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要想做到门门精通,简直是不可能的事。选准适当的目标,对准读书焦点,成为学业上有所成就的重要因素。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是个典型。他年轻时沉静于图书馆,拿起书架上的书一本一本挨着读,但读书虽多,收益不大。后来,他听从了别人的劝告,分析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把学习的目标盯住电学上,终于积学成才,一生有了一千多项发明。假如他当初总是在书海里到处漂移,说不定会在哪里迷途搁浅呢。美学家朱光潜在《谈读书》一文中指出:“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作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慌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
世界上的知识浩如烟云,真是“文如海,书如林”。据不完全统计,世界每年出版的书已多达60万种以上,我国每年出版图书不下30万种。任何一方面的专家通宵达旦地读,恐怕也只能读完千分之几或万分之几。由此看来,博览和专攻都要有所选择。古代有些学者已懂得这个道理,他们订出了“目治之书,口治之书,必治之书,手治之书”的“四别”读书法。有的书,只要浏览一遍就行了,叫目治之书;有的书或有些警句,不仅会背而且要认真思考,叫必治之书;有的书在一些重要的地方,怕心记不准确,还得写下来,叫手治之书。诗人臧克家几十年如一日潜心攻读《古文观止》;作家孙犁一部《聊斋》反复读了15年。清代画家郑板桥曾以《史记》为例说:“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只要对这几篇“反复诵观”,而无须“篇篇都读”。这是非常精辟的经验之谈。
读书“博”的过程中也要紧紧抓住要点,切忌“胡子眉毛一起抓”。爱因斯坦曾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入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这就是抛掉使大脑负担过重和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先是通过前言、后记、目录了解这本书的概貌。然后,掠夺正文,此时他特别注意大小标题、黑体字,以及有特殊标记的字、句、段,及时抓住自己需要的内容。翻检完全书后,再细读一遍目录,把自己头脑中吸收的东西加上条理化与系统化,使观点、材料做到有机结合。采取这样的办法,既加快了阅读的速度,又能尽快地吸收更多的知识。
任何学科都有它特殊的认识规律,但与其他学科也有相同的普遍规律。读书做到博,才能辅助于专;读书做到专,才能融会于博。人生短暂,时间金贵。在“有暇”
的时间里,根据自身专业,选择必读的主攻学识,寻找与自己主攻方向有密切联系的资料,博精结合,深钻探究,学以致用,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学有所成源于善于思考
读书学习不善于思考,如同食物没有被消化吸收一样,不会成为自己的血肉一样。要消化必须思索。那些学有所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正确思考。
有人把养成读书勇于和善于思索的习惯,视为“无价之宝”。英国政论家约翰·罗斯金把读与思,比喻为采金矿和炼真金的过程。他说:“你梦寐以求的黄金就是作者在书中所表达的那种深刻的思想和他那渊博的知识。
他书中的词语就是含金的矿石,你只有将它们打碎并加以熔炼,才有可能化石为金……而你的熔炉就是你那善于思索的大脑。”我国清代学者王夫之说:“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恐怕离开此途概莫能通。
有人探寻爱因斯坦的“致知之途”,爱因斯坦不也是这样回答的吗:“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读书学习不加以思考,拿孔子的话说,就是“罔”,用现在的话说,就叫“白搭”。宋代理学家朱熹谈起读书方法时,也指出:“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有人为了便于默诵以敦促自己读书知疑,便把朱熹这番话编成了要诀歌:“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
确实,一个人读书的成果大小与其思考的能力颇有关联。同样一本书,有的人读了漠然不知其味,全无印象;有的人只记得几句名言,毫无用处;有的则能吸取精华,发现问题,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原因在哪里?就在于有没有动脑筋思考。不能让头脑只作为一个采购站,而应该使头脑成为一个加工厂。学习好比钻井,思考就是钻头,钻头越有力,井打得就愈深,掘深井方能得到甘泉。
读书思考的前提,通常是由“疑”产生的,“疑”又促使思考。思考的过程,一般是在一个人产生了某种要求,必须应付某一困难时,或要求了解如何解决某一课题时开始的。引起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朱熹谈到对须要精攻的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熟读深思理自知。”可见,“熟读”和“精思”“深思”结合起来,才能把握要领,学得真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恐怕是指边读边思考而言。如果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不假思索,不明皂白,即使读的遍数再多,大概也难“其义自见”。
清代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赞成读书要“冷看”“热读”。所谓“冷看”,大抵是指冷静地思考,细细地体味;所谓“热读”,有人解释为“丰富的想象”。可见,“冷看”和“热读”,主要也是提倡反复地阅读,冷静地思考,丰富地想象,而想象又是思考的驰骋。这正如清代着名学者郑板桥所述的治学经验,即读书要“自出眼孔,自树脊骨”。也如鲁迅所提倡的善思之径,即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古人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清代着名诗人袁枚在谈到诸葛孔明的聪明才智时说:“孔明天才,思十反矣。”这都印证了反复思考的重要。
列宁说过:“每个想认真思考和独立领会这个问题的人,都必须再三研究,反复探讨,从各方面思考,才能获得明白透彻的了解。”
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它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在读书的过程中,人们的全部智力将组合在一起,同书本进行化合,产生一种奇妙的作用。叔本华说:“读书而不思考,就不可能心领神会,得到的浅薄印象往往稍纵即逝。就像我们所摄入的食物只有五十分之一能够被身体吸收,精神食粮也只有小部分真正成为大脑的营养。”
曾有人为深思归纳为四法:一曰,未读先思。即拿到一本书,浏览其目录,记住其大小标题,再将书合上,按照书上的命题和结构进行思考,构成一本书的大致轮廓,然后开卷读之。二曰:边读边思。就是在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理解其精神实质。三曰:正读反思。正读,就是要正确理解该书的本义。反思,就是指与书中命题的论点、论据相反的论证、论据,经过反复交锋,再决定取舍。四曰:读后再思。每读一本书,将自己的观点与书中的观点进行综合,进而提出自己新的见解。
无穷的智慧总是属于勤学好思的人,可怕的愚蠢往往与不学懒思的人结成姻缘。我们付出的劳动是思考,思考赐给我们的报酬是成功!
知识的积累是靠抓紧点滴时间
有人算过一笔账,一个人一天学习一小时,从16岁起,到70岁可以学习2万个小时左右。如果每小时读10页书,那就可以读20多万页,其厚度将是68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精装本,排在一起将有两层楼房那么高。
历史上有卓越建树的名人之中,有不少都是在他们正常的工作领域之外,充分利用绝大多数人轻易浪费掉的点滴时间,矢志努力,而终成大器的。毛泽东酷爱读书,在日理万机中,他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哪怕是分分秒秒。例如,他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不白白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这样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地利用这些“边角料”的零碎时间看完的。
越是成功的人越讲究时间观念,而他们也越喜欢守时间的人。如果我们都能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那么,我们离成功也就不远了。松山真一是日本航空运行技术部性能组组长。他每天阅读一本书,读完后写出书评,然后发送给网络杂志。因见识独到,评论精妙,许多书评被反复转载,约有十万之众的读者。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赶搭头班车上班。因为家离公司较远,车上有将近两个小时的路程,松山真一决定将这段时间用来读书,不是为了打发时间的泛泛乱翻,而是像上阅读课一样认真研读。忙完一天的工作后,晚上下班回家的途中,松山真一凝神思索早上所读书目,构思好自己的书评,晚上吃完饭,便一挥而就,一个闲适、美满的晚上时段开始了。
人生短暂,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事都去亲身感受,什么地方都去走一走。而读书,就是我们将古今中外优秀人士的经验、智慧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的过程。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历史,了解世界。长期不读书的人,不光变得浅薄,而且会被社会的前进步伐所抛弃。而就一生的时间来说,有生时间是在减少,但是人对实际时间的利用和发挥是不一样的,因而实际生命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善于挤时间的人来说,时间却又是不断增加的,甚至是成倍地增加。《淮南子》上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贵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这里告诉我们,时间之所以“难得”,恰恰在于稍不用心抓牢便“失也”。
俄国史学家雷巴柯夫说:“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也就是说,赢得更多时间的奥秘,是把计算间的单位化小。能用心挤寻工作中的间隙时间和生活中的零星时间学习的人,比那种只想占有整整桩桩的时间才学习的人,时间要多得多。
时间对每一个人都很公平。只要把一些零零碎碎时间积累起来加以利用,每天能挤出一小段时间有效地读书学习,用于自我提高,并能长期坚持下去,十年过后,一个毫无知识的文盲也可以变成有相当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智力平庸的人也可以精通一门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正是用点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
大凡有成就的名人,无不是抓紧点滴时间,在读书上下过一番苦工夫的。鲁迅在谈到他开始创作小说时的情形说:“我的作小说,也并非自以为作小说的才能。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些医学上的知识……”巴金少年时代,就博览群书,背会了包括荟集两百多篇千古佳文《古文观止》在内的好几部书。他谈自己的创作体验时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那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浪费时间就意味着浪费精力,浪费能源,浪费我们的生命,意味着我们白白丢掉了生命中许多永不再来的机会。谁能像一颗颗种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那儿汲取营养一样,珍惜分分秒秒,点点滴滴进行积累,谁就能成就大业,铸就辉煌。大凡世上有学问的人,都起步于细小,积累于点滴,积撮土而为高山,聚涓滴而成深渊,于是成为人才。
据传,李贺诗才敏捷,出口成诗,岂不知李贺更多的时间是在胸中“时时留意觅诗句”,就连骑驴外出,也随手把沿路心得记于纸条,投入身背的锦囊里。如此日积月累,方能提笔成诗。漫画家华君武一次去理发,偶尔听到一句歇后语:“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做。”他便立即掏出小本子记了下来。他说,这就等于储蓄,处处留心积蓄,脑子里储蓄的知识多了,用时就能应付自如。
阻碍一个人的成功就是无所事事,而无所事事和懒惰闲散度日,使得他无法成为时间的主人,足以麻木神经,浪费精力,使得自己意气消沉、委靡不振。最终也就不学无术,一事无成。
美国有句谚语:事情就怕加起来。古今中外,一切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在他们的传记里,常常可以读到这样一句话:“利用每一分钟来读书。”
丧失的财富可以厉兵秣马、东山再起而赚回;忘掉的知识可以通过卧薪尝胆、勤奋努力而复归;丢掉的健康可以通过饮食的调节和医疗保健来改善;而唯有我们的时间,流失了就永不再回,无可追寻。
一个什么都想学的人很难学成什么
读书学习取得成效的关键,就是能否做到心志的专一和全身心地投入。
激光之所以能切断钢板,太阳灶之所以能煮熟牛肉,都是聚焦的结果。如果能选准目标,专心致志,多会使自己的精力闪出耀眼的光芒。我们发现宁夏南部山区的孩子,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不少人却学有所成,成为专门人才。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们不是很文雅,不是很有修养,但是他们却有自己的过人之处。那就是他们从不依赖家庭和学校,根据自己的目标而行动,不得不为自己奋斗。他们做事的专注,学习的聚精会神,以及他们执着的创造性和独立性。
当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时,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就会兴奋起来。同时,在它的邻近区域则相应发生抑制过程。这样,在兴奋区里就形成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时神经联系最容易建立,最容易巩固,对事物的反映最清晰最完全,思维活动最积极最有效。孟子《告子上》讲过一件事:有一次,着名棋手奕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听奕秋讲课,进步很快。另一个人似乎也在听,心里却想象着好像有鸿鹄飞来,捉摸着怎样用弓箭去射下来,结果没有收获。孟子说道:是第二人不如第一个人聪明吗?不是的,原因在于“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荀子在《劝学篇》中指出: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硬的筋骨,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八条腿,两个大螯,然而没有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藏身,是由于浮躁不专心的缘故。荀子正是通过蚯蚓和螃蟹的对比,说明了学习必须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