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唐尧出去,一上午采了好些师父做树皮纸用的树皮,自已动手泡制凉干,又烧了很多碳笔。然后在石桌上画起了图型,画完后,一座漂亮的小木楼栩栩如生,小娘亲问道:“尧儿,画画你是跟谁学的?”“跟老头领爷爷。”“我没听说过老头领会画画。”“他是不太会,但他给我说个大概,三二天我就能画出来。”
“不信让义母坐这里,尽量少动,我给义母画张像。”唐尧用素描画法,不一会,一张与真人相似的画像,出现在树皮纸上,义母、小娘亲连连惊呼:“画的太象了,与真人一样。”唐尧给每人画了一张。师父拿着画像左看右看,又拿起木楼图,仔细看了半天,问道:“这样的房子你是怎么想到的?”
“师父,其实我们就住在这样的地方,只不过我们住的是天然形成的,我把山洞想象成房子,加高一层,就出来了。”“小子,你比师父强,师父也爱动脑筋,但始终沿着一条线想下去,而你看到一点,能用于多面,师父今后都要改变思虑方法。”
唐尧心想;这个年代你就算顶级聪明的了,我的思维方式来自四千年后,如果当代人进化到这种程度,四千年后的华夏,不知会成何样。
唐尧又故意以请教的口气问:“师父,你的神仙一百零八针,尧儿琢磨在没针的情况下,可否用手代替,尤其是修练有真气的,我曾经在自己身上做了试验,,觉得效果不错,我在师父身上试一下,师父感觉后,指点改进。”
说完后,唐尧在老神仙的脖颈、肩头、头部、背部,一通按、压、揉、推,老神仙眯着眼嘴里只哼、哼,义母在一旁问:“老神仙,尧儿的方法成不成,你说话啊,老在那里哼哼什么?”
唐尧儿心想,他正舒服着呢,能不哼哼吗。过了一会,老神仙问道:“小子,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师父,不是尧儿想出来的,是逼出来的,你的神仙一百零八针,世上无双,但关键要有针,我没有针,有一天突然想到,同是为打通穴位,没有针,我有手,何不试试,于是就在我自己的腿上、手臂上试验,觉得效果还挺好。”
老神仙长叹一口气说:“若是你师祖见到有你这样的传人,他老人家会把所有的宝贝全给你。”“师父,你要觉得能行,我们就称为神仙手吧,师父以为如何。”
“老神仙,看来刚才你是舒服的直哼哼,我问你为何不说,怕丢了你做师父的面子是不是,弟子有出息,好就是好,何必藏着掖着,弟子比师父强了,更说明师父高明。”义母一通数落,师父眯着眼不说话:“尧儿,别给他按了,让义母也舒服一下。”
“义母我正在和师父一同探究,待给师父按完全身,师父肯定能找出不妥之处,加之完善,到时让师父给义母按,岂不更好。”
“义母先不用他,先享受一下尧儿的手法。”唐尧先从面部细致开始:“义母,这样主要起养颜作用,”只见一双手灵活的上下轻揉慢按,义母感觉美妙无此,不知不觉的妙音凤鸣响起,待唐尧给她从头到脚按完后,她仿佛身体飘在空中,面带微笑:“太舒服了!太美妙了!老神仙精研了三百多年的医道,为何没想到这种手法!”
小娘亲,身子更敏感,手刚搭身上浑身紧绷:“娘,你放松身体,身子绷这么紧,怎么能舒服透了。“娘也不想,娘怕痒。”“你什么都不要想,想睡就睡,想叫就叫,象义母一样。”
不一会,在唐尧的轻压慢揉下,小娘亲面如桃花,美目微闭,由妙音低鸣,逐渐变成了凤鸣鸾唱,整个身体也放松了。义母对她说:“尧儿他娘,你今后可有福享了!”
老神仙眯着眼,看着唐尧,心想,这小子的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如若将他困在神仙谷,太屈才了,我历经六代帝王,广交朝野异士能人,与这小子比相差太远。况且他才十岁,身具百年功力,试看当今天下无人能敌,为防范未然,何不将他荐与禹王。
想到这,对唐尧说:“尧儿,开岁节后,你去阳城,见我的一位故人,这人是当今禹王,为人谦和,善纳良言,依你之才,可帮禹王使神州开泰,黎民安康,此为天之仁道,会万古流芳。”
“师父教诲,尧儿谨记,只是尧儿年少,阅历不够,尧儿想;先使外公脱离奴籍,兴家立业。再使生我养我的唐家岭,唐氏部落强盛起来。两年后再去助禹王,尧儿知师父为我担心,请你老人家放心,尧儿虽有志向治理天下,但志不在帝王。唐氏一族有我祖‘尧帝’ 己使天下后来的尊者,难已逾越,我祖犹如神州之南天北斗,有祖如此,尧儿深以为豪。”
以后几日,唐尧埋头筹划着各种图型,老神仙指着一个大轮子问:“小子,你画的这东西做什么用?”“师父,这是尧儿根据车轮转动,联想出的水车,把它安在江河湖泊里,人上去踏动转轮,水不就在这大轮上的斗中带上岸来,这样汲水省时省力,可推动农桑发展,使神州黎民受益。”
老神仙听后,沉思良久说:“你这想法很好,但要在一个地方试行,神州人只有看到实在的东西,才会接收。”
“放心吧师父,我先在自己的稻田里试用,用好了再去推广,等到全神州普及,天下黎民再也不会因取水困难种植而犯愁,神州定会粮丰、民富、国强。”
几天后唐尧忙活的差不多了,告诉师父、义母、小娘亲:“尧儿明天去古阳邑,把该办的事情办完,可能需要些时日。”三位长辈应允,唐尧奔古阳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