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又称为十二属相,是用十二种动物为名称的纪时方法。比如2002年,通常被人称为马年,当年出生的人则属马。那么,十二生肖的纪年法是从何时开始的呢?又是如何创立的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皇大帝为了让人们适时耕作、起息,便想教人们学会纪时。玉皇大帝准备选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每过一年便递换一种动物,十二年后再重启一轮。消息传出后,天下所有的动物都想成为十二生肖中的一位,都希望能让人类记住自己,于是动物们纷纷赶往天庭,接受玉皇大帝的挑选。玉皇大帝见动物们如此踊跃,很是高兴,为了尽量做到公允,玉皇大帝命动物们进行比赛,胜都有即可入选。当老鼠跟巨大的大象搏斗时,因其机敏灵活,钻进了大象的鼻子而打败大象,赢得了所有动物的掌声,并被排在了选中的十二动物的第一位。十二生肖就这样产生了。
上面所言,只是一个生动的神话故事而已。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早在六千年前,我国古代人民就通过对天象的观察而发现太阳和月亮一年要会合十二次,每次会合的位置不同,所以古人将太阳运行一圈的轨道分为十二等分,即十二宫,以“子丑寅卯”等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周而复始,并以“甲乙丙丁”等与“子丑寅卯”等相配使用,用以纪年、纪日。这便是“天干地支”的由来。“天干地支”纪时的方法非常方便实用,为什么还要用十二生肖与之配合呢?有什么道理叫?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十二生肖纪时的原因是因为古代人民非常崇敬动物,对大自然中或活泼、或凶悍的动物有一种图腾情结。比如我国少数民族像蒙、维、藏族等,均有自己民族的十二兽法用以纪年。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种图腾情结与天干地支联系了起来,并用于纪时了。
今天,我们虽然仍在使用这种纪时方法,但还是无法确切地破译十二生肖之谜。
以下这段文字为民国大学问袁树珊先生在《中国古代命理探源》中对十二地支的探索,颇有启发意义,特录于下: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
王逵《蠡海集》说:子是阴极,幽潜隐晦,拿鼠来与之相配,因为鼠好藏身埋迹。午是阳极,显明刚健,用马来与之相配,因为马跑得快、有力。丑属阴,俯而兹爱,用牛来与之相配,因为牛舐犊情深。未属阳,仰而守礼,用羊来与之相配,因为羊有舐牧犊情深。未属阳,仰而守礼,用羊来与之相配,因为羊有跪着哺郛之习。寅为三阳,阳气过盛就暴戾,用虎来与之相配,因为虎性暴烈。申属三阴,阴气过盛就狡黠,用猴来与之相配,因为猴性狡猾。卯酉是日月之门,与之相配的两种生肖都只有一窍,与卯相配的是兔,雌兔舐雄兔的毛就会怀孕,这是相感而不相交;与酉相配的是鸡,雄雌两鸡和相踏交合于无形,这是相交而不相感。辰巳是阳气开始生长而有变化,辰代表盛,所以用龙来与之配;巳代表其次,所以用蛇来这与相配。龙蛇这两种动物,都是富于变化的。戌亥是阴气收敛而持守,狗代表阴盛,猪稍弱,所以狗猪相配戌亥。狗、猪都是镇静的动物。
《考原》说: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相配,这种说法相沿已经很久了,不知是起于什么时候。虽然不记载在经典里,但拿传记、子、史类书来考证,那么不但宋以后已经有了,如韩愈《毛颖传》说:“食于卯地。”《祭张员外文》说“虎取而去,来寅其征。”可见唐代就出现了。《管辂传》中推论东方朔的龙蛇之占,认为变化相推,会于辰巳。又例如谯周称司马为典午,那么汉晋时代就已有了。还可追赶溯上去,有位叫陈敬仲的筮者说:“当昌于姜姓之周。”而释《春秋》的人解道:“观之六四,纳得辛未,辛为巽长女,未为羊,毕加女为姜。”那么周朝的时候又已有这种说法了。《空同子?说:“十二地支如子鼠丑牛等。起初都是有所取象征意义的,但是属木的人遇见漆就会溃烂,猫见属寅(虎)的人就会叨着小猫逃走,并且迁移其窝。昨日问刘南宫,他说:‘真有这种事。不单单是取象征意义。’朱子在论乾马、坤牛、巽鸡、坎猪、离雉、艮狗、兑羊时说: ‘这些取象都是有来历的,不是一般的假借、比喻。’这样看来,十玩弄地支的生肖,直介有来历的。”
(袁树珊)按:己酉年秋天,与宋午庭先生相会,问他们东台这个地方,濒临大海,物产一定很富饶。他说:“东海出产,以动物占多数,而更以闰鱼为最奇异的。一般的鱼,无论大小,形状不会变,每年按时而出现。闰鱼却非闰年就见不到,并且形状不固定,根据它所闰那年地支所配的生肖而变化,例如地支是属子,就是子年,子年生肖为鼠,那么闰鱼就鼠头鱼尾;丑年就是牛头鱼尾;这样推论到寅年就是虎头鱼尾,卯年就是兔头鱼尾,并且都特别相象。光绪甲申年闰五月,我曾经亲眼看见闰鱼的形状,猴头鱼尾,身长有十余丈,助骨就差不多有一丈多。只是这种鱼不是人力所能捕获得到的,必须等海潮突然退落,使它自毙于沙滩之上。“乙卯年秋天,又和叶子实先生谈论及这个问题,所见也是一样。根据这两位的说法,那么海边的动物,有这样的奇异,地支生肖,有这样的明证,谁说天干地支是凭空假设,生肖是臆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