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57000000008

第8章 第九幕借刀(上)

长江后浪推前浪,新人入宫胜旧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想红,只要能出头,能蹿红,能把自己憋紫,人真是什么手段都干的出来。红了这头,黄了那头,宫内已无人敢提起被贬去守陵的皇后,没人敢提不代表没人忌惮她,她留在那里总是个不安定的因素,万一哪天被召回来也是祸害。既然有人顾忌她,就有人出手整死她,那一尺白绫悬在梁上,吊起了皇后的头颅,她甚至无处喊冤,就驾鹤西去,然后一道黑影闪出,灵堂的大门砰的关上了。皇后的死讯传到了皇上耳里,他冷漠道:“按妃嫔礼葬了。”原来当年太后为了扶一个自己人上位,便害死了成帝的第一任皇后木婉君,因此成帝对许皇后没有什么感情。

树上的叶子半黄半绿,闷热的大地逐渐变得萧瑟起来,自从赵氏姐妹进宫后,玉贵妃倍受冷落,皇上来她寝宫的时间日渐减少,因此她恨得咬牙切齿,想伺机报复赵氏姐妹。玉贵妃新作了一首曲子,她反复地练习,打算在皇上的寿宴上献唱一曲,顺便羞辱不知天高地厚的赵氏姐妹,她得意地弹奏曲子,可琴弦骤断,手指流出了鲜血,紫云赶紧拿出手帕帮她处理伤口。紫云着急地说:“娘娘还是悠着点练,瞧您的手都出血了。”

“本以为除掉皇后,就能稳坐后位,没想到皇上玩了两个更嫩的,就开始轻视我了,我若不对自己狠点,等到别人对我狠时,我后悔都来不及了,”玉贵妃的眼中露出凶光,“今日这点血,我明日让她们一并奉还。”

寿宴上,太后和皇上端坐上位,皇子、公主、妃子、要臣等位于两侧而坐,等众人献完寿礼后,皇子们和公主都回到座位,夹着尾巴喝起闷酒。唯独皇上宠爱的黎阳公主坐在离他最靠近的桌旁,她只顾着和驸马打情骂俏,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另一位受宠的公主因道路受阻,没能赶回来,只送回了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它是江南4大名士共同画的《八仙祝寿图》,皇上睹物思人,碎念道:“朕的小公主居然没赶回来,真是无趣呐。”接着一众妃子依次演出绝活,给皇上献媚,每年的献技时间是妃嫔表现自己的绝佳机会,所以人人都摩拳擦掌,以求博得皇上的垂涎,当轮到玉贵妃献艺时,她穿着长裙,抚琴而奏,一曲《长寿》道出数不尽的感情,那曲子的词道:

生辰筵开惊鸿舞,歌声袅袅天心喜。

今朝祝寿捧蟠桃,仙岁齐山比松椿。

祥生蓬岛众仙聚,来年光影金银锁。

瑶池盛酒饮福禄,大汉江天红似火。

宫女按玉贵妃编排的舞蹈,用轻柔的脚步附和琴声,曲闭人言,精华的部分是玉贵妃的夸赞和无与伦比的演技,她绝对演得比孟姜女还冤,她的眼泪不止会毁掉长城,还会累坏很多的肾。“臣妾献上这曲长寿,是希望为皇上祈福,好伴随皇上千秋万世,”玉贵妃隐约露出她的手指,上面缠着一圈又一圈的白布,明明只是轻微的伤口,玉贵妃却巴不得演成摔断了胳膊,若不学会这等出神入化的演技,又如何斗得过后宫中妖艳的姐妹。

太后的晶晶火眼早已洞察玉贵妃受了伤,她既然定夺要去除玉贵妃,就更不能让皇上起疑心,她抓住机会,赶紧给玉贵妃送去顺水人情,同时也让皇上觉得她一碗水端平,只要是他的妃子,她都能体贴对待。太后和善地问道:“玉贵妃的手是怎么了?”

玉贵妃露出诡诈的笑意,赶忙抽回了手,看来床上的功夫好,台子上的功夫也必定不会差,“没什么,是我自己不小心弄的,”她含糊不清道。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容易引起别人的联想,尤其是皇上,皇上因此心疼地望了她一眼。玉贵妃拿捏语言的水平毋庸置疑,但这也在太后的预料中,“玉贵妃为了给皇上献曲,不惜伤了玉手,皇上真是该好好赏赐她了。”皇上最近不常去昭阳殿,自觉心里有愧,面部霎时变成了蟹黄色,对玉贵妃道:“朕一直挂念着你,没想到你为了一首祝寿曲这样费心。”玉贵妃甜甜一笑,她精益求精地练曲,只为了日后tunjing,不知磨破了几层手皮。皇上夸奖道:“来人,在朕旁边加个座位,让玉贵妃过来坐。”玉贵妃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依偎在皇上身边,迎接下一个节目。谁曾想赵氏姐妹在苏青阳的授意下穿得楚楚动人,她们给皇上准备了更惊艳的舞蹈,两人让乐师为《诗经天保》加了一段旋律,只听那词道:

上天保佑你安定,江山稳固又太平。

上天保佑你幸福,降下福禄和健康。

上天保佑你腾达,不愁事业不振兴。

上天恩情如山岭,上天恩情如丘陵。

恩情如潮忽然至,一切增多真幸运。

你像上弦月渐满,又像太阳正东升。

你像南山寿无穷,你像松柏长茂盛。

两姐妹和着旋律翩翩起舞,那纤细腰围让她们看起来轻盈自若,当赵荷德伸出手掌时,赵飞雁居然在那方寸之地舞首弄姿。皇上看得愣神,一直攥在手心的葡萄也忘了吃,只见两姐妹舞起轻纱,将藏在腰间的玫瑰扔到皇上的桌前,再反腰贴地,用嘴衔住玫瑰,露出酥软的胸,这舞姿将皇上迷得神魂颠倒。而一旁的玉贵妃表面拍手称快,心理却唾骂不止,心道:“这两个狐狸精,为了上位真是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敢使。”她此时深感回天无力,但绝不肯轻易认输,从前就是皇后也得让她三分,如今这两个妖精却想夺走她的专宠,那是不能够的。女人的醋意上来了,那股酸劲腐蚀得了厚重的铁板,这智商也在此时骤降,自然也就难以控制情绪。玉贵妃随手打翻了桌上的酒盅,皇上诧异地看着她,道:“玉儿怎么了?”

玉贵妃唉哟一声,打起圆场道:“本想给两位妹妹鼓掌,可不小心打翻了酒杯,臣妾自罚一杯,”她重斟一杯,一饮而尽,喝下的不是酒,是不能被上的嫉妒。玉贵妃碍于皇上的寿宴,敢怒不敢言,可相由心生,她轻微地咬嘴唇,脸上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气愤。太后对玉贵妃的表现洞若观火,决定借机刺激玉贵妃的神经,令她恼羞成怒,道:“我看赵氏姐妹的舞蹈倒是惊艳,她们入宫也有段时日了,不妨升作昭仪如何?好让她们沾沾皇上福气,以后死心塌地的侍候好皇上。”

“既然母后为她们请命,皇儿照办就是,”皇上冲着赵氏姐妹宣布道,“今天太后开心,要让朕加封你们,从此你们一个封为庄昭仪,一个封为德昭仪,还不赶紧谢过太后?”

“愿太后万福金安,祝皇上福寿安康,”两人行过大礼,露出灿烂的笑容。

玉贵妃攥紧了拳头,积怒于心,却不好发作,只能恭祝道:“两位妹妹入宫没多久,就受到皇上和太后的垂爱,以后你们可要细心做事,为皇上和太后分忧。”玉贵妃嘴上抹油,心里却装着火药,她心道:“老娘花了两年才爬到昭仪之位,你们进宫才半把个月,就受到这般宠爱,看来留不得你们。太后那个老东西也不安生,想借两只小狐狸激怒我,我才不会傻到现在和她撕破脸。”

太后说:“玉贵妃贤良淑德,你们要多向她请教后宫的事宜。”赵氏姐妹齐声呼谢,道:“臣妾遵命。”

“两位妹妹新封昭仪,何不让臣妾给她们安排一处新的宫殿,住得离皇上近些,好更贴心地服侍皇上,”玉贵妃看似和颜悦色,实则暗藏杀机,她心道:“给你们安排个好住处,我待你们越贴心,皇上日后越不会怀疑是我弄死你们的。”

皇上开心地说:“没想到玉儿考虑得如此周详,那你尽快去安排一下。”

玉贵妃妩媚道:“臣妾一定尽心办好此事。”

几位妃嫔在寿宴上明争暗斗,几位皇子却恪守着沉默是金的原则,他们静观朝局的走势,打算回去和谋臣商议后再做行动。玉贵妃急切地回到寝宫,憋住的气如同开了口的气囊,一股脑地喷了出去,她把桌面的茶具、花瓶扫到地上,只听见满屋的噼里啪啦声,“没想到两个小妖精这么快就骑到我头上了,”她又抄起一个瓶子,摔到墙上,“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和她们势不两立。”

紫云噗通一声,跪在玉贵妃的脚下,拉住她的衣角,哭诉道:“主子不能为了两个小妮子气坏了身体,倘若让别人看到您百般埋怨,捅到皇上耳朵里就不好听了。”

“哼!我既然敢开口,就不怕她俩兴风作浪,就是再猛的浪,我也要把它拍在沙滩上,”玉贵妃口气趋于强硬,但再硬的石头也有化了的一天,她眼瞅着打小跟随自己的紫云哭得和泪人一般,也难免生出怜悯之情,道:“赶紧起来吧,我知道你是担心我,我现在忍一忍她们,等日后有机会再送她们见阎王。”玉贵妃招手示意紫云贴近自己,悄悄地道:“我吩咐你些事情…”

过了几日,在一处废弃的宫殿内,祁红将一个布袋交给李德木,道:“你且依计行事,事成之后,自然会有你的好处。”

“我…我一定按祁主子说的办,”李德木嗫嚅地应承下来,面色却露出不安,可粗心的祁红竟没有察觉出异样。

长秋宫内,太后震怒于卧榻之上,所有太监、宫女跪在地上,不敢言声,太后道:“谁吃了豹子胆了,居然敢在长秋宫内偷东西?”祁红心灵神会道:“这种妖风邪气可助长不得,我看得严查此事,揪出真凶。”

“我看偷东西的人未必有这个胆量,十有八九是受人唆使,你吩咐下去,务必查出谁是幕后的主使。”太后又把苏紫阳召来,叮嘱道:“动静别闹得太大,省得惊惹到皇上,你拿着我的手谕去各宫搜查,找出证据就好。”苏紫阳接过手谕,道:“我这就去办。”他在半路向两名侍卫问道:“皇上现在身在何处?”一名侍卫颔首答道:“皇上正在未央宫内训斥百官,我们先去哪里搜?”苏紫阳明知太后的矛头对准了玉贵妃,可不问缘由地搜查昭阳殿,难免惹人非议,便道:“你们觉得先搜哪合适?”他想把这个烫手的山芋递给侍卫,让他们帮自己决定搜索的方向。

“不妨先搜两位新昭仪的紫薇宫,她们根基不稳,好欺负,再说如果皇上退朝回到紫薇宫,我们要是再想搜查,恐怕就不大可能了,”侍卫抬起眼珠,查看苏紫阳的神色。

“她们正当红,惹她们不好吧?”另一个侍卫说。

“皇上喜新厌旧,哪天再来两个更骚的,她们保准过气。”

苏紫阳说:“说的在理,那我们先搜紫薇宫,再查昭阳殿。你们都给我提点神,事情办好了,我一定为你们讨重赏。”少顷,三人来到紫微宫内,只见赵氏姐妹正端坐在桌边喝甜粥,赵飞雁呷了一口,而赵荷德用手指在口上摩挲,似乎有什么心事。三人向赵氏姐妹施了礼,然后苏紫阳说:“奉太后口谕,前来搜查赃物。”

“你居然敢跑到紫微宫撒野,也不怕我将此事告知皇上,治你的重罪。”

“卑职自然不敢怀疑两位娘娘,可是这是太后的圣谕,我只能例行公事。还请两位见谅,容我随意查看一下,也好交差,”苏紫阳本就没打算搜查紫微宫,来到此处不过是为了走个过场。

“那你查完了赶紧退下,别打扰我们休息,”赵飞雁不屑一顾道。

“我一定尽快查好,”苏紫阳和两名侍卫进入内室搜查床底、衣柜,竟意外地搜出一个鼓鼓的包袱,他打开包袱后大吃一惊,里面正是太后的金银首饰,另外还有一封帛书。

“大人,现在如何是好?”

“我们先假装没事发生,回去等太后定夺。”三人回到正厅,“启禀昭仪,我们已经查完,并没有可疑之物,这就告退。”

“就说什么都没有,你们非要查,都退下吧,”赵飞雁口中尽是幽怨之气,她心想:“竟是没事找事的主儿,不过苏紫阳是太后的人,无风不起浪,我也得多做防备。”三人笑盈盈地退了出去。

“我们抄近路,火速赶回去给太后禀报,”苏紫阳假借抄近路之名将两名侍卫引到假山内,再抽刀将他们灭口,道:“有刺客,赶紧来人。”一队侍卫闻讯赶到,道:“苏大人是否安好?”

“我没事,刚才我见此二人的形迹可疑,便上前盘问,可没想到他们竟动起刀子,这明摆着是做贼心虚,你们把尸体处理掉,我自有重赏。”

“小的遵命。”

苏紫阳回到长秋宫内,脚步仓促,脸色凝重。太后察言观色,道:“出什么事了?怎么这么慌张?”苏紫阳已顾不得什么礼数,张口道:“东西竟不在昭阳殿内,而是在紫微宫中。”他将包裹递给祁红,又道:“敢问太后一句,这包裹里放过一张帛信没?”

“帛信?”太后疑惑的语气表明她并不知晓这封帛信的存在。祁红接过包袱,仔细地查看里面的物件,道:“太后,是我们长秋宫的东西,一件都不假。”

“这事邪了,把帛信拿给我看看,”太后读过帛信后,手指微微地颤抖,道:“有人伪造文书,想来个计中计,栽赃我意图谋反。”

“这包袱不可能凭空跑到赵氏姐妹那里,我看长秋宫肯定出了内鬼,”苏紫阳眼色一凛,“不过太后放心,我怕跟我同去的侍卫口风不严,便把他们杀了,这事没别人知道,只可惜我们得另想办法,对付玉贵妃了。”

“这事办得利索,不过内鬼倒不大可能,我素来管教得紧,他们知道出卖我的后果,所以不敢乱来,”太后嘴上称赞苏紫阳,心中却掠过一丝寒意,她觉得苏紫阳手毒心黑,吃肉不吐骨头,处理手下的亲兵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这种人对手下尚且如此狠毒,日后往上爬时也不会仁慈。太后搓着手里的佛珠,心道:“苏紫阳这小子够狠,我用他也得防他。”

苏紫阳说:“人心善变,太后还是查查好。”

太后睥睨一眼苏紫阳,道:“查不查我说了算,你管好自己的事就行,”她停止转动佛珠,又道:“你退下吧。”

“遵命,”苏紫阳说。

昭阳殿内,李德木俯首贴地,眼神充斥着惊惶,颤音道:“求贵妃饶了我,”他抽打自己的脸颊,“是我吃里扒外,不过我也是逼不得已,求贵妃高抬贵手。”玉贵妃把一个染血的粗布袋扔到李德木手边,道:“没想到你进宫前还藏了个种儿,这是你儿子的两根手指,你要是不听我的话,下次我剁的就不单单是手指了。”玉贵妃狂笑两声,那声音和鬼哭似的,然后她把一个小铜瓶扔到地上,那铜瓶悠悠地滚到了李德木的指前,她说:“我这有一瓶毒药,别人告诉我一滴就足以致死,我命你帮我试一下药效,你还不快点服下去?”

紫云凶恶地说:“别不知好歹,既然赐了你药,就赶紧喝,要是贵妃有了别的想法,别怪到时不给你留情面。”

玉贵妃道:“自己找个合适的地方喝药,可别脏了我的屋子。”

李德木呆若木鸡地望着铜瓶,然后怅然若失地拿起它,颤颤巍巍地走出了宫殿,去了人迹罕至的冷宫,服药自杀了。

此时,苏紫阳回到府内,只见苏青阳正手把手地教王风眠画画。苏紫阳灵机一动,在手指沾满了墨汁,道:“风眠,别动,你脸上粘上了什么,”说话间,苏紫阳在王风眠的脸上随意涂抹,画成了花猫,他盯着那张乌七八糟的脸,忘乎所以,捧腹大笑。王风眠看了一眼铜镜,发现自己一脸的黑,嘴一撅,头一甩,满脸的不乐意,她抄起旁边的砚台,泼了苏紫阳一脸墨,然后开心地蹦了起来,“还敢整我,你可知道本小姐从小到大把多少人折腾得死去活来?”然后她拍拍手,“等本小姐换身衣服,再来惩治你。”苏紫阳用袖子抹了抹脸蛋,道:“自作孽不可活,”然后他不顾脸上的墨汁,当即给弟弟讲明了宫中的事。

苏青阳双手搭在椅子的把手上,不吭一声地沉思着,半晌,他说:“不妨来招无中生有吧?”

“无中生有?”苏紫阳用胳膊肘顶了两下弟弟的大臂,问道:“你又有什么坏主意了?”

“我肚子里的坏水那么多,就是几个湖都装不下,你就等着看好戏吧,”苏青阳坏笑两声,可转念一想,不能白白便宜哥哥,便道:“我听说最近出了几本耐看的小说,可是这手头有点紧,你说怎么办好?”

“你小子就会借机揩油,”苏紫阳扰扰手背,又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我答应给你买书,你别卖关子了。”

“你就是狼,还用套?”苏青阳调侃一句,然后提起毛笔,在竹简上写下一个名字:李时英。

同类推荐
  • 空蒙赋

    空蒙赋

    世事漫随流水,总是一梦浮生。命运像梦一般空蒙,缥缈。不论是你我的梦,还是一代帝王苻坚的梦。
  • 海华南洋

    海华南洋

    现代小兵司马安意外重生到民国初年,凭着先知先觉,在二战前完成了资本积累,在二战最后一把晚餐盛宴中谋夺南洋,趁着二战于东南亚建立华人国家。经历了抗战,策划了太平洋海战,以及战后五十年的发展。本书前半部主要以战争为主,后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建国后五十年的发展
  • 大明1629

    大明1629

    公元1644,华夏文明史上最大的劫难,竟由蛮夷统治中原大地!1629年,辽东尚有蛮夷虎视眈眈情势危急,山陕又起流贼攻掠州县如蝗虫泛灾,天灾人祸不断百姓如处水火;当此时局,却无人可力挽狂澜于即倒,框扶大厦之将倾。一支强军于大同破土而出,驱女真、平贼寇、转战南北,使华夏再度屹立世界之巅,看穿越者的明末成军路。这是一本由小人物书写的历史传奇。----------------------------新书《扫明》正在连载,更精彩的故事,另一个传奇画卷,已肥可宰!
  •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
  • 大秦帝国之王者降临

    大秦帝国之王者降临

    秦王嬴政横扫八荒,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但是中原大地并没有重获生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掀开了浩浩荡荡的反秦大幕。一首破釜沉舟的千古绝唱让盛极一时的大秦帝国瞬间崩塌。降临这个时代,胡亥剑指江山,“凡与朕为敌者,杀无赦!”
热门推荐
  • 傻丫头蜕变

    傻丫头蜕变

    女人靠父母能当公主,靠男人能当王妃,靠自己能当女王。看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如何从穷公主蜕变成富女王。破茧成蝶的艰辛,谁能体会?
  • 倔强女王的爱恋

    倔强女王的爱恋

    她,一个孤儿,一个倔强冷漠。他,一个让人害怕恐惧的恶魔,但,从遇到她之后,有些东西就变了。看两座冰山之间爱恋的火花。
  • 仁者无畏

    仁者无畏

    上古之战魔王战死,但并未完结,魔王所创的魔宗经过千年休养生息,再次崛起,他们要复活魔王,一统天下。摧毁魔宗阴谋的大任落在了一少年身上,少年在复仇与大义之间踌躇,他该作何抉择?
  • 狐仙:卿眸

    狐仙:卿眸

    (雪梨原创.安宁改编)她是一只狐仙,住在山里。他被追杀,晕倒在山里。她救了他。他是太子,回到东宫,立誓要报答她。
  • 神锋至尊

    神锋至尊

    (此书50首人物出场诗号,全部为作者原创)剑锋身负杀母之仇出世,聚集七圣兽,入海境寻找父亲,与天下各族强者的碰撞,看他如何站强者之巅(此书武侠味十足,战斗场面热血,情感充足,阅读身心愉快,必完本。保证不种马,不变态,不虐心)
  • 九灵之帆

    九灵之帆

    这里有这里有怪力之神所给予的怪异魔兽,有从魔兽进化而来的人类,受智慧之神所庇护的人类。古代传说的魔兽,各大神的自然之力,始终不弃的相信,同生共死的誓言,曲折离合的爱恋之心……从天而降的九尾灵狐,禁止的魔森,命运的相遇,四面八方兄妹之情,生死与共,不离不弃,构造了这生的传奇,精心修炼,生死与共,此生已不悔,通往所有强者所向往又摸寻不到的神界之路……“有你们的地方就是家。。。。。。”看以后谁敢欺负你,揍得他爹妈的不认得。。。。。。”以灵魂为誓言,祭谕九子,同生共死,不离不弃。。。。。。
  • 楚少独宠迷糊小萌妻

    楚少独宠迷糊小萌妻

    “总裁,夫人惹祸了。”“摆平这件事。”“总裁,夫人砸了你的办公室。”“让她砸,砸不够多修几间。”“总裁,夫人说要去见前男友。”“她敢,把那人给我流放非洲。”他宠她入骨,她亦是用生命在爱他,三年前的错过,三年后的幸福快乐……
  • 好想和你在一起

    好想和你在一起

    柔和的灯光,铺了满床的玫瑰花瓣,以及单膝跪在她面前的纪言信,这一切……让戚年手足无措,“你起来……起来说。”“你见过谁求婚的时候是站着的吗?”纪言信没忍住笑意。“我、我没有准备……”“我比你大五岁,我已经做好了慢慢等你的准备。家庭的责任感并不用你努力去学,你要分担的,只有我。而别的所有,你都不用担心,最重要的……是你愿意。”她憋回眼眶里的酸涩,放缓了语速,一字一句道:“我愿意。”你知道,我对你一见钟情。
  • 萌妻来袭:大叔,求轻宠!

    萌妻来袭:大叔,求轻宠!

    一不小心,错进了他的房,错上了他的床,再错上了他的身!“女人,你得对我负责!”“我.....我没钱!”“用你的身体便可以了!”强烈的男性荷尔蒙扑面而来,冰凉的柔软唇瓣堵上了她的唇……......新人,新文,求收藏,支持!
  •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由吕不韦主持,其门客编订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传世名作,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文章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集中体现了吕不韦的思想。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遗文逸事和诸子百家思想,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