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祈闲适
有个读书人非常贫困,一到夜里,他就在空旷的地方,向天祈祷。他这样坚持不懈,持续了很长时间。
终于有一天晚上,他正在正襟危坐地焚香祈祷的时候,忽然听到天空中有神灵说话:“天帝怜悯你的虔诚,派我来问你想要什么?”
那个读书人回答说:“我说期望的微不足道,不敢有过分的想法,就是希望这一生丰衣足食,逍遥地在山间和水边生活,终老一生,就满足了。”
那个神灵大笑,说道:“这是天上神仙的快乐,你怎么能获得?如果请求富贵,那倒是可以的。”
从古到今,那些终极高贵的人,终究无法满足自己的愿望,比比皆是。大概,上天吝惜清闲的快乐,胜过功名富贵百倍啊。
******
江阴士人强记
宋朝时候,江苏江阴有个读书人,姓葛,称为葛秀才,具有超人的记忆能力。
一次,他拜访江阴知府,到了客厅上,已经先有一个官员,坐在那里。那个官员表情庄严,神色倨傲。
葛秀才穿着半旧的衣裳,孑然一身地走进来。那个官员对他很是轻蔑,不理不睬。
葛秀才心里很不平,坐了一阵,对那个官员说:“你拜谒知府,也是想把自己的文章作品,献给他吗?”
那个官员说:“是的。”
葛秀才请求欣赏下他的大作。那个人一向很自负,就拿出自己的文章,交给葛君。葛秀才快速地读了一遍,马上就还给了这个人,说道:“非常好。”
过了一会,知府出来见客人。那个人把自己的作品,献给了知府。
这时,葛秀才上前说道:“我以前游戏做的文章,这个官员窃为己有,就是刚才献给知府大人的这篇文章。知府大人如果不相信,我可以背诵一遍。”
他就一字不差地高声朗诵了那篇文章。在座的人都惊愕地注视那个官员,都纷纷地嘲笑指责他。
那个官员无法辩解,只好仓皇地逃走了。
*
葛秀才在街市上艰难的生活,他家附近,有个姓张的人,开着一家染布的作坊。作坊里的一本簿子,记载着每天营业的账目。
葛秀才喝醉酒后,曾经偶然坐在那间作坊里,随手翻阅这本账簿。
有一天晚上,这家作坊发生了火灾,里边的所有东西,包括文书和那些账簿,全部被烧毁干净。好些作坊的客户,都纷纷前来要求数倍赔偿。作坊的主人没有了文书凭证,无法跟人家质对,非常烦恼,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作坊主人的儿子说:“我听说邻居葛秀才,天生就有惊人的记忆力。他昨天到过我们作坊里,曾经翻阅过那本账簿,也许他能记住,何不请求他帮忙?”
于是,作坊主人父子二人,连日就来拜访葛秀才,说明的情况。葛秀才笑着说:“你们家的张家染坊,我怎么会知道你们生意上的数目啊?”
张氏父子向他跪拜,哭着求他帮忙。葛秀才又笑着说:“你拿壶酒过来,我或许能记起来。”
作坊主人很欢喜,立刻送来的酒菜。葛秀才喝完酒,让他们准备好纸和笔,逐条地把账目写了出来:某月某人某人送来某物要求染布,某月某日某人把某物送来染布,好几百条,所书写的日期、姓氏、名目和颜色、尺寸,丝毫不差。
作坊主人把账目拿回去后,跟客户一一对照,都惊骇不已。
******
俚语盗智
俗话说,盗贼虽然是小人,智慧却超过君子。这话虽然粗野可笑,不过盗贼的奸诈,确实有出人意料之外的,实在其心可诛。
江苏高邮有个百姓叫尉九,脚程快捷,善于奔跑,一天奔驰几百里,气势雄壮勇猛,一直要自己拉住树木才能停下来。他是个盗贼,在周围几个州县作案。那里的人都很被他困扰。
尉九住在高邮的集市里,白天在街上开店营业,夜里就出外盗窃。一天早晨,他起来后,刚打开店门,有个道士也进来吃饭。
那个道士吃完后,邀请尉九到一个僻静的地方,称呼尉九为师父,而且向他跪拜。
尉九惊讶不已,说道:“这是做什么?”
那个道士说:“我也会些武艺,可是比师父相差太远。我听说淮安城外,有一家财主,现在想请师父一起去,凭着师父的本事,必然会有所收获。”
尉九答应下来,让道士先去那里侦探。道士立刻快速地走了。
到了夜里,尉九的店里点着明亮的灯火,正要关门的时候,他恼怒店里的伙计办事不谨慎,就殴打这个伙计。伙计不服气,就向街上巡逻的公差求救。
公差把他们二人一起拘押起来,准备第二天天亮后,送到衙门里去。
尉九偷偷对那个公差说:“我跟你是老朋友了,而且我家就在这里,我一定不会逃走的。如果你放我回家,明天我自己会来投案的。”
公差同意了。
尉九被释放后,就走出城门,狂奔了二百里,到了淮安城外,那时才九点来钟。
那个道士也果然已经先在那里了,二人相见,很是欢喜。他们到了财主的宅子外面,尉九从窗子里钻进去,让道士在外面守候。
尉九进屋后,看见里边藏着许多金珠宝贝,锦绣绸缎,灿烂夺目。他就把财宝扔出窗外,道士接到财物后,分成两个包裹。
过了一会,尉九又从窗口爬出来。道士觉得天下只有尉九的本事超过自己,不如杀欧了他。道士就拔出刀,砍断了尉九的头颅。尉九的头颅掉在地上。道人再看时,原来是一张纸而已。
尉九的真身,从其他窗户出来后,奔驰着跑回高邮,重新到了公差拘留他的地方。那时,天色刚刚方亮。
那个道士背着沉重的包裹,行动迟缓,被财主家追踪发现后,抓住送到淮安的牢狱里。道士自己供认,跟尉九一起作案的经过。淮安知府就象高邮知府递送了文书,要求抓捕尉九。
高邮知府回报说:“当天晚上,尉九因为跟自家店里伙计打架,被拘留在衙门里。怎么可能再出去盗窃呢?”
那个道士从头到尾,都被尉九算计,最后只好认罪伏法了。
尉九狡猾异常,诡计多端,而且身怀法术,多次穿墙而过,官府的公差不能抓捕他。
*
另外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官员回京述职,住在京城里。那家客店门前有家茶馆,隔壁是一件染布的作坊。
那个官员空闲时候,就坐在茶馆里,看着染布作坊里来来往往的客人。
一天,他看见有几个人,在那家染布作坊门前来来回回地经过好几遍,象是对里面的财物有所企图。这个官员很是惊讶。
那些人中,有一个人忽然走到官员跟前,在他耳边说:“我们都是街上的小偷,想偷取这家作坊门前晒着的那些布料,请大人不要说出来。”
那个官员说:“这跟我有什么相关,我何必多嘴多舌呢?”
那个人拱手致谢,离开走了。
那个官员心想:“那家作坊的布料,都高高地晒在大街之上,白天大街上人来人往的,有目共睹,那些人能有什么方法,偷窃这些布料。这些人真是狡猾的盗贼啊。”
他就专心致志地观察着,只见那些人不时地经过作坊门口,有时过去,有时过来,渐渐地间隔越来越长。天黑以后,那些人就不见了。
那个官员笑着说:“这些骗子,果然是骗我。”
他走回自己的房子里,正要想吃饭,却发现屋里自己的财物全被搬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