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世纪已经结束,二十三世纪如约而至。但这个世纪注定是意义非凡的百年,因为人类的生存进程将被完全改变,人们将会明白,一个文明的形成,建立,发展,直至消散,原来是如此短暂,竟如同那掠过寂夜的流星。
晨曦敲开黑夜的眼角,让金色的温暖流进人们窗台,唤醒所有沉睡在躯壳里的灵魂。熙熙攘攘的闹市,恬静悠远的乡村,肃杀凛冽的边境,仿佛在这一刻整个世界都活了过来。每一个人都按照既定的规则,做着每天都重复的工作,如同庞大机器上的一个个细小零件,日复一日的运转。
在二十三世纪的这一天,世界如同往日一样,繁荣而匆忙。人们一边工作,一边计划着周末的闲暇娱乐,一切都是那么的正常有序。在某栋摩天大厦里,有着一头秀丽金发的玛丽,正坐在自己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享受着充分的阳光。喝了一口柠檬水,玛丽看了看自己修长匀称的手臂,期盼着阳光能快点把它变成健康的小麦色,当然,同时也是男人们喜欢的那种小麦色,这样,她就更容易在公司舞会上博得那些老板们的注意。
但没过一会,玛丽就开始热了起来。擦了一下汗水,虽然玛丽并不喜欢这种炎热的感觉,但她依旧很开心。毕竟为了老板们的青睐,忍一忍也没什么,于是,玛丽并没有拉上遮阳帘。
大概四十分钟后,玛丽就发现自己已经汗流浃背了,但让她更心惊的是,自己的手臂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片一片的红肿。奇怪的是,自己却一点感觉都没有。轻轻地用手指碰了一下红肿,却传来了难以忍受的剧痛。
玛丽尖叫着冲出办公室,想要求救。但冲出门后,她才发现,外边阳光照不到的过道上,早已挤满了人。其中还有几个人满脸通红,脑袋肿胀的如同圣诞夜的烤乳猪头一般。玛丽回身看向门上的镜子,觉得镜子里的那个胖子有些眼熟。但还没等她想起那是谁,下一刻,她就昏了过去,却再也没有醒来。
与此类似的一幕幕,同时在世界各地上演。而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处于白昼,而且是阳光明媚的大晴天。以往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希望的阳光,从这一天开始,变成了所有人的梦靥。昏倒在自己面前的同事,家人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身体就开始变红发肿,随后口鼻就开始流血。但想要送去医院是不可能的,因为之前冒险走进阳光的人,再也没有过消息。外面的公路上还时不时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那是汽车爆炸的声音。因为强烈而炙热的阳光,汽车发动机几乎刚驶入阳光就会过热,若是仍要继续,那么只能化为油箱爆炸时的一声尖叫了。
很快,政府发出最高级别预警,告知民众这是由于太阳耀斑爆发,导致阳光中含有大量辐射,在很短时间内,就能灼伤皮肤,请民众尽量不要出行,等候救援。
人们尚可躲在家中,而路边的植物,窗台上的花朵,却在一天之内全部枯黄。陆地动物还好,毕竟智慧要高一些,懂得寻找庇护所,但海洋生物就没这么幸运了。住在海边的人们有幸见证了这一幕,原本澄蓝的海面,此时却是白茫茫的一片,无数的死鱼浮在水面上,再在浪潮的推动下,拥堵在海岸线上,壮观而恐怖。但更诡异地是,这么多的尸体残骸,却没有多大的腥臭味,即使站在海边,也只是闻得到一点点味道。造成这种诡异现象的原因正是是强烈的辐射,连腐化尸体的微生物和昆虫都一起杀灭了,所以这些鱼虽然死了,却如同被保鲜了一样,几乎没有腐烂。
几天以后,躲避在家中的人们并没有等到政府的救援,却等到了断电断水,以及炎热异常的高温。盯着手机上一格也没有的信号,人们开始恐惧了。
傍晚时分,太阳终于落山。饥肠辘辘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带上所有的钱,向超市赶去。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往常本该关门的超市和市场却是热闹非凡。一排排乳白色蜡烛,在拥挤的人流中摇曳,如同行将就木的老头。但环境的幽暗,并不能减少人们对食物的渴望。但很快,人们就认清了一个事实:钱已经不值钱了,几乎没人会收。因为人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维持生活的必需品,所以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法,仅在灾难发生后几天,就成为了人们交易的共同手段。
食物当然是最紧俏的交易品,比如一块面包就可以换取一床棉被或一张桌子,一瓶饮用水能换一件衣服或一双鞋。总之,食物成为了硬通货。麦子,牛奶,甚至皮革,只要和食物沾一点边的东西,就会有人来换。
不过,也不是谁都有那么多东西来换取食物,于是,获取食物的途径就多了起来。比如打工,不过当然不会是什么服务员,快递员之类的。保镖打手一类是最热门的职业,毕竟在这种政府几近消失的状态下,暴力流血事件如同家常便饭一般,而那些拥大量资源的人,自然想要保住自己的小命和资源,而且如果条件允许,他们并不介意多收取些别人的资源。于是,小至数十人,大致几千人的斗争,每天都要上演几次,不管这个国家之前有多么先进的科技,多么高的国民素质,在这时,一切都只是为了生存,没有对错,没有正邪,只有生死和饥饿。
短短五年时间,在人性中最原始的欲望推动下,人类实现了地球上最大的物种消亡,人类人口从耀斑爆发前的八十亿,下降到不足七亿。但让人叹息的是,这死去的七十几亿人,有两成是因为耀斑辐射灼烧,三成是机体组织变异,剩下的五成却是死于生存物资的缺乏和各种争夺战争中。饥荒,贪婪,恐惧和死亡成为了地球的主色调,哀嚎和乞求为这诸神黄昏般的末日平添了些绝望窒息的凄美。
但值得高兴的是,人类还没有灭绝,只是可以将自己列为濒危动物而已。在经历了人口骤减后,人类人口稳定在了六亿多,不过这并不是人们找到了什么生存之法,仅仅是因为太阳耀斑的爆发停止了,人们只需要承受比正常时期两三倍的辐射,就可以在阳光中自由的行走奔跑了。比起之前十几倍的辐射强度,现在的阳光对于人们来说,仿佛情人般温柔和煦。
更让人振奋的是,在辐射减弱后的第六个月,地球迎来了第一场雨,铅灰色的雨水带着辐射元素和尘埃俯冲向大地,狠狠的砸在这些激动的幸存者大大张开的嘴里。“嗯,有点咸,比下水道里的好喝多了。”这就是一个在雨中狂欢的六岁男孩对这场雨的全部感受,整整三天三夜,这场大雨疯狂的冲击着大地,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倾泻下来,到最后,干裂的土地上竟然出现了小溪,哗哗的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些大大小小的湖泊。
第一个发现植物重新开始生长的人不得而知,不过可以想象,他的心情,应该和这群围着马铃薯幼苗尖叫的幸存者差不多。这个幸存者据点并没有多少人,算上还没出生的,也就刚刚八十个人,而原先,这里是一个主要的避难据点,刚开始时,足有一千多人在这里避难,但经过这五年末日,就只剩这些人了。这还是他们的避难所下面有一处地下泉水,辐射程度很低,这些人才得以活下来。
这个避难据点是修建在一座山脉中的,整个设施系统的供电都是由三十台超大发电机提供,足以供两千人的基本用电,但不幸的是,在耀斑爆发的第三年,由于一场地震,山体开裂坍塌,导致大半发电机严重损坏,整体的供电就一下少了百分之七十,水净化系统,作物培育系统的产出量大大下降,原本还有些富余的食物供应,一下就变得短缺起来。
食物不够,总不能等死吧,无奈之下,人们决定让一部分人离开庇护所,到外面去寻求生路,而各种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小孩则留下,继续在庇护所中生活。但就是这个决定,让本就脆弱的和平彻底崩溃,毕竟说是寻求生路,但活下去的机率小到可以忽略。最终,这个千人庇护所爆发内乱,近两百人在内乱中丧生,更有七八台发电机在动乱中被摧毁,但最后,反叛的人还是被击败,离开了庇护所。但由于发电机只剩下了五台,剩下的人中,又被迫离开了一部分。而留下的三百多人,在最近的一次流感瘟疫中,就剩下这区区八十个了。
在庇护所的一个独立小房间中,一个小男孩正捧着一本小书看的入迷,这页的插图上画着一个大大的蓝色蝴蝶。突然,头顶上昏暗的吊灯闪亮一下后就不亮了,整个房间一下就陷入了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