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古阳邑的一家草药铺,唐尧递给主人几种珍稀草药,俩人正在讨价还价。突然急匆匆走进来一人,姜神医:“我爹突然发病,心痛难忍,求神医前去医治。”
姜神医面露为难之色:“虞头领,非是本人不去给老家主医病,实在是在下医术不精,毫无办法,怕耽误了老家主的病情,请虞头领谅解,另请高明吧。”
唐尧听到来人是古阳邑的头领,暗道;这真是天赐良机,机会不容错过,自信的对虞头领道:“虞头领,我自小学医,颇通医术,看看能不能医治老家主。”
虞头领细看了唐尧,十三四岁的年龄,目光淡定、透着自信。心想,这正在是危急之时,出来一位自告奋勇敢医病的,年纪虽小,如果没有点能耐,他也不敢胡乱给人医病。
虞头领礼节性的施了礼。唐尧不慌不忙的还了礼!虞头领见唐尧年纪不大,却透着稳重,长相非常俊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心中自然而然地少了几分轻慢。客气地道:“请问这位公子姓什名谁?师从何人?”
“本公子姓虞名秀,我师父乃世外之人,从不准我告诉世人。”虞头领听到虞秀二字眼睛一亮,盯着唐尧看,感到这少年虽小,似乎隐藏着玄妙,客气的道:“小神医既称精通医术,不知能否为老家主妙手医治,若能医好老家主的病痛,定当重谢!”“虞头领先不必言谢,待我先看过老家主的病况后,方知能否医治?”
虞头领见这少年处事老成,应答自如,不敢怠慢:“请。”带着唐尧回家去了,进了头领家,来到主屋。唐尧见左侧的床上有一六十岁左右的老人,面目清瘦,正趴在床上,腹部垫着一个枕头,一脸的痛苦,冷汗直流,卷曲着身体。
唐尧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胃疼。唐尧也不多言,向前搭住了他的腕脉,眯起双眼。
过了一会,问虞头领:“老家主是不是前一天饮多了酒?”“正是,昨日开岁节一时高兴,忘了节制。”“老家主这病,已有年头了吧?”虞头领惊讶得看着唐尧,看他小小年纪,只是诊了一会脉,竟知道老家主嗜酒和得病很多年,心里不免服了几分。
虞头领是老家主的独生儿子,对老爹很是孝顺:“小神医妙手诊脉,切中病因,定有良方,请小神医妙手医治老家主。”
“家中是否有野蜂蜜,如有,取适量放入碗中,用温热水调好。”虞头领吩咐管家:“赶紧将野蜂蜜调好端来。”不一会,管家端来蜜水。
唐尧从怀中拿出一个小竹筒,从里面倒出一个黑色的药丸,放入老家主口中,和着蜜水吞了下去。
过了一会,只见老家主双眉展开,脸上已没有了痛苦的表情,冷汗也不流了,自己慢慢的翻过身来躺平。用微弱地声音说:“感谢小神医,妙手施救!顺儿,好好招待这位小神医。”
“爹爹,这位小神医,是我去请姜神医时遇见的,姜神医不敢前来医治,是这位小神医自告奋勇而来的。正赶上你病疼的厉害,说起来是你老人家有福气!发病时正赶上小神医来到古阳邑。”
老家主这才仔细地看了唐尧,见这孩子与自己的孙子差不多大,俊朗的面庞老成持重,两眼闪着淡淡的光,透着坚定自信。
老家主也算是一个人精,阅人无数,感觉这孩子小小年纪,医术这般神奇,日后定能成大器。
听到唐尧说姓虞名秀后道:“不知小神医家住何方,与虞族是否一脉相承?巧得很,我的一个佃奴虞山的女儿也叫虞秀。”
“老人家,晚辈东夷人氏,自幼随师父来到荆州行医,这次是来神农山采药,舜帝乃东夷人,晚辈不知道是否与舜帝族人一脉相承。”
“东夷是我虞族的发祥地,凡东夷虞族都是一脉相承,这样小神医肯定是族亲无疑。”唐尧心想;你说是就是吧,达到我的目的就行,以后的事,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