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虽然极为不愿意,但为了长远考虑,于是只得忍气吞声,立章邯为雍王,安置在楚军营中,命司马欣为将军,率领秦军为前部。
项羽收服章邯的秦军后,为了早日进攻咸阳,他也为北路军定下了进军路线。
项羽的进军路线是从巨鹿掉头直线南下,渡过黄河至郑州,然后沿黄河南岸西进至洛阳过新安闯函谷关进入关中咸阳。
从地图上看,这是一条多么笔直的路!但更是一条多么难走的路。我就不解,为什么项羽不直接从巨鹿过山西境内再渡黄河,然后到咸阳。这是一条距离最短的路,也是一条最容易走的路。可是项羽偏偏要去选择一条最难走的路。也许太容易走的路,他似乎觉得会有损他的英名。
太争强好胜,太要面子有时候真不是件好事。
项羽的北路军一路很顺利的就渡过了黄河。虽然在郑州遇到了秦军的抵抗,但有项羽的万人莫敌和楚军的骁勇善战,再加上章邯的秦军做了叛徒,他们很轻松的就攻下了郑州。
随后,北路军沿黄河西进,很快来到了洛阳城下。洛阳在张良和刘邦眼里那是不可攻破的,但在项羽和范增眼里,这也不是难事,比起巨鹿之战来说,那简直就不值一提。
攻下洛阳后,项羽的北路大军畅通无阻的西行到了新安,本来像新安这种小地方是根本不值得一说的,但在新安,项羽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洛阳攻破了,要进咸阳那是指日可待的事,可项羽却有了想法。
他想,这二十万秦军如果到了咸阳,那是容易出大事的。那是人家的地盘,如果谁带头叛变,转头向我攻击,这可是难以制服的。不行,不能让这二十万秦军活着进咸阳,绝对不行。
于是项羽下令三军停止前进,原地驻扎。
大军一停下来,就容易出事,一旦矛头不能一致对外,就会窝里斗。
项羽手下诸侯的士兵原来都曾在秦服过徭役,受尽秦兵的鞭挞。而今秦兵投降诸侯,诸侯兵没事干就会有意无意的去欺负秦兵。这引起秦兵的不满,于是暗地里作打算。
诸侯军听闻到秦兵的计策,将其告诉项羽,项羽召集英布、浦将军等人商议,认为秦兵很多,入关中后如果不听令,会引起非常大的祸患。
这天夜里,龙且在项羽的指使下扮成秦兵去刺杀项羽,被项羽打伤逃脱。项羽当即把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叫来问话。项羽的意思是,他怀疑这个刺客正是秦兵中的一员,他要章邯立刻将秦军集合。
章邯哪知道项羽的诡计,只得服从,还表示不查出刺客不罢休。
于是章邯连夜将二十万(其实最多只有十万,因为从巨鹿到新安这期间都是秦兵在前面拼杀,战死者数万)秦军集合起来,说:“今天晚上有刺客去行刺项将军,这个刺客被项将军打伤了,他怀疑是你们当中的某个人干的,为了表示弟兄们的清白,现在听我命令:全体放下武器,将身上的护甲脱了,露出上身来让项将军查看。”
这一招本来就很荒唐,这当兵的在行军打仗期间,哪个没有几处新伤旧痕,这样的无理要求分明就是找茬。但秦军现在是降兵,再加上章邯下命令,他们不得不服从,于是三军放下兵器,赤身裸体的列成了军阵。
章邯于是请项羽上前验明正身,项羽走近秦兵阵前,只一声令下:秦兵意图谋反,杀无赦。
闻得军令,早埋伏在四周的楚兵在英布和浦将军的指挥下万箭齐发,把所有光着身子的秦降卒射杀干净。
章邯此时才明白,他中了项羽的计了,可事已至此,他除了仰天长啸还能干什么呢!
此后,项羽在新安城南连夜坑杀二十余万秦降卒的消息就传开了。天下之人,无不为之惶恐。
项羽让英布和浦将军杀秦降卒的动机也是很明显的。他一直把这两个人当成楚怀王的亲信。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让楚怀王去背负这个杀秦降卒的恶名。项羽倒不是怕背负这个名声,他是想以此为实来作为以后杀楚怀王的理由。
项羽消除了祸患,即率军沿黄河西进。
刘邦攻取南阳后,率军继续西行,夺取了丹水(今河南淅川)。而高武侯戚鳃、穰侯王陵这时也加入刘邦所率领的楚军,攻下西陵、胡阳。并且番君吴芮的部将梅绢也至此,与沛公军联合,攻下析(今河南西峡县)、郦等地。
刘邦所部西路军进至武关(今陕西丹凤县武关镇)东后,为了让秦二世放松警惕,刘邦又派魏人宁昌使秦,假意与秦二世和谈。
不日,刘邦率军抵达武关。武关是古代南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是通往秦都咸阳的咽喉要塞,也是拱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秦有重兵扼守此地。
刘邦赶到关前,想要亲率所部两万余众,强行攻取。张良劝谏道:“目前守武关的秦军兵力还很强大,不可轻举妄动。”
刘邦唯恐项羽大军先入关中,因而心急如焚,忙向张良问计。张良向刘邦献了一个智取的妙计。
他说:“我听说武关的守将是个屠夫的儿子,这种市侩小人,只要用点财币就可以打动他的心了。您可以派先遣部队,预备5万人的粮饷,并在四周山上增设大量军队旗号,虚张声势,作为疑兵。然后再派郦食其多带珍宝财物去劝诱秦将,事情就可能成功了。”
刘邦依计而行,武关守将果然献关投降,并表示愿意和刘邦联合进攻咸阳。
?刘邦大喜,张良却认为不可。他冷静地分析道:“这只不过是武关的守将想叛秦,他部下的士卒未必服从。如果士卒不从,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如乘秦兵懈怠之机消灭他们。”
于是,刘邦率兵向武关突然发起攻击,结果秦军大败,刘邦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武关。
在攻打武关前,刘邦先给三军讲了一番话,他说:“兄弟们,过了武关,我们就进入关中了。那咸阳城里有富丽堂皇的宫殿,有用不完的金银财宝,还有皇宫的美女如云。我答应你们,攻下武关,进入咸阳,每个人都有份。你们还等什么呢,都去抢钱啊!”
随着刘邦和项羽两路大军的挺进,赵高也迫不及待的忙着篡位夺权了。
李斯死后,赵高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丞相,事无大小,都完全由他决断,几乎成了太上皇。羽翼已丰的他,渐渐不把胡亥放在眼中了。
一天,赵高趁群臣朝贺之时,命人牵来一头鹿献给胡亥,说:“臣进献一马供陛下赏玩。”胡亥虽然糊涂,但是鹿是马还是分得清。他失声笑道:“丞相错了,这明明是头鹿,怎么说是马呢?”
赵高板起脸,一本正经地问左右大臣;“你们说这是鹿还是马?”围观的人,有的慑于赵高的淫威,缄默不语;有的惯于奉承,忙说是马;有的弄不清赵高的意图,说了真话。
胡亥见众口不一,以为自己是冲撞了神灵,才会认马为鹿,遂召太卜算卦,太卜道:“陛下祭祀时没有斋戒沐浴,故至于此。”胡亥信以为真,便在赵高的安排下,打着斋戒的幌子,躲进上林苑游猎去了。二世一走,赵高便将那些敢于说“鹿”的人纷纷正法。
那么,赵高为什么要导演这场“指鹿为马”的丑剧呢?这是有其险恶用心的。
他考虑到,虽然自己铲除了一批朝中重臣,但不能保证人人都服从自己。借此正好检验一下人心向背,进一步清除异己分子,巩固自己的势力,为篡位扫清道路;此外,他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胡亥对自己的信任程度,以便伺机而动。果然,这件事以后,朝中上下莫不噤声,都看赵高的眼色行事,任其为所欲为。
然而,此刻的咸阳城外,已到处卷起了亡秦风暴。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义军以更加迅猛的势头继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