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就是为了能够淘换些粮食以便能够早些摆脱那种箪食瓢饮的清苦修行生涯,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完成甚至还远远超出了预期。如果有可能的话,鱼寒还真就不介意继续享受着完全免费的上好食宿,让那个别有用心的王九少爷多表现出一点诚意,怎奈一想到鹤鸣观里还有个正在忍饥挨饿惦记着自己的师傅就感觉寝食难安。没有任何的犹豫也不用和那个进了城之后就一直犯着迷糊的莫小憨商量什么,当夜就决定还是按照原计划在第二天清晨出城回山。
“鱼兄弟,前些天听你谈吐也有些不凡,怎地连这些个陈年旧事都不知道?”鱼寒的决定让王九少爷又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心情愉悦之下他甚至自贬身价跟某个乡下穷小子称兄道弟了起来。当然,那个性格比较憨厚一直作为添头存在的莫小憨则不在此列。
“哦?莫非你小子还是博古通今的大学士?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出了大昌城可就不是王九少爷能够横行霸道的地界了,反正那小纨绔也是有求于己,鱼寒当然也就打蛇顺棍上不再显得那么谦卑。
“你小子也不在大昌城内打听打听,小爷我好歹也是请过十多位先生还闭门苦读半年有余的大才子,会连这些个妇孺皆知的天下事都不知晓?”王九少爷有些嚣张有些跋扈还有些不应该属于他这个年龄的心机,但不管怎么说他也还只是个十二岁的小屁孩,在他并不太关心的事情方面也会做出和寻常孩童一样的反应。
“那你给说说,咱这大平国有啥悠久历史?”有了从大昌城内糊弄来的那些钱粮,以前那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日子怕是要一去不复返了,但这大平国的恶劣交通条件可不是鱼寒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在一夜之间就有所改变的。再次露宿山野,琢磨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顺道了解一下这个时代,说不定还能从中发现点什么对自己有利的条件。
“那行!本少爷就给你说道说道!”在大昌城内一直都是作为纨绔存在,旁人也都知道自己是不学无术,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显摆的机会,王九少爷倒也没含糊。还真就端坐在篝火旁摆出一副博学之士的模样,给某个糊涂的穿越者做起了免费历史老师。
话说前朝显德六年,十国中那个巴掌大点的南平国为表对大周之恭顺特遣公主入朝,可谁知道走到半路碰上一伙蟊贼。或许是贵人自有天佑的缘故,就在南平国使团即将全军覆灭,那位仅凭容貌与智慧就足以让大小周后为她提鞋的公主殿下难逃惨遭凌辱的悲惨命运之际,一员猛将就跟从地里冒出来似的凭空出现!
听上去这只是一个很老套的故事,但有些时候老套路也能整出点新花样来。猛将兄姓赵名匡义,会突然出现在这里其实还真就没安什么好心。事实上若非适才那不经意间的惊鸿一瞥,奉密令准备歼灭南平国使团以便能唬得某个七岁小屁孩彻底交出军权的赵大将军还真不会介意让那个南平国公主在这荒郊野外就香消玉殒,但现在么……
历史的滚滚车轮不小心碾压上了一颗碍眼的小石子,貌若天仙又聪慧绝伦的南平国公主偶然得知了些许本不应该让她知道的小道消息。很清楚国破家亡是自己无法摆脱的命运,但她并不甘心南平国皇室血脉就此断绝,于是乎……
那位一直被笼罩在自家兄长的阴影之下,数十年之内都应该只是在汴京城充当二世祖的赵大将军心中开始产生了一些特别的想法。虽明知无论人脉或声望都无法与兄长相提并论,但这老话不也说过“英雄造时势”么?所以别看这位赵大将军在很多方面的能力都还略显不足,但架不住人家身边有个秀外慧中的娘子会挑时候啊!
陈桥兵变,赵匡胤虽说是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之下就心不甘情不愿地黄袍加身,但既然是碰上了这档子千古未闻的荒唐事若不庆祝一下也实在有点不够意思。是夜,全军上下欢欣鼓舞甚至有不少人已经在开始梦中享受着荣华富贵,以至于都没人会想到在那中军大帐之内却是提前十六年发生了被后人称作“烛光斧影”的千古谜案。
少了几分老成练达,赵匡义在南平国公主以及心腹之人的协助之下却做得比另一个时空更为无懈可击,他甚至成功地将此事栽赃嫁祸了到汴京城内某个小屁孩头上。趁着汴京城内兵力空虚之际,扬为兄复仇之大义、斥朝廷滥杀无辜忠良之恶行,兴哀师一举攻入城内!
坐北朝南君临天下,这国号什么的自然是少不了。大周是肯定不能用的,不然这也太容易让旁人浮想联翩甚至把自己斥为乱臣贼子!虽说那个前些年一直跟在自家兄长身边从未正眼瞧过自己的赵普绞尽脑汁地琢磨出了不少听上去听唬人的名头,怎奈这心里的抵触却是早已根深蒂固。踌躇再三,最终为了体现出自己的才华横溢,也是为了能够表现出对那个挑拨教唆有功的南平国公主无比宠爱,更是为了顺利接手南平国十万大军,赵匡义决定取坐拥四海平定天下之意将国号定为大平,同时也定下了太平兴国的年号。
没了宋太祖,就连国号也被篡改得略显奇葩。历史似乎已经完成了华丽的转变,但既然说南平国公主的出现只是起到了一颗小石子的作用,那也绝非全无道理。或许是在最后关头功败垂成的赵匡胤怨念太深,亦或是早已深入老赵家骨头缝里的那种天真与懦弱作祟,这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跟另一个时空大同小异。
给辽国当了好几十年的干弟弟,前些年好不容易看到有人冒出来帮自己出了口恶气,结果又经常被取而代之的大金国给揍得个灰头土脸。更加憋屈的是,就在十多年前大平国不仅丢掉了都城还顺道送了俩皇帝捎带着一大串皇亲国戚给大金国充当贺礼,最终好不容易南逃偏安结果却又不得不遵上国君王之意成了人家最不受待见的大侄子!
“宋朝?”即便是稍有偏差,但如此熟悉的历史,惊愕当中的鱼寒能够做出的第一反应就是从嘴里蹦出了这两个字。
“可说不得……”猛扑上前,狠狠地捂住了鱼寒的臭嘴。小心翼翼地打探着四周,发现除了莫小憨还在尽心竭力地保持着警戒之外并无旁人,就连自己带来的那俩帮忙搬运钱粮的家丁也是熟睡正酣。再次起身时,刚才还忙着显摆学问的王九少爷此时却已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就连那小脸也是显得煞白。
“咋了?”很是有些不解,不就是一个国号么?在另一个时空中的两宋即便再怎么不堪,那也是为万世所敬仰、受千古所崇拜。即便是赵匡义在那个什么南平国公主的糊弄之下对国号进行了篡改,那也不需要被吓成这副德行吧?
“诛十族啊!这可是诛十族的大罪!”作为穿越者的鱼寒不懂得其中凶险,可王九少爷即便是再不学无术也还不至于连这种掉脑袋的事都记不住。再次跟做贼似的确认了一下安全,他这才凑到鱼寒耳边轻声解释道:“立国之初,太祖就亲自定下了十不赦之罪,而为防后世之君在奸佞蛊惑之下擅自废除更是刻碑立于太庙之外。这首当其冲的可就是敢言那俩字者夷十族,闻者若不予举报亦发配充军永为贱籍!你小子不要命没事,可千万别连累小爷……”
心有余悸的王九少爷还在那里继续嘀咕着些什么,鱼寒同样是为自己适才的莽撞行为感到了后怕!敢言宋朝者,灭十族?犯得着这么狠吗?话说这种缺德招数不应该是在几百年后才被明成祖给琢磨出来的?而落得个如此悲惨境地的除了那位坚持正统不识时务的方孝孺之外,似乎就只有那个心怀故主的景清吧?可人家一个是足以被对手称作了“天下读书种子”的大儒,另一个更是胆大妄为到了敢于在早朝就刺君犯驾的忠臣,若是自己就因为说了个不该在这个世界出现的名词而享受同样待遇那得有多冤?
原本只是打算通过一场免费的讲解来认识这个时代,如今不但是乍闻大平国为赵匡义所立之时的欣喜早已荡然无存,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在鱼寒看来,这个似宋非宋的时代甚至比那些完全陌生的世界还要可怕,因为就连他自己都无法保证今后会不会由于一时恍惚而产生错误的代入感以至于触犯禁忌招来灭顶之灾。
“看来今后得更加小心谨慎才行,没事的时候一定要多念叨这是大平国不是大梨子更不是的大宋朝,不然就此丢了小命可实在有些憋屈。”暗地里对自己做出了警告,鱼寒倒也没有对自己的将来产生多大担忧。毕竟谁也没规定作为穿越者就必须要冒着随时有可能掉脑袋的风险去青史留名,那什么或闻达于诸侯或富甲于天下的事谁爱做谁做去呗!小富即安,做个衣食无忧的土财主似乎也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