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9300000008

第8章 尊重你的选择,走出自恋幻觉(1)

我们常说,“我做这一切是为了你”,这句话的另一面是“你得为我的人生负责”。

一天下午,我在自家厨房里洗碗,和往常一样,我洗得有些马虎,一个碟子洗了三遍才算干净。

拿着一个碗的时候,我发现自己隐隐有些不开心。我想,这该是我马虎的原因吧。我试着觉察下,这个不开心是什么。

洗碗的动作慢了下来,而在水流冲过手的某一瞬间,我发现,我心中在暗自抱怨:凭什么是我?

这种抱怨源自儿时,因妈妈体弱多病,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妈妈从未主动要我做什么,都是我自己主动去做。但是,这种主动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这样做也是想换取妈妈或家人的赞赏,同时隐隐还有些埋怨,而这埋怨我从来没有在家中表达过,但它一直存在。

因为渴望换取赞赏,也因为不情愿,我并不能真正地投入到做家务的事情中去,所以,尽管我在原来的家中和现在的家中都会主动去做家务,但都是比较马虎且效率比较低的。

也可以说,我在做家务时,是处于一种幻觉中。看起来,是我一个人在洗碗,但其实,我是在为一个幻觉中的妈妈和其他亲人洗碗,也对着这个幻觉中的妈妈和其他亲人埋怨。

明白了这一点后,我的不情愿消失了,我全然投入到洗碗的事情中。而在那一刻,我的心中突然一片空明。我发现,原来只是清水流过手的皮肤的感觉都可以那么美,甚至手指轻抹过饭渣时的感觉都带着一种安宁和喜悦,而以前当手轻抹饭渣时总是有些抵触。

这一刻过去后,我想,这就是活在当下的感觉吧。头脑中的幻觉一旦放下,我就可以和当下的事物建立一个单纯的关系,并能全然投入到这个关系中,这时就能体会到当下任一关系中的喜悦和安宁。

自恋幻觉的ABC

这个小小的体验也让我对投射性认同有了更深的体悟。投射性认同,即我将我的东西投射给你,你认同了我的投射,并表现出我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所渴望的行为。如果精确地表达其逻辑,可以概括为一个简单的公式:

我做了A,你要做B,否则,你就会得到C。

最近,我写的一系列文章都是关于自恋的,而自恋的核心就是—我渴望将我想象中的世界投射到现实世界。具体而言,就是我希望周围人能够按照我的想象来行动。

不过,我们通常不会也不能单纯地命令别人做什么,因为我们都知道,别人并不情愿按照我们希望的来做事。于是,我们就开始玩投射性认同的游戏,我先付出A—这是我认为很好的东西,而你就得表现出B—这是自恋的我们所渴望的核心。这还不够,如果你没有表现出B,我就会向你发出威胁,迫使你表现出B来。

我洗碗的小故事就藏着这个游戏。我做了自认为很好的事—主动为妈妈洗碗,而我要换取的是妈妈和亲人对我的爱与关注。如果没得到我所渴望的爱与关注,我就会表达出怨气—我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你们不给我想要的东西。

光这样也就罢了,因为在我的家庭中,我一直都得到了足够的爱与关注。关键是,我这样做藏着一个更深的逻辑:我懂得妈妈的需要,妈妈也该懂得我的需要。但这种“我懂得”,可能是一个幻觉,而渴望妈妈懂得我的需要,就不折不扣是一个幻觉。这种逻辑进一步演化,就可以发展成“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应当知道我的需要是什么,你还得为我的人生负责”。

并且,这个逻辑会延伸到我生命的每个角落,尤其是和女性的关系中。而令我的一贯表现是,我总是主动付出,但每次付出都不坚决,都隐含着不情愿的味道。而当对方不能对我的付出给予我所希望的回报时,就会收到我的潜意识发出的否定或威胁的信息—你对不起我。

那些很愿意付出的人,譬如我自己,在表现自己独有的A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求回报,我愿意这么做”。但是,如果深入到潜意识深处,就会发现这句话是虚伪的,其实人们在渴望回报。渴望回报本来也不是不好的事情,毕竟付出和回报的循环是人际关系不断深入的动力,关键是,付出者限定了对方回报的方式,你必须以我所渴望的B来给予回报,其他回报我都不想要。而且,付出者还从不诉说自己想要的B是什么,他们希望自己不必说出来,对方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但没有谁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付出者势必会失望,随即会发出信息C。他会用种种巧妙的、自知或不自知的方式让对方感觉到,你做错了,你对不起他。太失望的情形下,付出者就会脱离一个关系,而在脱离时,他会感到绝望:我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能这样对我呢?

你必须听话—父母的自恋幻觉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付出”并不是什么利他主义的付出。我们最初做一件事时,都以为自己是在付出,在满足别人的需要,只是付出方式的差异而已。

投射性认同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我们在限制别人的行为方式,而且还是在幻觉中限制别人的行为方式。我做了A,我这么辛苦,我不说你就应该知道我要你做B。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就是坏蛋,你就该死。

读历史类小说时,我发现,那些大权在握的人,最喜欢玩这种游戏。他们渴望自己什么也不说,属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某个属下常做到这一点,他们就会倚重这个属下;如果某个属下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就会疏远或打压他。这不过是自恋幻觉的游戏罢了,他们渴望将自己的幻觉强加给别人,但自己说了别人才知道该怎么做,和自己不说别人就知道该怎么做,那种感觉的差异就大多了。

自恋幻觉的投射无处不在,最集中的表现领域并不是政治或社会领域,而是亲子关系和情侣关系这两种亲密关系中。

亲子关系中,父母常使用的逻辑是:我对你这么好(A),你必须听我的(B),否则你就不是好孩子(C)。

许多父母的A是比较明确的,即他们的确是在付出。他们甘愿为孩子付出一切看得见的利益,如金钱等物质利益,或时间和精力等精神利益。有些父母的A则不明确,在外人看来,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极度缺乏耐心,甚至会严重虐待自己的孩子。但是,和前面那种父母一样,这些父母一样会认为自己对孩子有极大的付出。譬如,我给了你生命,我认为这个付出就足够了。

付出的多与少是一个问题,而接下来的问题则是,父母对B有多执着。有些父母的自恋幻觉要轻,用通常的话来说,这些父母比较民主,控制欲望不是那么强,甚至没什么控制欲望。那么,他们的B就很轻,既不刻意要求孩子听话,对孩子要做什么也没有刻意的期望,而孩子会觉得在和父母的关系中没有压力。对于这样的父母,C也就不大存在了,他们很少对孩子实施惩罚,既没有主动的惩罚,也没有被动的惩罚。所谓被动惩罚,即通过伤害自己来控制孩子。

但是,如果父母对B很执着,即不管A如何,他们都在头脑中限定了孩子的行为方式,相应地,孩子会感觉自己的空间被限制住了。这种被限制感,有时来自父母的主动惩罚,有时则来自父母的被动惩罚。而那些控制欲望极强的父母则会使用双重方式,先是使用主动惩罚,如果主动惩罚无效就会通过伤害自己来控制孩子。

我了解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孩子一直都觉得自己的父母堪称完美,但突然之间,一切都改变了,父母变成非常可怕的人,会使用一切方式迫使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做事。

这都是投射性认同的典型例子。父母先是付出A,在这方面,他们简直是不遗余力,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的所有资源给予孩子,而孩子也回报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听话。然而,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可能很大也可能根本不起眼,其表现都是,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思去行动,即没有回报父母以B。

这时,父母便会使用C,要么否定孩子,要么压制孩子。一开始的力度通常都不大,但孩子想捍卫自己的选择,不想听父母的,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这导致了父母使用C的力度不断加强,而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

自恋幻觉势必会破坏亲密关系

一个男子一直都是父母的乖宝宝,他和父母的关系也一直很融洽,他向妈妈承诺,如果谈恋爱了一定会先告诉她。

一开始,他的确是这样做的,但后来的一次恋爱,他一直瞒着妈妈,直到妈妈发现后才不得已告诉了妈妈。妈妈不答应他和这个女子来往,暗示儿子听她的,而儿子虽然答应着,但仍然偷偷和那个女孩交往。妈妈感到不爽,开始明确表达意见,发现这样还是不行后,便不断施压。最后,她向儿子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你不和这个“坏女孩”断绝关系,我就和你断绝关系。

我和这对母子聊了约两个小时,这个妈妈几次说到,儿子偷偷和那个女孩交往令她非常愤怒,她觉得被背叛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同类推荐
  • 就业与面试

    就业与面试

    本书以大学生为就业主体,从大学生的就业视角来组织体系,从大学生的就业基本流程来设置基本写作结构。本书阐述了必要的就业基本理论,更多的篇章用于介绍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首先为大学毕业生介绍当前的就业环境及党和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而出台的新政策,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毕业生应改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在新的就业观念与就业心态下,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与职业目标;有了明确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就可以去搜集就业信息,准备就业材料,接受就业面试,选择用人单位,完备就业手续,实现角色转换,从而使自己从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角色转变成为一个社会职业人的角色,真正走上工作岗位。
  • 用好你的富缘

    用好你的富缘

    什么是人们该追求的真正财富?如何营造自己的财富场?财富与人的关系是很神奇的。修好财富的通道,胸襟越大,收获越广。当一个人真正理解了财富内涵,懂得分享与回馈,如此尊重财富,财富会越来越多。福报,一直播种下去才会一直拥有。而当既能拥有财富还能给别人也带来快乐的时候,生命也就更有价值。
  •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知错就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共涵盖了“劝人改错”、“闻错即改”、“改错纳谏”、“教子感亲”等多方面内容,精选了数不胜数知错就改的美德故事。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书中的每一个好故事,都会带你种下完美人生的种子;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领悟人生的一盏明灯;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人生的一块基石。
  • 成功推销脱口秀:54个金牌推销的嘴上功夫

    成功推销脱口秀:54个金牌推销的嘴上功夫

    本书重点介绍了如何才能在推销产品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推销者金牌推销的口才艺术,达到成功推销目的的口才技巧。包括:推销员的口才训练、近接客户的窍门、金牌推销的口才艺术、与客户面谈的窍门、应付不同客户的艺术、应付客户的拒绝、推销口才择要、电话推销的艺术、成功推销的口才技巧。
  • 小事成就大事

    小事成就大事

    世界一流企业的杰出员工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好小事,能够抓住工作中的一些细节。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饶有哲理的故事,向读者表明了一个关键的人生和工作准则: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之前必须做好小事!
热门推荐
  • 天行尘之悯生劫

    天行尘之悯生劫

    憫生,他生來就是一個劫這一生,為誰守候,為誰瘋狂,相守千年的承諾。只要你還在,那麼我還愛這一世,紛亂紅塵中的恩恩怨怨浮生若夢。記憶可以封存,心永遠不會變.解開千年的傷痛,只剩下一個結果......
  • 夺命镖

    夺命镖

    一趟夺命镖一场大阴谋杀手、诡计血雨、腥风
  • 调教在花都

    调教在花都

    【起点一组签约作品】岳大山道:我是一名转行明星经纪人。唔,我认识四个,啊不,五个漂亮妹子……前面说错了,应该是我认识好多妹子,但又五个妹子和我的关系最好。所谓悠闲地人生不解释!泡妞享受,面面俱到,强推还是逆推,全由你做主。什么叫做泡妞的最高境界?哼哼,让我来告诉你吧。翻云覆雨,花枝乱颤,尘泥不染,片叶不沾……好吧,这其实就是个披着言情外套,实则把妹和教人把妹的yy小说。-------------新人小作,新鲜出炉,各位客官还请随意,咳咳,收藏、推荐、点击可好。
  • 太上老君说解释咒诅经

    太上老君说解释咒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职场露脸术

    职场露脸术

    《职场露脸术》从下级员工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员工如何“露脸”,阐述了如何进行心态的自我调整;如何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能力;下级与领导沟通的技巧;下级如何取得领导的信任;下级如何与领导合作等内容。因此可以说,本书是建立在上下级之间双向合作基础上的有益于职员事业发展的助推剂。
  • 名修传

    名修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乃道德经开篇之言,简短的话语,却道出了宇宙的真谛,故修炼,即为修名!
  • 终之地

    终之地

    自己生活的世界充满了不公,唯有自己的强大才能为自己开创一片天地,在这充满战争,杀戮的世界,亲人的离开,家乡的毁灭,一步一步促使着这个少年成为顶天立地的战士。绝不会让你失望的精彩打斗。令人充满悲情的少年遭遇。如何从废材成为一名新星,从而崭露头角,扬名立万。种类繁多的种族斗阵,同族斗争,充满玄幻,科幻,前所未有的小说题材。
  • 生在大明朝

    生在大明朝

    一梦醒来,面对着不知是何人建立的大明朝。生在汝宁府顾家,却是个甫一出生便遭人抛弃的妾生子。父子情薄,前路渺茫,他将何去何从?他只得一步一步往前走,不靠家族,不靠余荫……混得风生水起,执掌国之重器。※※※※※《生在大明朝》,讲述的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
  • 未央流年

    未央流年

    她是乱世之中颠沛流离的女子,一朝没入宫籍,原以为再也没有出头之日。然而乱世之中风云骤变,如果不想成为旁人垫脚的石子,就只能拔出利剑,守护自身。那一年杏花微雨,她含笑如春风拂柳,他青衣高冠,风姿卓越。然而岁月流年,这场你死我活的争斗里,如何能人生若只如初见呢。
  • 迷魂夜

    迷魂夜

    [花雨授权]可怜他情场多舛,从三岁时就不停地被人抛弃,无奈伤心之余,竟然在一个有魔力的夜晚遇到了一个美艳的女“鬼”,人生有希望了——好不容易将她引出来,但是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反对他呢?还有她也是对他若即若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