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林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没有等来工作分配的消息,她应聘到了一个政府部门开发项目招商办工作,名字好听,其实就是跑业务。项目是一个步行街——中华美食城对外招各种餐饮企业,,然后拉动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丽林是在父亲的资助下工作了三个月的。丽林没有挣来第一桶金,却让她第一次独立的去面对着个社会。第一次看到水利局长用平常买菜的布口袋装来了两百多万,直到十多年后,丽林仍记得经理数钱时那颤抖的手。也是在那时候,丽林和一个外校的学姐住在一起。
随着项目的接近尾声,丽林也找到了第二份工作。也就是在这家广告公司里,丽林认识了王哥和小六子,这两个异性朋友。
王哥比丽林大一岁,一米七多的个头,浓密的头发,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让丽林看到了孩子般的天真。据说王哥是一位医生,丽林没有见识到他是医术,自也不能评论,第一次见面,丽林并没有在意这个人。
小六子姓孙,比丽林小五岁,快一米八的身高,也是浓密的黑发,有着城里孩子的机灵。每每出去发广告单时,他都会要求和丽林分在一个组,到了发放区域,他就会把一沓单子放到丽林手上,然后告诉丽林“姐,我有点事,你帮我发,一会儿就回来,”然后便不见了踪影。
那段时间是丽林很难过的日子,没多久她就去做了其他工作。但这两个朋友病没有因为丽林的离开而断了联系。王哥会把他总是换来换去的BP机号告诉丽林,以方便丽林有事找他;小六子也会把号码叮嘱给丽林,还常常邀她出来看他又从某某人那里得来的砖头子——就是大哥大,小六子总这么叫它。
一个晚秋的晚上,王哥打来电话,丽林也不记得怎么起了头,说了句“谁会在乎我呢?要是谁给我一万块钱,我现在就从楼上跳下去!”接着哭了起来,因为情绪激动,丽林没有听清电话那边说的话,工作的不如意,自己学无所成,一切烦心事都在此刻涌了上来。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儿,说了三个字,但究竟是“我在乎”还是“我爱你”。到现在丽林也不知道。只记得电话的最后:“我十分钟到你楼下!”
闹市区的夜晚总是灯火辉煌的,丽林带着残泪看着站在那里的王哥,他穿着黑色风衣,笑盈盈的看着丽林,“走吧,找地坐坐!”他们相跟着来到距丽林住地四五十米的烧烤店,王哥点了瓶啤酒,然后跟丽林说了好多好多话,他告诉丽林,丫头,凡事都会过去,然后大手揉了揉丽林的头发。那晚,四五十米的路程,他们反复相送了四五遍。此后并无太多联系。
没多久,小六子约丽林出来,说有事商量。见面后,小六子告诉丽林,他要开一家小吃店,希望丽林能来帮忙,按2%的股算给丽林。百分之二是多大的概念,丽林不完全懂得,只想能换个环境,未尝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