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55500000051

第51章 50播下良种,陪护为重

新法依次推广之后,各界各业之人,有的私心奸险,有的制造事端,有的为了毫末细微而不识大是大非,这些目的各异,见解不同之人,在新法面前,已至同心同态,似乎同仇敌忾!如此的铜墙铁壁,大有攻无不克、坚无不摧之势,新法到了最为艰难的时刻,王安石已经居家多日而不谈国事了。

一个偌大的府宅,草帽布衣的王安石栖息在后苑花园的垂柳之下,手捧一把碎米,正在静静地看着几只刚长羽翼而不停啄米的大小雏鸡。缓缓走近的王元泽,片刻之后才轻轻一叹地开口而言:“爹,您不入朝议事,怎知天下大势呀?”王安石万般无奈,似显置身事外:“立法不行,政令不通,只会故态复萌,而且浮华虚伪之谈,也将从此泛滥,这就是天下大势呀。”听此错综杂汇,王元泽却显得奋勇无畏:“爹,人若愚陋到不明古今世理,不顾国家兴亡,那他苟且偷安的岁月,还能有几日?对这些无须同情的可怜之人,心慈手软,只能增加他们眷恋权势的欲望,和敌对新法的决心。”王安石未语先叹:“这个世道呀,浮华之物,人们接受容易,诚实之信,人们接受吃力。风俗不纯正,人心不厚道,使得正直君子步履艰辛,正义行为处处受困,难怪有很多才德高尚的人,甘心留恋民间,不愿涉足淤潭呀。”鸡雏不解人间疾苦和人心悲楚,吃饱之后,便四散追逐去了。

席地而坐的父子二人畅所欲言,可想到革新政事的止步不前,也真是难展欢颜,王元泽一向不附世俗,此刻另有领悟:“世道再混浊,也会有一些清醒之人,不会被乱尘迷糊双眼,今朝如此,必定后世依然。爹,难道,您想步范仲淹的后尘吗?”仰望苍天的王安石,面对人心浩渺,不由感慨世道:“谗言败坏真君子呀,范仲淹曾被流言缠身,多年之后,范老之子范纯仁,不也随着守旧之臣,一起反对变法革新吗?可范纯仁又何尝不是个正人君子呢?”王元泽听到此言,却是另有见解的坦率而谈:“范家父子,虽然都是君子,但因其不同出身,却不可相提并论。想想范老仲淹,他自幼贫困,饱尝生存艰辛,入仕为官之后,却使范纯仁衣食无忧而欢度春秋。由此可见,范仲淹之志是逆境当中历练出来的,而范纯仁之志则是顺境当中继承过来的,所以他们父子两人的气量和见解自然有高有低,更有巨大差异。”范家父子从幼年至成年,各自经历的苦辣酸甜显而易见,想那艰辛历程其实对于世人意志,才最是影响深远。

王安石听完以后,竟然略皱眉头:“元泽呀,如此一说,爹有一个担心呀。”王元泽惑然而问:“担心什么?”王安石似叹非叹地随即出言:“爹担心我儿将会成为另外一个范纯仁,依靠精神畅想,不去自立自强,这样的人只能扰得世道更加无常呀。”王元泽听得无奈苦笑:“爹,您这就杞人忧天了,其实我自幼随着您老奔波各地,那些风餐露宿的日子倒也乐在其中,而且想想所谓的贵族生活也没有多么快活。爹您大可放心,世人总是为了偏见之见而争些意气之事,我倒自认为能够抛庸弃俗而公平论事。”王安石听完之后,慈容淡笑地另谈隐忧:“可世人都说我儿狂傲张扬,更因爹爹位居参政,所以不甘只做小官呢。”不以为然的王元泽显得愤而不屑:“真是庸人俗见,我若想要依靠恩荫,干脆就不要读书,更不要科考,自然也能当官。我如今辞去朝廷委派的官职,第一是不想缠绕在琐碎的公务上难以脱身,还有就是,我想一心一意地跟着爹爹注写《三经新义》。”面对外界流言,王元泽自信饱满地说出心中之愿,而且毅力唯坚。

说到《三经新义》,王安石一脸凝重地肃然提醒:“元泽呀,想给《诗》、《书》、《周礼》这三部经典重新注释,并不容易,因为不能依靠所谓的聪明才智,而是要有见地学识。况且,《三经新义》以后是要推广到太学当中来教导学子大众的,所以下笔为书更要格外慎重!想想如今,旧有说法早已深入人心,你又要如何打破传统,区别旧论呢?”王元泽胸有成竹且勇于觉悟:“我既要对得起读书的人,又要无愧于自己的心,如今,世人多数喜欢迎合百姓的浅陋乐趣,以便哗众取宠,我却必定要引导百姓的志趣,更使百姓在感悟当中,领会精神价值的可贵。”看着儿子心思洁净,悟性通明,王安石顿时豁然舒达,不禁有感而发:“我儿既然对世俗坚贞不屈,那爹对变法更要此志不渝了。”父子谈笑风生之间,已觉纷扰消散。生于大千世界,身在茫茫人海,只应‘世俗变幻心向理,天昏地暗人不迷’!

青苗法推行之后,所引起的滔天巨浪时刻冲击着赵顼的悬空之心,旧党借机全面攻击,企图停止所有法令。叹只叹,人的双眼似乎只能分辨世间的有形之物,但世上的东西又何止万物?如同是非本在眼前,为何有人偏偏不辨?

依违两难的赵顼,又陷入了一个你围我绕的千丝万缕。他此刻在御书房中,思虑彷徨地坐在御案之前,凝愁不散,结忧狂叹。面对弹劾新法的篇篇奏章,赵顼更加心烦意乱,静坐之时,他竟勃然恼怒地抓起折子,掷落于地。殿中侍立的宫娥彩女及内侍宦官,忽见龙颜震怒,连忙顺势而跪,可孤高正寒的赵顼却厉声喝命:“全都下去。”畏惧龙威的众人,颤颤兢兢地躬身而退之时,就听郁郁失神的赵顼又开龙口:“陈玉儿。”正要随着众人拜退而去的玉儿连忙止步而停地轻声答应:“奴婢在。”诺大的宫殿分外安静,却时时传来皇上的叹息之声。

良久之后,静静垂思的赵顼才茫然无力地缓缓开口:“是天下错了,还是朕错了?”看到千愁不休,惹得天子满腹烦忧,玉儿肃穆而立且口出温和细语:“皇上没错,天下也没错,只因风俗不正,而且穷富失衡,把人心变得奸邪不纯了。世人似乎感觉:尊贵的就正确,卑贱的就错误,所以竟使道德道理,变得更轻更浅更模糊了。”此时的赵顼更显悲然失落且伤感无措:“朕也想使人心变得纯厚,也想使私心变得宽宏,可朕要怎样才能端正人心,洗净污尘呢?”玉儿依然文静平和:“世间之物,有了秤的称量,就不会有轻和重的失衡,有了尺的度量,就不会有长和短的差错,所以要有明确的规和矩,才能画出端正的圆和方,皇上,自古至今,国家的规矩正是国法呀,俗语不是说:法字没多重,万人抬不动嘛!”玉儿温婉而谈,如同涓涓清泉滑过愁人心田!

拨开阴云的赵顼觉然似悟之时,却又在现实的打击之中幽幽苦叹:“行法难,难如上青天,王安石正是朕的通天梯,如今,却也被丝麻束缚,以至居家不出呀。”冰雪聪明的玉儿,所出之论,言浅意深:“陛下,奴婢在农家时,看到农民种地之前,首先都要选择优良饱满的种子,在播种之后,更需要勤勤恳恳且分外精心的护养田地。陛下如今已经种下了优良的种子,您认为给禾苗除草施肥或是把禾苗连根拔起,哪个才能得到丰富的收获呢?”玉儿口吐芬芳,让人沁心入肺,赵顼一时思络通顺,不禁自嘲而笑了。正在此时,只见内侍官李宪匆忙而恭敬地进殿通禀:“陛下,王安石入殿求见。”喜出望外的赵顼不禁腾身站起:“快快宣请。”多日以来,满怀烦乱的赵顼‘焦心犹如旱田地,唯今只需及时雨’!

君臣四目相聚,皆是未言先叹,落坐之后,赵顼心有委屈地怨切出语:“王卿多日居家不出,倒让朕一人担负这乱麻国事。”听此抱怨,王安石的口中之言,似乎批评,又似乎鼓励:“臣身为参政,是为变法图强。可如今,陛下停法不行、游移不定,臣做参政又有何用?正所谓,用我,我就去做,不用我,我就隐退。其实,功败垂成只在陛下一念之间。”赵顼想到四面维谷,更觉郁郁愁苦:“新法已经到了众怒难犯、群起而攻的程度,朝野元老日日上书,反复警告,都要朕悬崖勒马,都说朕悖离正道。朕不是游移不定,也不是停法不行,而是想为我大宋选择一个正确出路呀。”革新之法始终伴随着风言浪语而一波三折地艰难推行,赵顼深知,若在此时功亏一篑,冲天之梦必将破碎!

王安石心知肚明地感到,致使人心慌慌的不是所行之法,而是所造之谣,面对江山昏暗,大计动摇,王安石此时愤慨如潮:“目光短浅的人只顾享受一世荣华,竟然不顾子孙后代的长久安定。长此以往,一味习以为常,只会禁锢人们思想的扩展;顺应旧臣,坚持墨守成规,只会闭塞人们创新的智慧。皇上,这世上最愚陋的人,就是沉沦在腐败灭亡当中,尚不知悔过自新,这世上最可怜的人,就是跪倒在强敌的刀剑之下,却只能楚囚对泣呀。”一腔苦衷的赵顼连连点头,却又另有所愁:“卿之所言,一向都是朕的所担之忧。可是如今,朝野之众所疑所虑之事也确实让朕感到困扰,仔细想来,卿与司马光,皆为贤良之臣,卿大刀阔斧,想使国家翻胎改骨,光谨慎保守,说是国如巨室,需要个别修整。而且在外任职的元老重臣,如同韩琦、欧阳修等人,看到朝廷变法,不是竭力反对,就是公然拒绝。唉,这新旧两方究竟为何如此天差地别呢?”骨肃风清的王安石听得忧愤难抑,不由强烈责斥:“自古以来,国策民生的改革大计,往往失败在众论纷纭当中,如果瞻前顾后,畏惧坚持,没有勇气克服足下荆棘,那一开始就不要怀有兴国之志。国如巨室不假,但倘若以粪壤为基,以烂石为础,以朽木为梁,以死灰为顶,则是一座危楼,何让百姓众生,安度春秋?”面对那些屹立不倒的国之元老,王安石毫不留情地对其揭穿本性,为求国民安宁,他宁愿付出一生。

同类推荐
  • 雷州志

    雷州志

    改编自嘉庆末年,广东省古合州著名抗清英雄「麦老二」隋唐时期的「陈文玉」亦历史上有名的洋盗「五色帮」的传奇生涯
  • 中国灾害通史·明代卷

    中国灾害通史·明代卷

    本书内容包括:明代自然灾害总论、明代自然灾害概况、明代自然灾害频繁的原因、明代救灾制度、明代的灾害思想等。
  • 夫余王

    夫余王

    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在我国东北三江平原上,生活的少数民族部落就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些部落大都是马背上的民族。性情豪放,善于骑射,精于狩猎。其中以居住在嫩江跟牡丹江流域的秽、貘两族最是兴旺。这里四季分明,鱼肥水美,利于渔猎,适宜农耕。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秽、貊两大部族相互帮助,共同抵御外来部落的侵犯,誓死捍卫着自己的领地。到秦朝末年时期,秽、貊两族便融为一族,名为秽貊。之后又建立起自己的民族政权,史称槀离国。藁离国是三江平原上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我国东北疆最先崛起的少数民族国家之一。在藁离国崛起之后,三江平原上又相继崛起了东胡跟肃慎两大部落。从此在三江平原上就形成了以藁离、东胡、肃慎三族鼎立的局面。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藁离国的一个传说开始了。
  • 历史典故(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历史典故(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每一则历史典故都是寓意深长的教育篇章,从历史典故中你能知道如何做事,你能知道如何做人,你能知道很多你必须知道的知识,特别是从那千锤百炼中反映出来的诗人作家、有识之士的高风亮节、学子们的刻苦学习精神等。
  • 1892之文明远征

    1892之文明远征

    高睿:一名曾经满腔热血的UNV医疗志愿者,一个血未冷心已硬的流浪汉……天珠手镯:一件神秘的宗教信物,实际却是黑科技的造物……它带给他杀劫,它带着他穿越,它居然还有着干预微生物世界的力量……这是救命的宝物还是杀人的毒药,一切只看他的选择……这里有看得见的刀光剑影,还有看不见的波云诡谲……一切只为了文明的复兴和荣耀!一切只为了民族的繁衍和昌盛……
热门推荐
  • 感悟随想录

    感悟随想录

    书中记录的30篇短小的文章,都是自己关于人生、文艺以及哲学的探讨
  • 璎珞学院:小姐少爷跟我走

    璎珞学院:小姐少爷跟我走

    她冷酷无情是众人眼中的雪山公主,她温柔冷静是众人眼中的淡定公主,她调皮捣蛋是众人眼中的甜美公主。当她们遇见与她们性格相同的三位王子时,又会变成怎样呢?是否会经得起各种波折。即使逃走之后王子们又会如何的去寻找她们呢?『墨淅这一次是第一次写文文,如果有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来。』
  • 让学生愈挫愈奋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愈挫愈奋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兑换系统记

    兑换系统记

    家庭经济贫乏的一名高三学生杨轩,意外获得一个兑换系统。从此,杨轩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第三类进化

    第三类进化

    时间:《第三类进化》开书两周后地点:XX市某包间人物:王岳(本书主角),作者。(包厢内一片安静,只有王岳翻动剧本的沙沙声。)王岳:老大,这发展不对啊!作者(一本正经):怎么不对?王岳(疑惑脸):说好的末世是升级泡妞打BOSS呢,这怎么打着打着我成BOSS了?作者:你有挂嘛!王岳(气愤脸):你才挂比,你全家都挂比!(尘土飞扬,啪啪啪的声音不绝于耳。)惨不忍睹的王岳:末世诶,遍地都是怪物,打它们不好么,打本宝宝干嘛?作者(恨铁不成钢):你怎么这么没有出息!都是变异体,你怎么总感觉虫子会变的比人叼?你被蚂蚁踩死过么?王岳(肯定脸):有。作者:…你真水。王岳:…(尘土飞扬,啪啪啪的声音不绝于耳。惨绝人寰的王岳:我纯情不?作者(心虚的低下头):你对每个妹子都挺纯情的。王岳:怎么都是萝莉?作者:我的爱好…王岳(崩溃脸):那是我媳妇儿!!!!
  • 佛说断温经

    佛说断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缺心之人

    缺心之人

    缺心之人,却还能活着,正常吗?惧怕,恐惧,无出路,我还算是正常人吗?
  • 蜜爱仙境:腹黑校草冷酷妻

    蜜爱仙境:腹黑校草冷酷妻

    刚到樱圣学院,她和校董是同桌,她是全国首富集团的董事,他是威利集团的少董事,他腹黑狡诈,只为得到她的心,她冷酷无情,却在他面前温文尔雅,当她们两个走在一起时,能否将彼此万年冰冷的心彻底融化......
  • 极致微尘

    极致微尘

    天外天至高神元始神帝被妖魔邪三神联手伏击,最终自爆身亡,形神俱灭。元始神帝的灵魂碎片化为亿万神念,其中一缕顽念,进入到地球上一名初中生古亦锋的灵核内。从此开启了非凡的一生。
  • 隔窗有雨朦胧人

    隔窗有雨朦胧人

    雨中人,朦胧时。初见你情窦初开,爱与恋。那时,正值雨季,蒙蒙细雨。高中三年我们一同走过,大学来临我们还能在一起吗?谱写纯爱青春,希望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