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这日与小娘亲练完早功,禀告娘:“儿子要回一趟唐家岭,今年是第一年种稻谷看看长势如何。”“早去早回吧。”
唐尧骑上白马,向唐家岭而去。老头领一家见唐尧回来了,非常高兴!问唐尧:“你今后有如何打算,是准备常住古阳邑啊,还是常住唐家岭?”
“爷爷,我还有一件大事要办,等我将事办成,我便去游历天下。”“好!你既然志在天下,是应该去熟悉它,到时才能有所作为,只是爷爷不知,能不能等到那一天了。”
唐尧听爷爷说的有些伤感,就宽慰他:“爷爷!我师父已近三百三十岁了,仍然健朗,从不忧自己的生命,爷爷刚过百龄,何必如此伤感?爷爷一生,历经坎坷,都能保持乐观,唐家岭富裕的日子才刚开始,你老人家的好日子还长着呢。”“尧儿,爷爷已过百岁,何惧生死,只是生死难料,顺应天命吧!”
唐尧忙岔开话题:“爷爷!今年的稻谷长势如何?”“让你贵伯领你去看看吧。”爷俩顺河而上,一直走到唐家岭下的水车旁。唐尧见到沿岭而挖的水塘,比自己设计的大得多。站在这里向唐家岭的山坡一望,一片绿油油茁壮成长的稻苗,
唐家岭四面环山,北面的山岭较高,森林茂盛,郁郁葱葱!自从唐氏部落迁到此地后,老头领将该岭命名为唐家岭。这块山中平地虽然没有古阳邑大,却也是处绝佳的风水宝地,并且是神农山通往巴东的必经之地。唐尧由衷地佩服老头领能,为唐氏部落寻找到这样一处秀美的家园!
唐贵说:“这是第一季,如果收成很好。等到了第二季,荒地也都开垦完了,能开垦出六百多亩良田,其中四百亩,分给了那些人多地少的人家,二百多亩留做族田。你看现在的唐家岭,已经是气象焕然,等这一季稻谷收完,家家的日子一定会富裕起来。现在的唐家岭族人们,都感谢你外公一家和你的好呢。”
“贵伯,我本来就是唐家岭人,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唐家岭的好日子,这仅仅是开始,等我在古阳邑将我新的筹划成功,我一定要让唐家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你老人家要做的是;把唐家岭附近的荒山荒坡,查看清楚,此事现在一定要保密,到时我再告诉你怎么干什么。”
爷俩说着话,不知不觉的走到了整个稻田的中央,唐尧站在那里四处观看。看见稍远处一个妇人,和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好象正在稻田中抱着痛哭:“贵伯!我怎么看那女子的身影,像是我三娘?”
“那就是你三娘。”“我三娘怎么干农活?我们家的佃农呢?那个小女孩是谁?”“是你妹妹秋儿。”“我妹妹秋儿?她小小年纪的女孩儿,如何干得了农活?我家里不会是出事了吧?”
唐贵叹了一口气:“一言难尽啊,去年初冬,你爹被罢黜后,在神农山各部落游荡,喝酒后帮妫氏部落与另一个部落争斗,被人打坏了头,通过医治,人是活了下来,却成了傻子。因为给你爹治病,你三娘没办法,卖光了你家的房子和田地。现在的这三亩地,还是你爷爷让我留下来,给你三娘和你爹及弟弟妹妹活命的。还有你爹的那个小老婆,扔下了一个不到一岁的小男孩跑了,现在你们家,全由你三娘支撑着。”
唐尧不等他把话说完,快步向三娘跑去。三娘这时也发现与头领一起的,一个高大英俊的年轻人,朝自己跑来。她站起身来,看着这个年轻人,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但一时认不出是谁?
唐尧向她施礼:“三娘,让你和妹妹受苦了!尧儿不知道家里出了事,恕尧儿不孝!”三娘如梦初醒!用颤抖的声音问:“你真是尧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