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传闻,说这些飞鸟是齐国那些冤死的百姓和战死的齐军变成的。之前有乐毅在,众鬼不敢作恶,现在乐毅去了,冤魂就化成飞鸟要把魂魄附在齐军的身上,来找燕军报仇。
这一风闻,更让燕军将士想起乐毅的好,也从另外一方面加重了他们对骑劫的憎恨。在燕军眼里,他们现在的上将军就是一个无能之辈,只是靠着燕王的关系才官居高位的。
骑劫寡思少谋而又骄狂自大。乐毅走后,他来到齐国,一反乐毅原来的战略部署和争取齐人的正确政策,而施之以残暴,激起了齐国军民的强烈反抗。
骑劫任了上将军,就想早日立功,他相信只要立下功劳,不仅在燕王面前有脸面,更能在燕军面前立威严。
一天,有亲信向骑劫报告,说燕军多在念乐毅如何如何的好,说现在的上将军如何如何的差。
当日交割兵权时,骑劫见燕军极不服从自己,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现在燕军对齐军城中出现的鬼神现象又议论纷纷。
骑劫连日来被这事搞得心烦意乱,要想对燕军发作,又怕稍为不甚,引起兵变,到那时,不仅完不成燕王交待的任务,还有可能还自身难保,所以只好忍气吞声,另外思量对策。
骑劫为了早日攻下齐国的最后两座孤城,才任上将军不久,就亲自率兵来到了即墨城下。
骑劫叫人恐吓田单:“城上的齐军给我听着,燕国新任上将军亲率大军至此,要是想活命的就快快打开城门,燕军对投降者宽大处理,如若晚了,燕军杀进城来,定要即墨血流成河,寸草不生。”
田单在城上看着,只是命令齐军死守待命,不可开城迎战。
燕军又威胁道:“昔日,燕军没有攻破即墨,是因为乐毅有二心,才让你们活到现在,今天新任上将军到此,你们就没那么好运了。”
齐军还是死守不出,只是往城关上增兵护卫,准备防守。
骑劫见攻心不成,就下令攻城。
燕军有气无力地攻打着即墨城,齐军在城上乱箭齐发,杀死燕军无数。齐军还准备了大量火油酒罐,将燕军烧得面目全非,如热锅上的蚂蚁,乱成一团,丝毫没有杀伤力。
骑劫躲在燕军后面指挥,命令燕军冲杀,自己却不敢冲在前面。
燕军冒着生命危险在前面作战,他却在后面指手画脚,燕军见了就气不打一处来,哪有心情去攻城。
骑劫见燕军不用心,眼看死伤了一大片,后面的燕军被堵塞着攻不上前,就大怒不止,当下斩杀了几个。
燕军不见骑劫身先士卒,却在后面瞎指挥,现在更无故斩杀士兵,心里怒不可遏,恨不得一刀将其砍在马下,可想想乐毅的命令,又才平息下来,然而,攻城的心思是早没了。
骑劫见燕军伤亡无数,仍然未撼动即墨城半分,无奈之下只得收兵。
然而,骑劫咽不下这次兵败的恶气,不日又率军去攻打莒城。
齐愍王死后,莒城无主,只聚集了些残兵败将驻守,不出半日,就被燕军攻下来了。
骑劫兴高采烈,耀武扬威,率燕军进了莒城。
齐军多有投降的,问他如何处置,他说:“这齐军就是骨子里的贱,不见棺材不掉泪,之前让他们开城投降,他们还负隅顽抗,再在才投降,晚了!”于是就要下令全部斩首。
当时有随从建议:“我听齐军中有人传言,说齐国人不怕死,不怕杀,就怕被割鼻子。既然他们害怕被割鼻子,那我们就把这些投降者的鼻子割了,然后押到即墨城下威胁齐军,齐军害怕城破后被割鼻子,或许就开城投降了!”
骑劫听了,叫人先把这些俘虏关起来。
其实,齐军怕割鼻子的传言是田单故意散发出去的,他的目的是要让燕军把齐军的鼻子割了,然后押到阵前恐吓齐军,齐军因害怕被燕军割鼻子,哪还敢投降。
再者,乐毅率领燕军伐齐时,不仅禁止燕军骚扰百姓,还对投降的齐军好生招待。现在燕军的行为一反从前,这种做法,只会让齐国百姓对燕军产生强烈的恨,然后团结一致,攻打燕军。
另外,骑劫的小人行为,让燕军将士不满,他一上任就把乐毅的规矩改掉,让燕军去做他们认为不应该做的事,这样只会加深燕军与统帅之间的矛盾。
田单的计谋不仅想得长远,更有一石三鸟的功效。
为了让整个齐国百姓仇恨燕军,为将来联络齐国军民抗燕兴齐,田单四处放出谣言,说齐国人最怕的还不是被割去鼻子,而是怕别人挖他家的祖坟,对他们祖先的尸骨进行鞭打,对祖先的遗体进行暴晒,这是齐人最最最害怕的事了。
如果有人挖齐国人的祖坟,侮辱他们祖先的尸体,那么他们宁愿投降,也不愿看到祖先受罪。
甚至说这种传统是有依据的,齐鲁大地是孔圣人的故乡,孔子首倡孝道,这种思想在齐鲁大地根深蒂固,深入齐国人心。
孔圣人教导齐人,最大的耻辱不是投诚卖国,不是变节改志,而是不能保护父母祖先的安宁,如果投降可以让祖先的坟墓得到安宁,那么投降变节都是可以被原谅的。
这骑劫就是一个莽夫,哪懂得什么圣人文化,只听齐人说他们害怕被挖祖坟,就以为找到了对付齐军的良策。
于是,就下令燕军,让燕军把齐国即墨城郊外一带的坟墓全都挖开,还命士兵将尸骨刨出来,将头颅当球踢,对着尸骨撒尿,用鞭子抽打尸身,然后将其抛在荒郊野外,任其被风吹日晒雨淋野狗啃。
当时有燕军将士进言相劝,说这种做法只会加深齐国百姓对燕军的仇恨,只会使齐国人不顾一切的团结起来对付燕军,绝不可能让齐军投降。
还说乐毅领军时,是绝对不会像他这样做的。
骑劫一听到乐毅,就火冒三丈,赌气要给燕军一个下马威。
于是就对燕军将士下令,谁敢违抗军令,谁不动手,就以造反罪论处。
燕军想到乐毅的命令,哪敢造反,只得勉强听令行事。
只有骑劫从燕国带来的亲信卫兵和少数见乐毅失势转而依靠他的士兵,对他的命令执行得比他要求的还好。
燕军在郊外暴行了几日,将即墨城外一带的坟墓尽皆翻了个底朝天,还扬言,齐军再不弃城投降,就要把齐国所有的坟墓都刨了,甚至连齐王陵都不会放过。
燕军的举止,让齐国人再也忍无可忍了,他们心中燃起一团团复仇的火焰,这星星之火,在不久的将来就要以燎原之势将燕军烧得魂飞魄散。
田单和即墨城中的百姓努力备战,在等待着一个时机,他想着有一天,齐军会像四面八方的山洪一般将燕军全都淹没。
即墨的全城百姓在得知燕军的罪行后,都流泪哭泣,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求誓与燕军决一死战。
田单直摇头,总说时机还未成熟。
田单为了进一步麻痹燕军,命精壮甲士伏于城内,用老弱、妇孺来守城关。
又派使者诈降,让即墨富豪持重金和即墨特产阿胶去贿赂骑劫从燕国带来的燕王亲信。
假称是害怕燕军挖其祖坟和割其鼻子而从即墨逃出来的降军,还说即墨的守军与田单发生了冲突,田单不准他们投降,他们是趁夜逃出城来的,出城时还与守城军士混战过。
说现在的即墨城,军心不稳,民心大乱,原因是百姓和军民多有要投降的,而田单不允许,他还在城里杀了许多反对他的人。
燕惠王的亲信收了好处,又见燕军的做法起到了预想的效果,高兴之余,就派燕军去即墨城外打探。
回来的人说即墨只有一些老弱妇孺守城,城中四处有火光黑烟冒起,听得喊杀声乱成一片,还说时有几个逃兵夺城门而逃,后面有大军追杀。
总之,他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即墨城的情况和那投降的齐军说的完全吻合,可以相信他们的话。
即墨使者还说,即墨人都想着开城门投降,只望燕军不要再挖其祖坟,投降后不要割了他们的鼻子,不要屠杀他们的妻小老人。他们带来好酒好肉无数,愿意犒劳燕军。
那些拿了田单好处的燕王亲信把事实告诉了骑劫,骑劫听了,也相信不已,于是就对齐军放松了警惕。
这燕军多年在外征战,思乡心切,自从乐毅去后,更是无心打仗。燕军见他们的上将军骑劫都松懈不堪,哪还有什么心思围城戒备。
此后,连同骑劫在内,所有的燕军都懈怠起来,终日饮酒作乐,军纪松散,都在做梦等着齐军来投降。
这天夜里,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用笛子吹奏的燕国乐曲。
正在酩酊大醉的燕军听到这哀怨凄凉的调子,都晕头转向地回过头去望那遥远的燕国故乡。
田单见反攻时机成熟,便集中起千余头雄健的公牛,在每头牛的角尖缚上锋利的刀刃,在牛尾系扎浸泡过火油的芦苇和爆竹,给牛背披上五彩龙纹外衣。
趁燕军大醉之际,思乡之时,无防之夜,田单下令点燃芦苇和爆竹。
一时间,数千头公牛听到爆竹声响,惊跳起来,又被着火的芦苇焚烧,痛得狂奔乱跳。
火牛负痛,军士把预先在城墙脚挖好的数千个孔道推开,那火牛就疯狂地从城下孔道逃了出来,狂奔着向燕军大营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