身穿蟒袍,腰缠金带,脸上的神情嬉皮笑脸,全无王者之风,模样恰如街头的市井无赖,正是那逝去国主马殷的四儿子马希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