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刘希夷,他有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他的舅舅宋之问极其喜爱这两句诗,听说他还没有把这两句发表给人家看过,宋之问就恳求刘希夷把这两句诗让给他。
刘希夷一开始同意了,可是之后,却又不肯给宋之问。
宋之问大怒,用装满泥土的袋子,压死了刘希夷。
后来,宋之问因为多次依附武则天家族,被唐玄宗赐死。这也是上天的报应吧。
******
唐朝时候,长安街上有个卖饼的人,每天很早出门当街叫卖。他卖饼之时,必定要高声讴歌,曲调很是动听。
有个刑部侍郎,每天听到他唱着歌,早早地走过门口,就把他叫进门里,与他说话。
刑部侍郎听说这个卖饼的人家里很是贫困窘迫,有些可怜他,就送给他一万钱,让他多些本钱。侍郎还跟他说好,每天向他拿取几个饼,算做偿还这笔欠款。
卖饼的人大喜,抱着钱回家去了。
之后,卖饼的人上街的时候,不再唱歌了,都是一声不响地走。
刑部侍郎好久没有听到门口卖饼的唱歌,以为他去世了。
后来,见他路过时,就又喊他过来,问道:“你怎么这么快就不再唱歌了?”
卖饼的人说:“我本钱大了,心气也粗了,就没功夫唱《渭城曲》这样哀怨的歌曲了。”
刑部侍郎不由说道:“我想当官的人,大概也是这样子的吧。”
这件事情,一时成为笑谈。
******
唐德宗的时候,世代贵胄的李揆跟当时的宰相卢杞不和,宰相就给他一个苦差事,让他出使西藏吐蕃。
李揆对唐德宗说:“我并不是不愿意出使到遥远的地方,就是担心自己身体不好,会死在半路上,完不成朝廷的使命。”
唐德宗也对他很同情,就想派其他人去,对宰相卢杞说:“出使吐蕃,李揆是不是太年老了?”
宰相卢杞坚持自己的意见,说道:“跟戎狄蛮人和亲,必须是谙练朝廷的事情的人,只有李揆合适。况且,这次让李揆去了,以后比他年纪小的人,就不敢再推辞出使远国了。”
于是,李揆就出使到了吐蕃。
接待他的吐蕃的官长问道:“我听说唐朝有个‘第一人李揆’,就是你吧?”
李揆回答到:“不是。他那个李揆,怎么肯到这里来?”
李揆是怕吐蕃把他扣留下来,所以这样贬低自己。
后来,李揆真的病死在出使吐蕃的路上。
当时,许多人都说李揆的家世门户,天下排第一;文学才华,天下排第一;官职,天下第一。
之前,李揆罢官以后,住在洛阳。
当时也是出生高门世家的大司徒杜佑,遇到李揆,说起这三个“第一”。
李揆说:“如果说门户,门户是世代传承下来的,我不过承继下来而已。官职,不过是机会和遭遇而已。现在我形容憔悴、家境凋敝,看着马上就要过世了。一切都是空,那里还谈什么第一啊?”
******
郭子仪的曾孙郭承嘏,年轻时候拥有一轴书法字帖,非常地珍爱,经常放在书箱里随身携带。
他首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写完答卷以后,时间还很早,他就把答卷折叠好,放在书箱子里。到交卷的时候,他打开书箱,却拿错了答卷,把同样放在书箱里的书法笔贴给交了上去。
他回到自己的隔间里,想拿出书帖来欣赏的时候,这才发现考试的答卷留在书箱里。
他急的了不得,在考场外面徘徊。
忽然,从考场里走出一个年老的差官,问他有什么事情。他就把经过告诉了差官。
那个老差官说:“我可以帮你把考卷换进去。不过,我住在兴道街,家里很穷。我给你办妥后,请你酬谢我三万钱。”
郭承嘏一口答应了。
老差官拿了他的答卷进去不一会,就把他的书法字帖换了出来。
郭承嘏接过书帖,万分感谢地回到家里。
第二天,他带着钱,来到兴道街,找到老差官的家。他敲门等了很久,才有人开门出来。
郭承嘏问明了姓氏,那个人却说:“我家老人已经死了三天了,因为家里穷,丧礼的用具都还没备办齐全呢。”
郭承嘏大惊,方才知道考场门口碰到的是老人的鬼魂。
于是,他把钱送给了这家人。
******
唐朝以前的官服,只有黄色和紫色二种颜色。
唐太宗贞观年中,才开始分为:三品的官以上,穿紫色袍服;四品、五品的官,穿朱红色的袍服;六品、七品的官,穿绿色的袍服;八品、九品的官,穿青色的袍服。
******
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一次路上看到一块古老的石碑,上面的碑文是西晋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
欧阳询骑在马上,凝视碑文,看了很久才离开。
他走出几百步以后,又重新走回来,跳下马,伫立在碑文前,反复揣摩。看累了,他在就地上铺上毛毯,坐下来继续看。后来,他干脆睡在石碑下过夜。
这样,他在那里住了三天才离开。
******
书法家褚遂良问另一个书法家虞世南说:“我的书法跟智勇和尚的书法相比,怎么样?”
智勇大师是王羲之的后代,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
虞世南回答道:“我听说智勇大师的字,一个字值五百金,你怎么比得上?”
褚遂良又问:“那么,我的书法比欧阳询的书法,又怎么样呢?”
虞世南说:“欧阳询写字,不管用什么样的纸和毛笔,都能写得一样好。”
褚遂良有些恼火,说道:“如果是这样,那我还在书法上用功做什么啊?”
虞世南说:“你写字,如果当时的手法和所用的毛笔合拍协调,遇到合适的篇章,所写的字也相当了得。”
褚遂良听了,这才欣喜地走了。
******
神童贾嘉隐七岁的时候,被唐太宗召见。当时长孙无忌、徐茂公也站在旁边。
徐茂公靠在一棵槐树上,调谑着问他说:“我所依靠的是什么树?”
贾嘉隐说:“松树。”
徐茂公说:“明明是槐树,怎么说是松树?”
贾嘉隐说:“以‘公’配‘木’,怎么不是‘松’?”
这时称徐茂公为“公”,是尊称。
长孙无忌也靠在一棵槐树上,问道:“我所依靠的,是什么树?”
贾嘉隐说:“槐树。”
长孙无忌说:“你怎么不狡辩了?”
贾嘉隐说:“何必狡辩呢,只是说‘鬼’靠着‘木’。”
这时骂长孙无忌为鬼了。
徐茂公惊叹地说:“这个小孩长了一张野蛮人的脸孔,为什么能这么聪明呢?”
贾嘉隐说:“既然长着胡人脑袋的人能做宰相,那么野蛮人面孔的人也可以很聪敏的。”
徐茂公外貌有点象西域的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