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众人喝彩不备之时,萧何忙走上前去,悄悄地将盘中剩余的纸阄抓起,放入口中嚼碎,然后高声说道;“天意所归,还有何说。”
众人听了,欢声雷动。
刘邦再一次装作很无奈的样子,只好应诺。
刘邦一伙就在县衙大堂举行了仪式,誓师起事,并按楚国旧制,众人推刘邦为“沛公”。
?事后,刘邦才知道原来萧何所写的10个纸阄全是“县令”的字样,深知萧何真心拥戴自己,内心十分感激。
刘邦顺从民意,设祭坛,立赤旗,自称赤帝子,领导民众举起了反秦大旗。
从此,刘邦打下了第一块地盘,手下有上千人跟随。
秦末农民起义队伍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他就是原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代项梁和项羽领导的起义军。他们在吴中(今江苏的苏州市)起兵,兵力很快达到了近万人。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以勇武闻名的军事家,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少年时,项梁教他读书,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只能记住一个人名,学剑只能对付一个敌人,要学就学能胜万人的本事。”项梁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只学个大概,不肯深加研究。
秦始皇到会稽游玩,驾大船渡钱塘江,项羽与项梁有幸得遇观看,项羽对项梁说:“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项梁听到,吓得半死,急捂住项羽的嘴说:“你不要胡乱说话,否则会给全族招来祸患。”项梁因此而对项羽另眼相看。
项羽身高八尺,力能举鼎,武艺过人,凡天下之人,只要听说过他的勇武,都非常害怕。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
同年九月,会稽太守殷通也准备起义,他找来项梁商议说:“暴秦无道,天下人心思乱,义军四起,这是天要亡秦,我以为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故准备不日起兵,逐鹿中原,不知你有何看法。”
项梁听了,暗自欣喜,回答说:“太守若有此志,项梁愿率族人鞍前马后效劳!”
殷通听了,非常兴奋,就得意道:“文有项梁,武有桓楚,我殷通定能如虎添翼,不愁大事难成!”
项梁听了这话,脸上跟着笑,但心里不是滋味。
项梁暗忖:“你殷通无德无能,何以驱使我辈,说文谋,我项梁不算什么,但论勇武,项羽天下第一,他桓楚是什么东西!”
思罢,项梁又对殷通报告说:“只要太守一声令下,项梁随时效死,只是桓楚因前度犯事,正逃亡乡野,不知所踪,却不好办!”
殷通问:“难道就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项梁想想,才说道:“桓楚与我侄子项羽自**好,想必只有他知道其行踪!”
殷通很不高兴地说:“项羽是什么人?我怎么不知道,桓楚能跟他交好?”
项梁听了,心里一肚子的气,只低头沉默不语,别作打算。
殷通发怒道:“你还愣着干什么,快去把什么……什么项羽找来,我要问话!”
项梁终于忍无可忍了,他知道,在这种人手下干事,是不会有任何前途的。
于是,暗自起了谋反之心。
项梁回家找到项羽,把太守找他的事一一说了。项羽别的没放在心上,唯独太守对他的鄙视让他耿耿于怀,当时恨不得就要杀了太守。
项梁的目的达到了,他就是要用太守的无礼来激怒项羽,好借项羽之手为他除掉太守,自领会稽郡,从而起兵反秦。
项梁见项羽杀气腾腾,急劝道:“不可乱来,一切须看我手势!”
这话的意思,项羽再明白不过,他知道项梁同意他的做法,只是要听其指挥。
项梁叔侄二人来到郡府门前,项梁叫项羽在门外仗剑等候,他先进去一探虚实。
项羽觉得这是多此一举,杀一个太守,何须如此小心谨慎,在他看来,就是在千军万马中要取上将首级那也是手到擒来的事。
但碍于项梁的面子,不好与之顶撞,只好暂留守在门外听令行事。
项梁进来禀报太守,项羽在门外等候召见。太守听了很恼火,就喝道:“他又不是皇帝,还要本太守出去迎接不成!赶紧把他叫进来,我要问话!”
项梁察看了四周,太守身边防卫不多,就出来唤项羽。
项梁带着项羽来到太守面前,殷通见项羽目中无人,很是狂妄,见了他连基本的礼节都不施,心中很是不爽,当下就骂道:“村野狂夫,岂不知礼!”
项羽听了,也不管项梁的指示不指示,当即飞出宝剑,大喝一声,只见人影闪动,殷通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已被项羽一剑把人头砍落在地。
项梁才要阻止,已看到殷通血淋淋的人头滚到了他的面前。
殷通部下见势,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都要抢上来杀项羽报仇。名说报仇,其实心中都想着,只要杀了项羽,便可名正言顺的坐上太守之位。
项羽见了,正好过把瘾,一气之下连杀来者近一百人。
整个郡府上下的人见了,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
项梁取了殷通的官印,提着殷通的人头,把所有会稽的豪强官吏召集在一起,向他们说:“会稽太守殷通为秦之爪牙多年,助纣为虐,不恤民力,今项羽为民除害,将其狗头昭示于此,以儆效尤,如若有人效仿,这就是他们的下场!”
项梁说罢,就将殷通的人头往人群中间扔去,在场的人看了,无不胆颤心惊。
不用谁劝,项梁自己就做了会稽太守,并发动吴中之兵起义。
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
项梁做了会稽太守后,项羽也做了将军,奉命带领手下士兵去会稽下属各县巡行占领。
秦末农民起义军中的另一支劲旅——彭越。
彭越(?—前196年),别号彭仲,昌邑人。西汉开国功臣、诸侯王,秦末聚兵起义,初在魏地起兵,后率兵归刘邦,拜魏相国、建成侯,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后因被告发谋反,被刘邦以“反形已具”的罪名诛灭三族,枭首示众。
彭越曾在钜野(今山东巨野一带)湖泽中打渔为生。
陈胜、项梁揭竿而起后,就有年轻人对彭越说:“很多豪杰都争相树起旗号,反抗秦朝,你也可以站出来,咱们一起效仿他们那样干。”
彭越说:“现在两条龙刚刚搏斗,还是再等一等吧。”
过了一年多,泽中年轻人聚集了一百多,前去追随彭越,说:“请你做我们的首领。”
彭越拒绝说:“我不愿和你们一块干。”年轻人们执意请求,才答应了。?
彭越跟他们约好,第二天太阳出来时集合,迟到的人杀头。
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迟到的有十多人,有一个人直到中午才来。
彭越看了,生气地说:“我无心争雄,你们却执意要我当首领,可是,约定好的时间,却有很多人迟到。”
大家觉得无所谓,都不把他的话当回事。
彭越立了许久,看着面前这些乌合之众一言不发,直到最后那个人到来了,他才发话道:“不能都杀了,那就只杀最后来的那个人。”
大家都笑着说:“何必这样,今后不再迟到就是了。”
彭越不听,亲自拉过最后到场的那个人杀了。
众人都大为震惊,因此害怕彭越,没有谁敢抬头看他。
彭越立了威望,然后设置土坛,用人头祭奠,号令所属众人。
彭越收服众人后,就带领手下四处夺取土地,收集诸侯逃散的士兵,不出一月,就聚集了一千多人。
秦末农民起义军中的杰出将领、汉初三大名将之一——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