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昭昭情
昨夜压风云,听罢小楼滋味。
多少落花飞絮,又添秋憔悴。
征帆过尽损烟光,画堂滴人泪。
算作阳关幽梦,念照照情贵。
刘哲在船头上看见涛涛江面,再看看渐行渐远的白玉婵,念着这首白玉婵写给自己的宋词,好像背着万斤重的托付和爱意,压的刘哲喘不过气来---
“三少爷,别站船头了,小心得风寒。”
宗坤说着给自己拿了一件青色风衣。
随即又问道:“三少爷,那白衣女子是谁啊,怎么看着对你恋恋不舍的”?
在刘哲给宗坤找好客栈的时候,没有告诉他和白玉婵的关系,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心中的苦闷只有自己知道。
也没有告诉白玉婵,宗坤的事情,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心中的无奈只有自己承受。
他们这次回登州府先在应天府坐船过江,过了长江也就到了山东的地界,兖州府了,也就是刘哲告诉白玉婵他们自己的“现代的家”了。
然后再坐马车走陆路回登州府。
蓬莱是登州府的治所,也就是现代社会地级市的市政府所在地。
到了诸葛侯府,我该怎么应对呢?这么一大家子人自己怎么应付?还有那个高虹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这个真的三少爷是什么性情?又是些什么情况?还有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举人身份?如果真的参加秋闱,自己又有多大的把握?这些问题一个又一个的侵略吞噬着刘哲的大脑---
“三少爷,你的那个女朋友,高小姐哪里人氏啊?这些天总是在房间了,不愿意出来,老爷爷不好问太多,就让小的问问毕竟一个女子在侯爷府不方便不是?”
宗坤上前问道。
刘哲做了一个进船舱说话的手势。
“宗叔,这个高小姐是四川重庆府人,是我在应天府游学时认识的一个朋友,家里遭难,无依无靠的,我就把她带来登州府了。”
刘哲说道。
“三少爷还是一样的仁慈,乐善好施,和老爷一个脾性,有乃父风范。”
宗坤夸道。
“三少爷,还有两个月就要秋闱了,不知道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我能怎么准备啊,这又不是现代社会考研究生,我还行,毕竟是从小学一路考过来的。
这可是在大明朝考进士,自己在现代社会就是敢做春秋大梦也不敢想这八股进士。
刘哲心里暗想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吧,我也不清楚能不能中。”
刘哲好无奈的回答。
“没事的,三少爷,今年不中,下一次咱再考;再说了,三少爷弱冠之年中举人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这时,刘哲才知道哪个三少爷才刚满十八岁。
“宗叔,你看我这一年多有什么变化吗?”
“没什么变化,就是有些高了,有些瘦了,在蓬莱大街上我跟了你整一条街才敢认你。”
“哦,这一年多,我经历了很多事情,看到了社会中很多黑暗面,自己又无能为力,枉为男子。”
“三少爷与大少爷和二少爷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不但书读的好,人品也好,他们白占用了“文”、“武”二字。三少爷,你看我多嘴了。”
宗坤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没事的,宗叔,我也知道大哥、二哥什么品性,你不用自责的。”
刘哲哪里知道这些啊,只是看着宗坤说话的脸色猜测的,也知道了一个诸葛文一个诸葛武而已。
“还是三少爷这个“鲁”字好,听老爷说你刚三岁时就知道拿书看了,像模像样的,所以老爷就把你的“风”字改成了“鲁”字,希望你像孔老夫子那样博学,光耀门庭。”
宗坤高兴的说着。
原来自己的名字叫“诸葛鲁”。
也许是大明朝的父亲诸葛俊希望诸葛家再出现一位文官吧,大明朝和大宋朝一样,重文轻武。
刘哲心想到。
“三少爷,你有戚小姐的消息了吗?”
什么戚小姐啊,我怎么能有她的消息呢?这位在大明朝的戚小姐,我连听说也没有听说过。【戚继光传】中倒是有一位,可惜十岁就夭折了;这个戚布妙是妾陈氏所生,从小又不在戚继光身边,也许历史上没有记载,这是历史的一个失误。
刘哲心想到。
“一直没有找到,也没有见到马湘兰。”
刘哲说道。
戚布妙和马湘兰也是刘哲在“悦来客栈”听王掌柜说的。
“戚老将军眼下得肺痨,病的不轻,王夫人又回娘家了,身边就几个家丁服侍,甚是可怜。”宗坤有些黯然伤神的说道。
“等回去,三少爷见了戚老将军再慢慢说吧;我来应天府时,戚老将军还托人问候你什么时候能回到登州府呢。”
刘哲的心不知为什么就有些疼,历史记载戚继光这位民族英雄是万历十五年去世的,也就是1588年。
现在是万历十三年,还有两年,这两年的时光不知道戚老将军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上记载说是过的不怎么好,自己来到大明朝能一睹戚老将军的真容也算不白来一趟,何况还是自己的未来岳父。
不知道为什么白玉婵的身影就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嗯,等会去再给戚老将军解释吧。”
刘哲心事重重的说道。
“三少爷,老夫人和大小姐知道你还好好的活着以后,几乎天天念叨你。”
“大小姐总是说,三哥哥怎么还不来啊,我还要三哥哥陪我玩呢?还要三哥哥陪我放纸鸢叫我写字呢?”
刘哲这时想起自己现代社会的妹妹,还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眼睛有些湿润。
给妹妹买的香奈儿香水,在来的时候给了白玉婵---
“三少爷,你怎么哭了,是不是船舱了风大,要不要把船帘子放下来?”
宗坤有些担心的问道。
“没事,就是想起了一些往事,没事的。”
这三少爷一年多没见变得更成熟,多愁善感了,都是一个爹娘生的,怎么就是不一样呢?宗坤心里想着,大少爷,二少爷的不学无术,营营苟利的样子浮现在眼前。
刘哲和宗坤就这样做水路走陆路,二十天后的一个黄昏就来到了诸葛侯府门前。
诸葛侯府门前有几个家丁在打扫,一样的门厅,一样的庄严,一样的一座府邸,刘哲完全没有高虹的那样心境,反而有些陌生和孤独与凄然---
马车还没有挺稳,宗坤就跳下去对那几个家丁说道:“快去禀报老夫人和老爷,三少爷回来了---”
大明朝不像现代社会交通那么方便,一个电话远在千里之外就能知道家人的信息,当他们来到时,府里还不知道呢。
三少爷回来了---
三少爷回来了--
快去禀报老夫人--
家丁七嘴八舌的看着刘哲一起走进侯府。
刘哲都没来得及看看这大明朝侯爷府是什么样子就被拉进正堂。
正堂里好像在吃晚饭,有腿快的已经禀报到了。
这时就看见一个满头银发,身穿暗红色凤尾裙,肩上一个金绣孔雀霞帔挽了一个螺旋发髻,大约六十多岁一脸慈祥的老太太在众人的搀扶下走出大堂。
嘴里一直喊着:鲁儿,鲁儿,我的鲁儿,,,你可回来了,奶奶可想死你了,,
刘哲还没来得及反应,老太太就把自己抱在怀里呜咽起来,还不停的叫着‘我的鲁儿,好鲁儿,奶奶可把你盼回来了---
“娘,鲁儿都会来,你别太伤心了,注意你的身体要紧。”
一个哭腔中带着喜悦的中年妇人说道。
刘哲心想这个可能就是自己大明朝的妈妈。
“哦,好,,好,,”
老太太松开刘哲用手擦了擦眼泪。
“吩咐厨房,再从新做一桌好饭,特别是做那个云翠散,鲁儿最爱吃的。”
老太太一边说着一边拉刘哲走进正堂靠自己坐下,桌子上放着好几个菜。
老太太拉着刘哲的手端详起刘哲来。
“鲁儿,我的鲁儿瘦了,也高了,这一年多了,苦了孙儿了,快给奶奶讲讲你是怎么回事?”老太太急切地想知道。
“娘,鲁儿,这已经平安归来,有的是时间给你老人家叙家常。”
中年妇人说道。
刘哲看了一眼这位中年妇人,一身华丽的深蓝袍服,腰间一条浅绿丝带,挽一个乌云带金发髻;看上去很像一个演员,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嗯,好,好,,明日再说。”
老太太吩咐道。
“三哥哥,三哥哥,你回来了,,你要陪我去放纸鸢去。”
一个奶声奶气的小女孩的声音。
刘哲猜到这个是诸葛侯府的大小姐,看上去只有八九岁的样子。
说着就扑到刘哲的怀里。
“颖儿,你三哥哥刚回来,还没有吃饭呢,怎么陪你放纸鸢去啊,过来,到娘亲这儿来。”中年妇人说道。
“好,明天三哥哥陪颖儿去放纸鸢好不好啊。”
刘哲说着还在那粉嘟嘟的小脸上亲了一下。
“好了,大家都做吧,别站着了。”
老太太吩咐道。
这时,刘哲就看见有两位少妇分别坐过来,刘哲心想这可能就是大嫂和二嫂。
“大嫂,你看三弟都长胡子了,是个大人了。”
其中一个少妇说道。
刘哲在确认那个是大嫂和二嫂的情况下上前说道:“大嫂,二嫂,小弟给你们问好了,这一年来苦了你们侍奉奶奶和娘了”。
“三弟,你见外了,侍奉奶奶和娘,是我们做孙媳和儿媳应该做的,你别客气了。”
说话的是大嫂,很有风度的一个女人。
“三弟这一年来在外面学了不少,看来这书读多了还是好事,不像你二---”
二嫂没说下去,一脸的无奈。
“奶奶,娘亲,大嫂,二嫂,我不在家的这一年多,让你们费心了,孩儿和小弟理亏了。”说着刘哲要给老太太下跪行礼,激动的老太太连忙把刘哲扶起来,眼里含着泪水说道:“我的好鲁儿真的长大了,真的长大了,,长大了”。
“宗管家,快去找俊儿回来,告诉他,鲁儿回来了。”
“老夫人,你忘了,老爷去了戚老将军府了,告诉他三少爷就这几天回来,要到明日中午才能回来呢?”
一个家丁答道。
“我,我,我都高兴糊涂了。”
大家也跟着笑起来,大堂里一片的欢声笑语。
晚上掌灯的时候,刘哲有一个丫鬟带路来到一个卧室说道:“三少爷,你的卧室十多天前,老夫人就吩咐给你打扫了,被子,褥子都是新的”。
你看看什么地方不合适的再说。
刘哲看了一眼丫鬟怎么就有点像林心如呢?两个若隐若现的小酒窝。
刘哲看的她有些不自在。
这时又见一个端着一盆热水的丫鬟进来。
【林心如】接过来说道:“三少爷,红儿给你洗脚,洗完了咱们好安歇”。
“嗯,啊,啊,,通房丫鬟啊你这是---”
刘哲心里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