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唐肃宗的女儿昇平公主,有段时间,郭暧和公主夫妻不和。
郭暧骂公主道:“你是不是靠着你父亲是皇帝,就想为所欲为啊?我父亲还嫌弃皇帝的位置,不肯做呢。”
昇平公主哀怨地哭着,坐车奔进皇宫里,到皇帝面前告发郭暧言语冲撞。
唐肃宗说:“你不知道啊,他夫妻确实是嫌弃皇帝的位置,不肯做。如果他不嫌弃,天下那还是你家的啊?”
说完,竟然有些伤感地流下了眼泪,催促公主马上回去。
郭子仪听说这件事情,立刻把郭暧捆绑起来,亲自带着他到朝堂上来认罪。
唐肃宗召见了他们,安慰他们说:“俗话说:‘不痴呆不耳聋,做不了亲家翁。’,小儿女闺房床底之内的画,朝廷大臣何必去在意呢?”
唐肃宗又送了一些皇宫里的食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
郭子仪回家后,又打了郭暧几十板子,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
******
唐朝德宗第一次登上勤政娄,外面没有人知道。勤政楼皇宫里对着大街的一座高楼,唐德宗站在高楼上,能看到皇宫外面大街上的行人。
唐德宗在勤政楼上望下去,见到楼下有个人。那人穿着绿色服饰、骑着驴子、戴着帽子,到了楼下后,仰视勤政楼,过了很久,才低头朝东走了。
唐德宗立刻召见京兆尹,命他寻找到那个人。
京兆尹把李镕找了来,命他马上去寻访那个人。李镕是京城万年地区的捕捉盗贼的差官。
李镕接到差事,站在那里想了想,说道:“必定能找到他。”
李镕出了官衙,把手下的巡捕衙役全部召集起来。李镕让他们去长安城东边的的春明门外面,把几里地之内,所有曾经在皇家艺术剧团,供职过的人员,全部找来。
原来,安史之乱前,正是开元盛世,唐玄宗曾经设立专门给皇家表演艺术的机构,叫做教坊,也就是后来称做的梨园。那里的人吹拉弹唱、唱曲杂耍,样样都有。著名的霓裳羽衣曲,也是在那里编排、演奏的。
安史之乱以后,天下经历战乱,这个皇家的教坊解散了,原来教坊里的艺人,都搬到长安城东面的春明门外面居住。
李镕听说那个绿衣人是朝东面走的,就猜到是往春明门去。而穿着绿衣,表示那人曾经是官府任职低级人员。所以,李镕在那群人当中,很快就找到了那个绿衣人。
那人交代说:“我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在教坊里担任过乐工。那时候,唐玄宗好多次登上勤政楼。每次他登上楼以后,必然有一大群猫头鹰聚集过来,被称做是随驾猫头鹰。自从教坊解散以后,我搬到城外居住,再也没有看到过这个景象。
那天,我路过那里的时候,又看到一大群猫头鹰汇集在勤政楼上,让我回想起当年的盛况,心想一定是又有圣人站在上面了,所以我悲喜交加,泪流满面地伫立仰望了很久。”
唐德宗看了这个回报,也是很伤感,下令把这些老艺人重新组织起来,把他们安置在原来教坊的地方。
负责这件事情的李镕,也被京兆尹所赏识,受到重用,后来一直做到省级官员。
******
唐宪宗初年,柳宗元和刘禹锡一起被征调回到京城。但是,朝廷里政治斗争激烈,很快他们又同时被贬职,派到外地做刺史官。
柳宗元被任命为广西柳州的刺史,刘禹锡则被任命为贵州遵义的播州刺史。
当时地处遵义的播州,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是最不发达地区。柳州在唐朝时虽然也是边远地区,但是从秦朝以后就开发起来,社会经济相对要好很多。
因此,柳宗元以刘禹锡需要侍奉亲人为理由,向朝廷提出要求,两人交换一下做官的地方。
唐宪宗没有同意。
宰相上奏道:“刘禹锡确实有年老的亲人需要照顾。”
唐宪宗说:“就算把他派到条件差的地方,跟他老母亲有什么关系啊?”
当时的名臣裴度上前说道:“陛下自己也正侍奉着太后,不该说这句话。”
唐宪宗不觉有些惭愧。
之后,唐宪宗对左右的人说:“裴度还是关切地爱护我的。”
刘禹锡,也就被改派到广东清远的连州。
******
李寰在山西担任晋州节度使,他有个表兄叫武恭,性格怪诞荒谬,还崇尚道教,喜爱搜集古董。
一次,李寰过生日。武恭给他送来一个箱子作为礼物,里面放了一件黑色旧上衣。
箱子里还放了一封信,信上说道:“这件上衣,是西平郡王李晟平定泾原兵变、收复京城时候穿的。祝愿兄弟你象他一样建功立业。”
李寰倒是也没有生气,安心地收下,写回信表示感谢。
后来,李寰听说武恭的生日快到了,就用那个箱子,装了一个油腻的破包头布,送给他,说道:“知道兄弟你非常崇尚高洁贞静的得道高士,我特地访到这顶包头巾,这是历代传说中修道成仙的洪崖先生,刚刚成仙时候,包在头发上的。祝愿兄弟你象他一样,得道成仙。”
当时参加生日会的宾客,看了这个礼物和信件,没有一个不忍俊不禁的。
谢绰宗写的《拾遗录》书中,也有一个故事:
南北朝的宋朝的时候,江夏王刘义恭,喜爱古董,总是向满朝的大臣访求古物。
当时何勖已经给他送过东西,可是刘义恭却仍然不停地向他索取,何勖心里很不高兴。
一次,何勖外出时,看到路边有一个套狗脖子的破项圈,和一个穿牛鼻子的烂草绳,都是人家扔弃不要的。他让手下人捡了,装载匣子里,送给刘义恭。
何勖还在匣子里写了个纸条,说道:“听说你访求古董,现在奉送给你秦朝丞相李斯家用过的拴狗的项圈,还有汉朝司马相如家里用过的穿牛鼻子的草绳。”
上面两件事情,很相类似。
******
869
******
唐朝有个人叫郑滂,他跟许多名士交往,参加了许多场的科举考试,却一直考不中。而与他交往的人,很多都已经做到大官了。他常常叹息自己命运不济。
一天夜里,他梦见自己考中了进士,一起考中的同年进士当中,有个叫韦周方的人。
醒来后,他回忆早前参加考试的姓韦的人当中,并没有叫周方的人。他愈发地闷闷不乐。
唐文宗大和元年的秋天,郑滂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
当时有个叫韦景方的人,也去参加考试。他路过陕县的时候,碰到同一个家族在那里做官的族兄,名叫韦弘景。
韦弘景对韦景方说:“我名字叫弘景,你亲哥哥叫弘方,你叫景方。你们兄弟两人的名字,正好把我的名字各分了一个字去。这样很不讲情义啊。”
韦景方听了,就改名叫做韦周方。
郑滂听说这件事,喜出望外地说:“我科举及第有指望了。”
三年以后,郑滂果然和韦周方同年考中进士。
后来,郑滂做到殿中侍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