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芒砀山斩白蛇起义后,不久便攻下了沛县,从此拉开了反秦的序幕。
刘邦成功走出了第一步,在雄心大志的驱动下,他开始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征途。
攻下沛县后不久,为了巩固和发展势力,刘邦立即率军开始攻略周边郡县,先是攻破胡陵、方与,后与泗水郡监大战于丰,不久破之。
刘邦攻下胡陵、方与,在接二连三的获胜中,不仅军威大振,兵力倍增,更大大扩张了势力范围,使得粮草、器械等物资得以充实,为其继续扩张打下了根基。
这时泗水卒吏周苛、周昌兄弟加入到刘邦阵营。
接连的胜利让刘邦不可一世起来,他似乎觉得与这些小郡小县的官吏交兵不过瘾,很想挑战一下秦朝的正规军。
公元前208年,秦军围刘邦于丰县,刘邦大败秦军后,即命雍齿为将,领兵驻守丰县,而他自己则率领大军西进,欲与秦军大战。
实际上,反秦的起义军并非同仇敌忾,有时候为了争夺势力范围,个个自私自利,甚至自相残杀。
魏国丞相周市就是一个,他见刘邦此时正率军西进与秦军交战,就趁机率军来抢刘邦的地盘。
周市率军来攻方与,遭到方与的守将曹参率军抵抗,周市见久攻不下,又率军去攻打丰县。
丰县的守将雍齿同样率军抵抗,但不过三天,就被周市诱降了。
周市劝雍齿投靠魏国,魏王不仅会拜他为将军,还给他很多粮草财物,并许他为丰县之主,可拥兵自重,这雍齿自跟刘邦起兵反秦之日起,就一直看不起刘邦,再经周市这么一诱惑,哪有不反的道理。
刘邦听闻雍齿叛变,丰县失守,当即大怒、气得吐血,立刻率军回撤,进攻丰县。但雍齿害怕刘邦破城后找他算帐,于是据城死守。
刘邦久攻不下,气得一身病,无奈之下,只得还军沛县。
章邯打败周文、斩杀田臧、李归,收复荥阳后,又连续破邓说、败伍徐、斩蔡赐、降宋留。
章邯大军一路所向披靡,眼看就要杀到陈县。秦二世二年(前209年)十二月,陈胜亲率农民军将士与秦军展开激战,虽奋力拼搏,终究未能挽回败局,被迫退至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准备重新聚集力量,再做反秦的努力。
陈胜逃走后,章邯轻而易举的攻下了陈县,但他势要斩杀陈胜,于是率秦军穷追不舍,一路向城父杀去。
陈胜还没等章邯杀到城下,就命张贺出城西迎战秦军,自己却亲自在城楼监战。
城西一战,张贺战死。自此陈胜不敢再战,闭关死守。在章邯围城的强大攻势下,腊月,陈胜被自己的贴身侍卫庄贾杀死,开城降秦。
庄贾之所以会杀陈胜投降,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章邯给了他多大的利益,也不是他跟陈胜有多少深仇大恨,而是他看到陈胜大势已去,起义军就要被秦军荡平,跟着陈胜再没有一点希望,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相反,如果杀了陈胜,投降秦国,不仅能保得一条小命,还有可能因此而大富大贵。他的选择是正确的,杀了陈胜,便不再做一个车夫,而是做别人的主人。但他的眼光又是短浅的,他只看得到章邯此时的胜利,却看不到秦二世统治的腐朽,看不到秦国终将要灭亡。
对于陈胜,他的死是必然的,也是注定的!即使庄贾不杀他,也难保他的其他部下不杀他,即使他的部下不杀他,章邯早晚也要杀他。
然而,陈胜在历史上的功劳是举足轻重的。
陈胜从谋划起义,到称王立国,再到兵败被害,前后不过半年时间,但他点燃的反秦烈火烧红了大半个中国。
三年后,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杀入咸阳,推翻了暴秦统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主峰西南。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派30户丁役守护陈胜墓,并按王侯待遇对陈胜年年杀牲祭祀。
陈胜被害,激起其旧时侍从、将军吕臣的极大悲愤。他在新阳(今安徽界首北,是安徽与河南的交界处)打造刻有吕臣字样的铜印,重举义旗,组建“苍头军”,从秦军手中夺回陈县,处死了投降秦军的叛徒庄贾,重新竖起“张楚”大旗。
章邯听说陈县再一次回到了起义军的手中,而且为他卖命的庄贾也被杀,当时震怒,即刻率军进击陈县,不日攻破陈县,吕臣败走。
之后不久,章邯又率军包围魏王魏咎于临济,楚将项它、齐将田巴率军救援。章邯击败联军,杀死了魏相周市。之后又大破齐、魏联军,追围田荣。
章邯出战,屡战屡胜,使秦廷得以苟延残喘。
秦二世见势,大赞章邯之能,为了杀尽天下反贼,又增派长史司马欣、董翳供章邯调遣。
刘邦退到沛县后,休养了些日子,病才初愈,又想起丰县的事来,他一想起雍齿背叛自己,就恨不得立刻率军去攻打。
但丰县城池坚固,只凭他一己之力,实难攻破。
刘邦听说楚假王景驹在楚地的势力很大,于是便打算投奔,欲借军攻打丰县。
刘邦在去投奔景驹的路上,遇上了同样前来投奔景驹的张良。
两军相逢,先是都把对方当成敌人,难免拉开阵势开战。
但张良只有百十人,一看就不是对方的菜,于是就主动找对方为首的谈,或许是一家人也未可知。
张良与刘邦二人见面,还没交谈就觉得彼此异常的亲切,似乎上辈子是亲兄弟一样。再一交谈,经自我介绍一番后,双方都开始互敬互爱起来,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于是,两人兵合一处。
两人相见如故,同吃同睡侃了三天三夜后,都把对方当成了至亲之人。
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进说刘邦,刘邦多能领悟,并常常采纳张良的谋略。
想必张良会看相,看出了刘邦绝非凡人,再加上刘邦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善纳忠言、敬重贤才的表现,让张良觉得,跟着这个人一定会有出息。
于是,张良果断地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
张良加入刘邦,就像一条小溪汇入到一条小河,小河继续流淌,一路歌声。
刘邦得到张良后,仍然觉得势单力薄,他没有放弃投奔景驹的主意,继续率军向景驹的驻地进发。
景驹的地盘是一个叫留的地方(战国时代的人名和地名都很奇怪,总是一个字,往往叫人费解),但这个地名对刘邦来说却是个好兆头,因为景驹收留了他。
其时在这个天下大乱的时代,每一支起义军队伍都想强大自己的势力。于是,只要你不是来诈降的,谁都希望别的队伍来加盟,这叫众望所归。
刘邦率军来到留这个地方,先是派人自报家门,说明来意,请求拜见景驹。
当差的把情况报给景驹,说有大批军人前来投奔,为首的叫刘邦。
景驹一听,很是惊讶,就问秦嘉和东阳宁的看法。
秦嘉说:“刘邦在芒砀山斩白蛇起义后,不久就率众攻下了沛县,后又攻掠周边郡县,在泗水郡一带很有势力!”
东阳宁又说:“刘邦自起义以来,从未有过败迹,只是前不久,他的部下雍齿趁其与秦军大战之际,被魏国人周市诱降,在丰县拥兵自立,刘邦愤怒,回兵攻打丰县,攻了数日仍不下,最后只得回到沛县。”
景驹说:“这样看来,刘邦来投靠我军,倒是很有诚意了!”
秦嘉说:“投靠不假,只是沛公的意思怕是想借我军帮他攻打丰县报仇!”
东阳宁说:“既来之,则安之!先把他招进来再说,至于出不出兵是我们说了算,帮不帮他也是我们说了算!”
景驹深以为然,就亲自出来迎接刘帮。
两人初次相见,自然先要客套一番,然后说明来意,接着互相了解,再安排食宿等问题。
刘邦虽然成功的投进了景驹的怀抱,但是他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响,他几次才要提起借兵攻打丰县的事,可话还未说完,景驹就岔开了话题,只是叫他好酒好肉的休息着,等养足了精神再出兵不迟。
反正景驹的意思很明显,管吃管住没问题,借兵的事免提。
然而,很快刘邦又发现,白吃白住也是不可能的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