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至深处,要“一处不懂,十日不放”,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态度,勿求速,务求精,学到尽可能多的超出书本的知识。******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反复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前人诗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昧长。”台湾学者张其昀在《读书方法》
一文中指出:“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用功但须静心为之,锲而不舍,循序而有常,绵密而不间断,则断无不成之事。不要过锐,过锐则不可持久,一曝十寒,劳而鲜功,亦虑于身体有妨害。”
据说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向着名学者董遇请教读书方法,董遇回答说:“每本书读上百遍,就能懂得意思了。”果戈理的名着《死魂灵》里,有个叫彼德尔希加的人物,他嗜书如命,不管是宗教的,文艺的,还是哲学的,科技的,凡书皆读。至于如何把书读懂钻深,从书中获得有用的东西,他是从来不想的。他所自喜、自慰的,是他在读书。他虽然辛辛苦苦地读了一辈子的书,却没有真正掌握任何有用的知识和成就事业的本领。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恨不得一天遍读天下之书,一跃而为学者。他拿到一本书匆匆忙忙就浏览完了,但书中内容是什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几乎一无所得。
他常叹息自己多年苦学难有结果。这天,他路遇大学者朱熹,便向前请教。朱熹答道:“你以后读书,每次只读五十字,一连读上二三百遍”。从此,他照朱熹的读法,每次读书,反复思考,前面的读懂、记住、掌握,然后才往下读,果然读过的书,都变成了自己的知识,他逐渐成为真正有学问的人了。朱熹曾对他的弟子感慨地说,读书要读得精透,不能略看几眼,便认为懂得了,“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变奚益于学哉”。
有人拿圈、坑、井这三个人人都清楚的概念,来比喻不同学习态度的不同收获。圈,一画而就;坑,几镐刨成;井,深挖泉涌。读书一翻而过者,所得者圈也;读书浅尝辄止者,所得者坑也;读书融会贯通者,所得乃井也。
由此来看,阻碍人们读书得“井”的路障,是深掘过程中的自满。
生活的智慧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早在我国春秋末期,孔子就提出了“不耻下问”的思想。我国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论衡·实知篇》中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法国着名作家巴尔扎克也说过一句名言:“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有人说:“一个人的身心就像磨盘一样,如果把麦子放进去,它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如果你不把麦子放进去,磨盘虽然也在照常运转,却不能磨出面粉来。”读书必须是自己的有机的一部分,必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熔为一炉。若是书和生活经验发生了亲切的关系,书便有了味道,变为知己的朋友一样了。生活的经验越丰富,读书的欣赏和理解力也就越深广,也就越能领略书中的真味。所以读书与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必须两者并进,才可以达到佳境。光读书而无生活,只尝得到间接的经验,和吃嚼过的饭差不多;光生活而不读书,却势必空虚,狭小。
相传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伊索,年轻时候做过奴隶。有一次,主人吩咐他备办一餐丰盛的酒宴,特意告诉他:宴请的客人都是有学问的人,要设法弄最好的菜招待这些贵宾。什么是宴请古希腊那些有学问客人的“最好”的菜呢?聪明的伊索终于弄来了各种各样的动物舌头,独出心裁地备好了一餐“舌头宴”。盛宴开始,主人一看端上的“舌菜”,大吃一惊,怒冲冲地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伊索从容地答道:“你吩咐我为这些尊贵的客人办最好的菜,舌头是引领各种学问的关键,对于这些哲学家来说,舌头宴不是最好的菜吗?”说得主人和客人都笑起来。大家所以破怒为笑,正是因为他们虽然嘴里品尝的称不上美餐,但思想上享受了一顿丰宴。聪慧的伊索以一席“舌头宴”给学问家带来了有益的启迪;舌头犹如茫茫学海之舟的领航者,要想达到胜利的彼岸,离不开动舌启问,对所追求的常识寻根问底,探个究竟。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也是真理。
在阅读中遇到了难题而暂时不能解决,正确的做法是暂时先放开,也许随着阅读内容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自己出来了。如果一本书读完了,通过自己的思考仍然不能解决,那就说明以你目前的知识和能力,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不妨直接去请教别人。
******从少年时代起,就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在学校读书时,他到老师那里去得最勤,问得最多,还经常和同学们一起互问互答,探讨问题,不断追求新思想和新知识。他的两句名言是:“一物不知,学者之耻”,“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可见,好问,则能成为知识的富翁;反之,则会沦为知识的乞丐。唐朝学者韩愈在《师说》里提出要“不耻相师”,就是说不要以向别人学习或互问互学为羞耻。古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有清香之质,雪有洁白之性,梅雪相映而美,贵在相辅相成。
唐代诗人杜牧在一首《留诲曹师等》诗中说:“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意思是说,学习不能像走马观花那样只看表面,要对花追根寻底,弄明白花的来龙去脉;问的目的,在于寻根究底拔其根,问以致用得真知。
不动笔墨不读书
古人有一条重要的治学经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动口不如勤动手。
善读书者,总是书不离笔。清代着名史学家、文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札记之功,必不可少;如不札记,则无穷妙绪,皆如雨珠落大海矣!”这个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如果读书不做笔记,那么,书籍的天云中蕴集的雨露,就可能不被人们吸收滋润智慧的心田,而像落入人们思维之外的茫茫大海,瞬间便无影无踪了。
读书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要求眼、耳、口、心、手全部参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要学的知识学到手,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纵观古今,横看中外,着名的历史人物往往都有勤做笔记的好习惯,如鲁迅、童第周、巴尔扎克等。马克思在谈到他的学习方法时说:“从所有我读过的书籍中作出题要,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语》中说:“若问学习方法,我想向诸君上陈一个条陈,这个方法是极陈旧、极笨、极麻烦的,然而是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录或笔记……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开这条路。”革命老人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时,也曾提出一条宝贵的读书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也是曾作为徐老学生的******的重要读书方法。几十年来,******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时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曾阅读过1500多种书,并一一作了读书摘要。仅在1861年到1863年的两年之内,他在大英博物馆摘记的材料,就写满了23个笔记本。
他在柏林大学就学时,给他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不仅习惯于从所有我读过的书籍中作出摘要,例如对莱辛的《拉奥孔》、李尔格的《伊尔文》、温克尔的《艺术史》
和鲁登的《法国史》等书,都是这样做的,并且还附上自己的意见。”马克思十分重视做笔记,认为这是掌握所读书籍所必须的一种工作。
读书动笔,有利于你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
传说,晋朝左思,小时学习成绩不大好,受父亲的严厉责难而发奋苦读。他手不释卷,并认真记读书笔记。他在室内的门上、墙上,甚至厕所里……凡他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地方,都挂上纸笔。他读着想着,只要看到或想到好的思想、语句,就随时随地记下来。日积月累,他终于获得了真才实学。这些笔记,为他的创作生涯储蓄了取之不竭的财富。后来,他写出了轰动洛阳的名着《三都赋》,人们竞相传抄,闹得洛阳城的纸张一时欲空,而留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有人问法国作家福楼拜的成功秘诀,他说,我从小就很喜欢摘抄我认为好的语言,它对于我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当你常常将它们拿出来消化时,你就会感到你在飞快地成长。
读书动笔,能够帮助你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列宁十分重视读书笔记,他的夫人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回忆说:“列宁看过的书,他都要写详细的读书笔记。他用自己的话,把作者的一些基本论点记在本子上,或者把书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地方摘记下来。”苏轼有一句含有深刻哲理的诗:“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笔记全靠点滴积累。“一日一根线,十年织成缎。”
“记而不看一阵风,记而不用一场空。”就是说,记了不看,如眼前飘过一阵风,记忆淡薄;记了不用呢,又等于没记,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笔记是资料的好仓库。把笔记和卡片分门别类,组成系统,使用时十分方便,一查就可以找到,比到书架上“大海捞针”省时省力。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分类摘抄的纸片就有5000张。
读书动笔,能促使你思考问题。一般人读书容易性急,笔记能迫使你静下心来,读精一些;读书时思想闪出火花,笔记能及时收集起来;读书后大脑一时理不出头绪,笔记能帮助你清理出要点的线索。顾炎武就是这样读书的,他先通过思考,用笔辑抄许多材料,然后再作一番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
读书动笔,有利于扩大你的知识面。蒋明谦是我国着名的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家,中科院院士,他在中学时代就非常善于做笔记。他曾说过:“我认为要学好一门课,真正能掌握这门学科的内容,就需要把几种教材编写体系的异同和重点搞清楚,并选择一种教材的骨架为中心,把具体的事例都穿插进去,摆到适当的地位,写出一套自己编制的笔记。在上初中的三年中,我就这样把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笔记都修改过或重写一遍。
它花去了我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这套笔记对我考取几个大学预科以及后来顺利地考入本科起了很大作用。”
读书动笔,能帮助你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概括和叙述原文精神的能力,而且把随时产生的创造性思想在笔记本里写成短文,经过加工整理就可以成为论文或着作。
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时,写了10篇初步完成的论文,以及170多篇札记和片断。恩格斯逝世后,这些笔记被发表,成为自然辩证法的奠基性经典着作。
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做笔记是捷径。我们从学生时代起,就应该培养做笔记的习惯,一定会终身受益。
正确的重复是记忆之母
重复和温习是增强记忆的基本手段。有人把复习比喻为雕刻刀,每复习一次,就在人的记忆的石碑上雕刻一次。深深雕刻在记忆石碑上的东西,是岁月蚀不掉、冲不走的。青年数学家张广厚发现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就用心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有一篇20多页的重要论文,他竟反复温习了半年多时间。因为经常复习翻摸,白白的书边换上了明显的黑印。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学到的知识,如果只经过一次大脑,不仅记忆的痕迹很淡薄,而且遗忘率也很高,只有5%以下的信息能较长期地保留下来。而如果有计划地加以重复,大脑皮层的痕迹就会逐渐加深,记忆就会得到加强。这正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每天练一遍,胜过突击练十遍”。
时常温习,才会逐渐消化、巩固学过的知识。“好书不厌百回读,多温深钻意自新。”孔子回忆自己时常温习学业、增进知识的喜悦心情,高兴地告诫他的弟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宋代着名学者朱熹在致友人的书中,也阐述过重复和温习的学习方法的重要。他说“……反复熟读,时时温习,是要法耳”。据说,明清着名学者顾炎武的读书方法是,每年拿出三个月的时间复习读过的书,其余时间用来读新书。因此,学过的知识他能融会贯通,记忆牢固,十三经都能背诵,终于成为知识渊博而有创见的思想家。这说明初读与温习紧密结合起来,读书学习效果会更为明显。初读是温习的前提,温习是初读的深化。巴金自述:“从小就读过不少散文……当时背得很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摸到了文章的调子。”“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那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巴金这种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储书”,是读书治学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程。
书籍中常有一些难点,只读一遍不容易搞懂,重复和温习才能加深认识和理解。列宁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对毕业生作《论国家》的讲演时,强调指出:“你们听了这个讲演之后,应该把自己不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反复研究,将来在看书、听讲和谈话中继续把它们弄清楚。”他又说:“第一次阅读时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读的时候,或者后来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的。”列宁自己就是这样的,他对马克思、恩格斯等名人的着作,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阅读。在他读过的书里,经常可以看到“回头再看”的字样。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在谈到读《死魂灵》一书的情景时说,这部书不是读一遍就能了解的,读第二、第三遍时,还完全像读一本从来没有读过的书那样,可以说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重复和温习有助于沟通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的不朽巨着《资本论》,把人类先进的思想和完美的艺术表达形式熔为一炉,人们说这是他反复阅读哲人的名着,吸取和发展一切先进思想和表达艺术,并加以推陈出新的硕果。据说,马克思在文艺方面,经常阅读歌德、莱辛、莎士比亚、但丁和塞万提斯等世界名作家的作品,而且能整段整节地背诵。他还对自己作过一条重读的规定,就是对希腊悲剧作家爱司启拉留斯的希腊原文着作,每年都要重读一次。马克思不仅重读,还做笔记,一有空就把笔记拿来翻阅。看来,批判和吸取,借鉴和创新,继续和发展,也是建立在对前人知识温习深透、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的。
当然,这种重复不能是机械的,也不只是简单的重复记忆。每次重复要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不同的目的。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一次比一次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就是在这种不断地重复中得到升华,所谓温故而知新也。
有意识培养和锻炼记忆力
人的大脑由150亿个高度特殊化的神经细胞组成,是一个信息接收、组合和重现的器官。记忆是大脑的重要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