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的时间到了,姜月琳不必像往常一样留下来加班,因为升级项目被暂时叫停。肖长进一反常态,很早就走了,组里其他的员工在知道不用加班后,欢天喜地地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姜月琳心事重重地走出了办公室。大卫马上就要离开公司,已经进行了大半年的项目被中止。接下来总公司还会采取哪些行动?接替大卫职务的是什么样的人?新的总经理又将怎样看待大卫曾经的亲信?公司内部洗牌估计是再所难免,有的只是迟早的问题。
月琳在这家公司才工作了不到三年时间。三年前,在女儿彤彤开始上幼儿园以后,姜月琳打算重新回到职场。一方面,她对天天在家洗衣烧饭的全职主妇生活已经非常厌倦,另一方面,她和高军不久前才换了一套大点的房子,还贷压力自然也大了不少。而且,他们打算以后将彤彤送出国去读书,虽然那是好几年以后的事,但所花的一笔巨款现在就必须开始攒起来。姜月琳陆陆续续面试了几家公司,有自己投递的简历,也有朋友介绍的机会,但几轮谈判下来,不是对方开价太低,就是月琳要价太高,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职位。
那天中午姜月琳正将车停在机场航站楼外等候马上从里面出来的高军。这时,她忽然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靠在机场门口的栏杆上,一手撑着头,身体慢慢向前倾斜,似乎非常痛苦的样子。姜月琳来不及多想,将车熄火,跳下车向老太太跑去。就在月琳将手伸向老太太的那一刻,后者整个人扑倒在她身上,一口污物从嘴里吐了出来。月琳急忙身边的人们求救,一边试图掏出电话呼叫救护车。人群慢慢聚拢过来,大家都伸长了脖子想看个究竟,却没有人上前帮月琳扶一把。老太太脸色煞白,眉头紧锁,刚试图说话,一张嘴却又吐了月琳一身。月琳完全不知道老太太犯了什么病,也不敢乱搬乱动,只能让她靠在自己身上。不知过了多久,月琳呼叫的救护车停在了路边。就在医务人员将老太太放在担架上准备抬上车的时候,从机场大厅里冲出一个中年男子,他慌张地拨开人群,朝担架上的人打量。当他发现担架上的老人真是他的母亲,男子失态地哭了起来。他扶着担架将母亲抬上车,就在车门要关上的时候,男子跳下车,再三请求月琳留下电话号码。月琳为了不耽误抢救时间,匆匆地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写在男子递过来的名片上。男子返身上车前深深地向她鞠了一恭。
几天后,男子与他的父亲亲自宴请月琳和高军,以答谢她的见义勇为。
那名男子就是日后姜月琳的老板,大卫。
那天他与母亲刚从美国飞回北京,却不料母亲的眩晕症突然发作。得知月琳现在正在找工作,而公司目前正需要扩张成立不久的信息部,大卫热情邀请月琳到他的公司工作。月琳没有马上答复。她回到家打开电脑,上网把这个S公司的资料彻底查看了一遍。几天后,月琳打电话给大卫,接受了他的工作。和其他公司相比,她看好S公司的前途和新工作的挑战性。同样重要的是,大卫开出的薪水几乎是之前月琳面试过公司的两倍。当然,月琳相信,以她的能力,她为公司做出的贡献将对得起这分不薄的待遇。
来到S公司后,大卫成了月琳的直接领导。他温和谦逊,朴实诚恳,对员工从来不摆架子,但是遇到与他原则相悖的事情,他也会不留情面据理力争。月琳着实佩服和喜爱这位领导。而大卫和杰瑞对月琳也非常欣赏。在来S公司之前,月琳仅仅只是在大学里教过几年书,她身上没有那种长期浸淫在公司文化中而染上的坏习气。她不懂拉帮结派,也从不屑阿谀奉承,她对人对事的喜恶让人一目了然。这些看似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作风里透露着杰瑞记忆里中国人身上应该有的纯朴气质。由于双方结识于那场意外,大卫和杰瑞对月琳更像是私人朋友而非冰冷的公司上下级关系。雪梨没有来北京之前,月琳和高军经常邀请大卫周末来家里吃饭。而每次杰瑞来北京视察工作,也必定要邀请月琳和高军到他在北京的寓所坐坐。
月琳曾经以为以她和杰瑞及大卫的私人关系,只要公司没有倒闭,她就能一直在这里工作下去而不必担心失业。可是现在,月琳看到的却是,杰瑞为了公司的发展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舍得放弃。当然,以月琳的经验和能力,她完全无需担心再就业的问题。可是,在她这个年龄,又有家庭和孩子需要分心,要找到一份自己喜欢而且能带来丰厚的报酬的工作确实没有那么容易。早上大卫的那颗重磅炸弹震得她脑子发晕,现在,月琳终于能慢慢理清情绪,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