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人生有三条基本因素:一是要欲;二是呼唤光芒;三是口净言顺。
一、要欲
“要欲”是生命蓝图大局所在,为健康而立。是点燃人生理想的火光,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生。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他的人生才会充满着欢乐。一个人生命的象征不仅仅是心脏的跳动,崇高的理想是生命的灵魂。可以说,没有理想就没有真正的生命。法国作家雨果说:“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乐,就是人所追求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和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形成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青年期是人生理想确立的关键期。一个人进入青年期,会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这时,就会产生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对未来的想象和设计。青年人充满了理想和希望,乐于理念的强烈追求。
中国自古以来,对人生理想的确立看得很重。中国古代,把人生理想叫做“志”。《尚书》上有“射之有志”之句,“志”好像射箭的靶子,它是人们的奋斗目标。孔子说:“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诫外甥书》)苏东坡也曾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起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晁错论》)志,就是理想。理想像生命的光源,它能使人在困难的时候振作精神,忧愁的时候增添快乐,绝望的时候看到希望。
人生的理想是人的生命现象中最为瑰丽的一部分。我们要十分珍惜存于心中的理想。一个人丧失财富,不过是丧失了一小部分;丧失地位,也仅丧失一小部分;而如果丧失理想,那就丧失了一切。
灵魂是自身命运的主宰。灵魂的锻造就是一项把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从感性升华到理性的工程。人生的享受不仅是感性的快适,更重要的是理性的满足。理性上的满足,将使一个人进入新的精神境界。
快乐虽然不能直接给我们带来物质利益,但它能点燃我们心灵的火花,提升我们人生的境界,为我们提供无穷的能量,驱使我们飞向理想的目标。
一个有志气胸怀远大理想的人,必然坚持终身学,不批判;解决灰色地带,不断完善自我;必然正确处理金钱与消费关系,正确处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关系,从而把远大理想同当前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由此亦必然做到:“礼礼宾宾”待人;讲究最高效率;做实际人,办实际事。这种人必然心内收,不求心外放。心内收者,必然会把握念头,设想自己就是幸福的化身,而幸福靠自己创造,自由靠奋斗获取。
心外放的人,实则相反。正如孟老夫子所说的:“读书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又说:“有鸡犬放而求知,有心放而不求知,哀哉!”心越外放,真的越可怜。老子曾说过:“既惊其神,即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浪浪生死,常沿苦海,永失真道。”
所以,要欲者,因其有志胸怀远大理想,尽其所能,自我创造,是快乐当中登峰造极至高无上的真快乐呢。
二、呼唤光芒
“呼唤光芒”是生命之光,是灵活变通之光。一个人如果经常为自己和他人起那种快乐、幸福的念头,这个人必然具有高度的智慧。就能万法由心生,灵活变通处理一切,迎向光明。一个人如果经常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那种不幸、痛苦悲哀的念头,这个人必然愚不可及。所以心很重要,有时同样现象,由于心不同,就会有两样的判断。鸟语花香本来能感人肺腑,扣人心弦,可是当一个人有所感的时候看到花都会掉泪,有离别之恨的时候,听到鸟叫都会心惊胆战,所以在杜甫的诗“春望”中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什么感?感字的下面是什么?“心”;用什么恨?恨字的旁边是什么?“心”。一个人慈眉善目,容光焕发,神采飞扬,自然能招来幸福的念波,即:和平、安祥、健康和幸福。这个人就会有爱心、尊敬心、深切心、赦免心、和平心、施舍心、信念心、明朗心、自在心、宽恕心、勇往向前心、无我心、报恩心、造立心、欢喜心、感谢心。
一个人,乌烟瘴气,蓬头垢面,必定会招来不幸的念波,即:疾病、贫穷、不安和不幸。这个人就会有憎恨心、傲慢心、冷淡心、愤怒心、不安暴燥心、夺取心、猜疑心、忧愁心、固执心、偏狭心、利已心、忘恩心、卑视心、悲伤心、不平不满心。心不同,结局不同。
在社会生活中,呼唤光芒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已经贯穿于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光已经伴随着每一个。可以确信“光”是人类生活一种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之中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部内容中把“光”的成份抽去,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
毫无疑问,光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一个人如果离开了光,或者以黑为光,在生活中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出现悲剧。
人的情感是从动物本能情绪和情欲演化而来的,这里多少残留着某些原始、粗野、鄙俗的成份。人们必然善于识别。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在光黑善恶之间徘徊,光黑不分,良莠莫辨,有的人甚至把假恶黑错当真光芒。光与黑同美与丑一样。日本美学家今道友情说:“如果一个人获得了幸福、健康、才能、财富、快乐、权势等一切,但放弃了对真、善、美的追求,那么,他就会堕落成为动物。”真、善、美的追求,亦是放弃了呼唤光芒的追求。由此可见,一个人从光芒角度对事物的高尚至关重要。光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与其相对的黑同样也存在于每一个角落。如果不明白什么是人生的光,什么是人生的黑,就可能混淆光黑。我们在追求光的同时,应不断地抛弃黑的东西。否则,以黑为光或光黑并纳,最终可能会步入人生的岐途。
三、口净言顺
“口净言顺”是人间处世交流的第一需要,是长合百寿的保险术。人世中的许多是非,都是听来的,常常发现许多人很可怜,人家一句话,就叫可怜者暴跳如雷,第二句话就可能泪流成河。那种人岂不成了导演,而听的人也就成了演员。还有很多的是非,都是说出来的,所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那怕两片薄薄的嘴唇,都会把人间搞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可见,很多的是非,都是听来的,都是说出来的。口净言顺的人,一定是秉承孙规夫子的“忠恕”二字,凡事都从自己做起,凡事多替别人想想。因此,要非常注重养生,广大心量,美化心境,心境善,事事皆善,心境美,物物皆美。善意的去解释一切,自尊自爱不宜自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不要跟自己扯在一起而徒增烦恼”;“不要奢求别人样样都跟自己一样”;“不要太重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口净言顺,命运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