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祸得福?陈觅心想这倒是十分贴切。无论是对以前的陈觅还是段小楼来说,与其过着行尸走肉般不完整的残缺人生,倒不如有所放弃,拼凑成这样一个有无限可能的新人生。
梅映雪看了看表,说道:“时间也不早了,你明天还要搬家,早点休息吧,我们也先回去了。既然共同经历过这些事情,大家就都是朋友,你有什么困难,如果我们帮得上忙的,前晚不要客气。”
陈觅忙道:“梅老师,您客气了,以前的事情我完全没有印象了,那时的我和现在几乎不是一个人,您二位不必挂在心上。”
梅听霜接道:“就算以前的事不算,那天晚上你蒙面的事也算是我欠了你一个人情。”
陈觅一惊,只得再度装疯卖傻。梅氏双姝也没有多说,告辞离去。
二人离开,陈觅将这些事情又前前后后地想了几遍,看来自从当初救下梅听霜之后,她就对自己产生了感情,至于当时的陈觅的态度如何却不得而知。但他既然勇于拼死相救,只怕对她的感情也很不同。事到如今,梅听霜的冷艳自然是令自己心动不已,但目前显然不是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要做的事情那么多,最紧要的还是迅速提升自己的能力。
虽然以这些理由搪塞自己,但陈觅在潜意识里也知道自己对梅映雪的感情也很特殊,毕竟以自己真实的心境来说,梅听霜的年龄还是太小,似乎成熟的梅映雪更能和自己聊得来。但如果是段小楼单身,或许还有追求梅映雪的理由,自己此刻是这样一个学生的身份,怎么可能去谈一场师生恋?但这些问题是陈觅连想都不敢想的,只能是在潜意识里过了一下而已。
之后,陈觅搬回体校,明珠和扎木没在,说是回苗寨了,原来朱校长的夫人也是苗人,所以明珠才是一副苗女的打扮。朱校长让陈觅先恢复训练两周再去苗寨看望师娘,武功大有进步也好让师娘高兴。
于是接下来的两周,朱校长每天早起带陈觅连一些功夫,之后由陈觅跑步上学,消化这些知识,加上复习文化课。到了晚间,陈觅在跑步热身回到体校,将早上的功夫演练一番,由朱校长指点。
闲暇的时间,陈觅也问过朱校长这一门是否有什么名目,朱校长就把一些掌故说给他听。
原来中华武学曾经有过相当长时间的高峰,但是到了满清入关之后,由于惧怕汉人的团体有反清复明的意思,于是到了雍正年间,朝廷就下了一道禁武令。那时出过一代大侠,如吕四娘、甘凤池等人,但比之中华武学辉煌时期已经相去甚远。到了清末民初,又出过大刀王五、霍元甲等人,比之前人又差了很多。加上西洋火器的大量应用,武术练得再好也难以匹敌,更是令人无心向武。整体的气氛一差,就算是有人一心求学,却也不知何处觅得良师,于是中华武学几乎就成了一个历史上的传说。
朱校长所学,并非来自什么门派,只是自明末以来,一位当世大侠身兼数家之长,对武学有了独特的领悟,但眼看武学之势减弱,于是并不开宗立派,只是寻觅了淳朴扎实的一个弟子将衣钵传承下去。他深知习武之人,天时地利人和都是关键,若只是为了将门派发扬光大,不免会叫心术不正的人学了功夫为害世间,倒不如选择敦厚的徒弟将功夫传承下去,如果有一天遇到了有缘之人,既有天分又有慈悲之心,则能再度将武学发扬光大。
因此这一门并不设立什么名目,只是世代单传,收弟子也是随缘,不求什么广大门楣。因此像朱校长这样资质可以说是很不好的情况也被收为弟子传承下来。直到朱校长遇到陈觅,这一现象才有改变。
由于祖师爷身兼数家之长,因此传下的武学很杂,但这一门一共有三样功夫是世代子弟必须学好的,宁可其它都不学,也要保证这三样功夫打好基础。
齐天纵、行者棍和望气术。前两者是祖师爷得自前人的典籍,世间所知之人甚少,却有不可方物的妙处。而后者则是祖师爷自创,便于后世子弟选拔传人。望气术用以观人万无一失,因此朱校长一见陈觅就知道这是一个不世奇才。虽然多年来因为陈觅浑浑噩噩的状态而颇为遗憾,但经过此番经历,陈觅突飞猛进,真是应了望气术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