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财政
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到1521年),全国有三十位亲王,二百十五位郡王,二千七百位将军、中尉。按照明朝的制度,皇帝的兄弟封为亲王,亲王的儿子全部封为郡王,郡王的儿子为将军,将军的儿子为中尉。其中将军分为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三等;中尉分为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三等。女性宗室成员,分为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还有被废除封号的庶人、罪庶人,一共五万多人。
全国共有文官二万四百员,武官十万员。
卫所七百七十二个,旗军八十九万六千人。
国家供养的秀才三万五千八百名,吏五万五千名。
全部的俸禄粮食大约几千万石。全国夏秋两季收上来的税粮大约二千六百六十八万四千石。
洪武十一年(1379年),河南开封一个郡,只有一个王府。到嘉靖八年(1530年)增加到三十九个郡王府,二百一十二个辅国将军府,二百四十四个奉国将军府,还有不计其数的中尉府。全部是洪武年间按个亲王的子孙分封的。
洪武初年(1368年),锦衣卫有官员二百零五员。到嘉靖八年(1530年),增加到一千七百多员。
******
王士宁
元朝时候,有个人叫王士宁,从小仰慕道家的养生之术,所以没有娶妻,从不饮酒吃肉。
一次,他来到四川的一座雪山上,拜见一位老人。那个老人披着毡衣,睡在幽深的山洞里的石床上,身高只有一米多,五官和手脚都象个小孩。
王士宁叩头跪拜,老人没有理会他。王士宁就留下来,服侍老人。可是老人不吃饭也不喝水,只在身旁悬挂一个皮囊,里面有象干面粉一样的东西。老人饥饿的时候就吃那个东西,渴了就到用受掬起山涧里的雪水饮用。
王士宁饥饿的时候,跪在老人面前,乞求给他吃的。老人就给他皮囊中的东西。那东西味道苦涩,难以下咽。王士宁只好去捡山里的水果、野菜充饥。
他在那里住了三年,老人怜悯他,忽然对他说:“我告诉你养生之术,你要好好记住。你出山去以后,不是合适的,不要教授他。”
王士宁离开雪山后,隐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到了明朝,他来到山东济宁,在城东一条深巷的破屋里居住了六十多年。
他的邻居偷偷窥视他,发现他不食烟火,每天只是吃几颗枣子,有时吃几个菜叶,然后饮用少许的水。人们送给他东西,他都不肯接受。
济宁城里有个武将叫王宣,是连云港人,前去看望王士宁,惊骇地说:“听我的祖上说,我的叔祖王士宁,喜好道术,离家出走了,后来不知所终。该不会就是你老人家吧?”
王宣询问他家事,全部切合。于是,王宣就跟他来往。
到成化七年(1472年),王士宁已经一百零八岁了。明朝的朝廷到山东来征召王士宁,用舒适的马车将他迎接到京城。
有个叫杨道济的将军,拜访王士宁,请教长生之术。
王士宁只是说:“静坐,寡欲。坐久了,就合上眼睛,闭合气息。”
他还说:“我年老无能,朝廷听了不实的消息征召我来。我并没有道术,就是长久地习练静修而已。现在跟人频繁交往,把我的元气败坏了。”
杨道济又问他元末明初的事情,他说:“一身之外,全不知晓。”
******
铁冠道人
江西抚州有个铁冠道人张中,字景和。年轻时参加科举,落第后,遇到异人,教授他太极数学。所以他指称别人的祸福,很是灵验。他性格孤僻而沉默,经常带着铁帽子,自称铁冠子,人家都称呼他“铁冠道人”。
他归隐在湖南平江县的幕阜山里。他经常来到城里,告诉人家躲避战火的去处。元末明初的战乱年间,许多人按照他的指点,躲过了杀戮。
后来,朱元璋占领南昌。大将邓愈推荐铁冠道人,来见朱元璋。
朱元璋问他:“我平定南昌,兵不血刃,商户照常营业,百姓们是不是可以休养生息了?”
铁冠道人回答道:“天下从此太平了。但是南昌这个地方迟早还要发生流血战事,房舍会焚毁殆尽。城里的铁柱观也仅仅有一座大殿保存下来。”
后来,宁王造反,王守仁平定叛乱,南昌果然又遭受了战火。
还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行,来到一个鸡鸣寺。他看到庙宇的大殿比皇宫大内还要高耸,就想拆毁它。寺庙里的和尚,全部拜倒在大门口,迎接朱元璋。
朱元璋问道:“你们怎么知道朕要来?”
和尚们回答说:“听铁冠道人说的。”
朱元璋让人把铁冠道人找来,问他:“今天我有什么事情?”
铁冠道人说:“半个小时候太子送来蒸饼。”
朱元璋把他锁在一间房间里,看他的话是否应验。
当时正是中秋日,半个小时候,太子果然送来蒸饼。
朱元璋吃了几口,就想把饼赏赐给铁冠道人,命人打开房门。
只见房间里已经没有人,地上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蒸饼歌》,其中有一句是“戊寅闰五龙归海,壬午青蛇火里逃”。
后来靖难之役,明成祖打到南京,建文帝假装自焚,隐身逃走了。
还有土木之变等的事情,铁冠道人的其他话,也全部验证了。
******
邵道人
四川有个邵道人,七十多岁了,来到甘肃庆阳,借住在一户姓周的人家房子里。他的屋子里四周土墙,只有一条被子和一间袍子。他白天和黑夜都是裸露着坐在家里。
当地的许多少年争着侍奉他,认作他的弟子。他不用开口说,总是用眼色告诉别人。别人看到他的颜色,总是能立刻心领神会,甘心为他奔走,很好地完成他的意思。
邵道人喜欢给人家看病。他让病人张开眼睛,又让病人张口嘘气,然后,他就能知道病人能恢复健康的。
如果他传递眼色给弟子。他的弟子在病人勉强摆设饭。邵道人从袖子里拿出铁尺,横在饭上,念诵大悲咒。然后,他站起来,用铁尺摩挲病人,说:“痊愈了,却不能活下去。”
邵道人出门后,病人的家属询问死亡的日期。他就说出天数,总是能验证。
邵道人看病不要人家钱。每年的正月,他治活一个人。他向病人索取一尺布,修补自己的袍子。如果袍子完好,他就连这点也不索取。
病人的家人如果给他吃饭,把碗放在桌上,不管多少碗,他都能吃完。如果别人再给他加碗,重新摆在桌上,他就不吃了。
他看见人家的饭菜粗恶,就高兴地吃完。如果给他准备了精美的食物,他就不吃。饭里混着荤肉,他就把肉捡出去,仍然把饭吃完。
邵道人还喜欢喝水。村庄里的人知道后,争着进城来,想要观看他喝水。他的弟子让那些人把水碗放在桌上,不管多少,他都喝完。冬天水里还有冰块,人们可以听到他牙齿嚼冰的吱吱声。不一会,他面红耳赤,汗如雨下。
庆阳县有个人脖子上长了一个瘤,长时间不痊愈。邵道人说:“这是冤孽作祟。你以前跟一个女子订婚,可是听说那个女子面貌丑陋,就悔婚了,娶了其他女人。那个女人惭愧而死。你的病就是她在作祟你。”
那个人大惊,伏在地上叩头,请求医治的办法。
邵道人说:“今天你遇到了我,三天就可以解决了。”
后来,那个人的瘤果然治愈了。
邵道人临死的那天,让人把三张桌子叠起来,他坐在上面。他的弟子夜里坐在旁边,守护着他。
到了半夜,弟子们听到屋脊上隐隐有霹雳声,接着有兵器相交、马蹄奔跑的战斗的声音。弟子们吓得趴在地上。
天亮后,弟子们发现邵道人死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