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男主王一鸣,来自AH农村一个极其贫苦的家庭,我上初中那会父亲开始老是生病,动过几次大手术,加上我们兄妹四个读书的花费,家里欠了一屁股债。1989年我高三复读,父亲不幸去世了,享年仅45岁。在父亲最后弥留之际,我陪在他身边,眼睁睁看着自己深爱敬重的父亲没有了呼吸,自己却无能为力,呜呼哀哉!那种悲伤和刺痛非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得到的。身为长子的我,想休学回家帮妈妈减轻负担,可又不能违背父亲的遗愿,只能强忍悲痛返回学校。我复读那年成绩非常好,老师们都说有冲击清华北大的希望。语文老师姓云,时任常务副校长,经常把我的作文拿到他任教的各个班级上去宣读,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啊!父亲去世后他主动帮我免掉下学期的学费,还经常把我叫到他家里吃饭,在我人生遭遇艰难和困惑的时候,他就如一盏明灯照亮我的前程,虽只教过我一年,但堪称我的恩师。也就是这个时候,她的女儿云之燕认识了我,但我们因为在不同班级相互之间并不熟悉,上他家吃饭时我们之间说话不多,因为我们那个时候男女生本身就很少说话,而且可能她父母离婚事件对她刺激很大,她好像变得很孤僻,不太爱说话。谁也不会想到后来我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连我自己都没想到,这是后话。
1990年的高考我还是没有发挥好,也许是我心理压力太大,总觉得考不好对不起英年早逝的父亲和含辛茹苦的母亲,也许是因为自己临考那几天身体状态不够好,总之有些遗憾,但转念一想也许一切都是上苍安排吧,就算考上了清华北大,我家里有能力供我吗?我的成绩上BJ二流重点还是没有问题的,当时我考虑BJ生活费高,就没选BJ,另外考虑到当时八类院校是免学费的,于是就毅然决然在八类院校中选了一家位于SD的大学,可是事与愿违,录取通知书上让我去BJ上学,原来这家学校在BJ也有校区。我一下子就蒙了,家里哪来那么多钱供我上学呢?我和母亲说干脆不上了,帮家里干活,闲时还可以出去打工赚钱给家里还债,好在母亲三观很正,和我说绝对不能违背父亲的意愿,那就是我和弟弟必须读书,实在不行让两个妹妹休学。谁说人穷志短?我母亲就是一位坚强伟大的女人,想方设法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为我筹借了学费和生活费,送我踏上BJ求学的征途。当我最后与妈妈和送行的弟妹们道别的时候,我强忍着没让眼泪流下来,因为我现在是家里最年长的男人,肩负着支撑门庭的重任,我是全家的希望,绝对不可以哭!只身一人来到学校的时候,发现好多同学都有父亲陪送,不禁鼻子一酸,父亲在世是个很好面子的人,而且对我寄予了厚望,我想要是他能来送我到BJ上学,他感觉该有多好啊!
家庭的重大变故过早地在我青春的脸上刻上了沧桑的印记,我渐渐变得孤僻和冷傲。把恩师送给我的“人只有自己救自己”这句话当成座右铭,内心深处常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来勉励自己!上学地点的事与愿违让我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但我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只要自己有志气肯吃苦,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也许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注定,如果不是一个好心的招生老师发现我各方面都不错才把我招到BJ的话,我也不会认识少妇樊媚,再后来的一连串故事也许都不会发生,也许我至今都会自豪地说我是个纯情专一的好男人,然而人生没有那么多也许,过去已经发生的经历,而不是简单地当成小说里面的故事就烟消云散了。纵使过去有多么不堪回首,纵使过去有多少追悔莫及,逃避和刻意忘却也终究不是疗伤的对症之药。青春本身是无罪的,无论你做过什么,只要不是处心积虑刻意去伤害别人或醉生梦死的糟蹋自己,又有什么不可以重新面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