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报纸、文章、电视、广播中看到、听到“九州大地”这个词,例如广播中就有一个节目叫“九州戏苑”。那么,九州到底指的哪九州,又是源于什么时代呢?我觉得有必要对此做一番论证。
九州,传说中的中原上古行政区域的划分。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其说法纷纭不一。具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西汉以前,人们认为九州禹治水后所划分的区域。“草禹平水土,九州攸同,铸九鼎以象九州,历代宝之。”在《书•;禹贡》中作:冀、兖、青、徐、杨、荆、豫、梁、雍。而没有“州”字。《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幽州而无梁州。
《汉书•;地理志》始以《职方》九州为周制;三国魏孙炎注《尔雅》,认为九州为殷制;《尔稚•;释地》中有幽州、营州而无青州、梁州。以上这几种说法历史上又是称为三代九州。
中国的五术非常神秘,同时也夹杂着许多荒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算命术为了解答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的人的人生际遇为何不一样,对九州进行了五行上的划分,他们认为:青州、兖州属于木;徐州、扬州属于火;豫州属于土;荆州、梁州属于金;冀州、雍州属于水。这种划分其功效在于如果命中五行缺木,那么出生在青州、兖州的人就生得其所;而虽然同年同月同日时出生的人,若出生在荆州、梁州属金的地方则其一生必呈现不顺之迹象。这是因为金能克木的缘故。
虽然关于九州的划分说法不一,但时至今日,人们通常把中华大地称为“九州大地”亦为人们所接受,中华儿女通常以此为荣。
至于九鼎的来历,也颇为历代所关注。《春秋左氏传》说,夏朝初年,夏王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夏王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就九鼎。
为了使一鼎象征一州,各鼎所刻图形能反映该州的山川名胜,他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工匠按图仿刻于九鼎之上。这样,人们一看到九鼎,便知当地风俗信仰,以趋吉避凶。据说,这件事受到天帝的赞美,夏朝也因此得到上天的保佑。
后来,人们常用“问鼎”来表示对政权的觊觎,用“定鼎”表示建立政权。这里有一个历史典故值得一提。
传说,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取得胜利,建立了周朝。当时,他把国土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和有功之臣,形成了许多诸侯国。到了春秋时期,诸侯势力兴起,互相争夺霸权,周天子已控制不住天下了。
楚国的楚庄王即位后,灭了庸国,打败了宋国,还带兵攻打了陆浑的戎族。当他途经周的都城时,有名无实的周天子吓坏了,派大夫王孙满到城效去慰劳楚军。
当时已经称霸的楚庄王咄咄逼人地问王孙满:“我听说大禹铸有九鼎,五代相传,为传世之宝,现在陈列在洛邑,不知鼎的形状怎样?大小与轻重如何?你给我讲一讲。”
王孙满听出了弦外之音,不卑不亢地答道:“夏、商、周三代是靠德来维持的,哪里是靠鼎呢?以前大禹统治天下的时候,九州都送来了州产的青铜,铸了九鼎。夏桀无道,鼎为商所有;商纣暴虐,鼎又传到了周。如果有道德,鼎虽小也重,若没有道德,鼎虽大也是很轻的。从成王把鼎定在郏辱算起,已经传了三十代,七百年,现在周天子的地位虽然衰弱了,但还不到被人取代的时候,鼎的轻重,你还是不要打听了吧。”
听了王孙满义正辞严的一席话,楚庄王打消了非分之想。他也自知没有取代周室的实力,只好偃旗息鼓,告辞而去。
可见,鼎不但是无价之宝,而且也是镇国之宝。
但周代以后,九鼎竟下落不明。
历代关于九鼎的下落,有许多猜测,但归纳起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说九鼎失于周灭亡之前。
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说:“周德衰,宋之亡社,鼎乃沦没,伏而不见。”也就是说,九鼎早在东周末年就已遗失了。
班固在《汉书》中补充司马迁的说法,说周显王四十二年,九鼎沉没在彭城泗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出巡,经过彭城,曾驱使几千人到泗水中打捞,结果一无所获。
西汉有一个叫辛垣的说:周鼎没于泗水,现黄河改道,连通了泗水。臣望见东北浴阳有金光宝气,可能是周鼎重新出现。汉文帝听了,在汾阳建了一座庙,恭请宝鼎降临。可是直到他去世,也没有见到宝鼎的影子。
清代学者王先谦则说:周王室为防止大国觊觎,加上财政困难,入不敷出,于是毁九鼎以铸铜铁。对外则谎称九鼎不知去向,名得诸侯国兴兵来问鼎。这种说法也不能令人信服。九鼎铸于夏初,器形不会太大,东周帝王能为了少量的铜而毁鼎铸钱吗?难道他甘心自隳天命?九鼎是周的镇国之宝,天命之所在,它只能与社稷共存亡,岂有自行销毁之理?
上述种种说法,一致认为九鼎确实在东周灭亡之前就先去了,那么它被埋没的地方可能在关东。
另一种说法,九鼎失于秦末。
司马迁的《史记》中,在周、秦二《本纪》中,又说秦昭王52年,周赧王死后,秦从治邑掠九鼎入秦。这个说法与他的前一说法又自相矛盾。倘若九鼎真失于秦末,则埋没的地点有两种可能:一是关中,二是泗水彭城,因为如果是项羽破城后收九鼎载归彭城的话,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这么重大的事,只能是猜测罢了。
真不知九鼎何时能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