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等等,好像有哪儿不对?哦,应该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道观,观里有个方圆数十里之内唯一的老道士!当然了,这道士是不是方圆数十里内的唯一其实并不重要,况且道家修的是长生禁忌言寿即便只是出于礼貌也不应该去关心人家的年纪,再者说了那不曾有诗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么,万一这老道真会什么会步斗踏罡呼风唤雨或者是懂得书符咒水撒豆成兵呢?若是按这么推断下去,作为一介凡夫俗子好像也不应该对那些隐居深山寻道求仙的高人加以太多关注,可事实上……
山并非是什么层峦叠嶂灵气蕴积之地,别以为能够位于大平国大宁监大昌城外一连带了好几个大字就可以远近闻名了,事实上这小山包连个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翻遍正史野闻更没听说上下数千年内有谁能在此修仙得道白日飞升!
至于山上这小小的鹤鸣观么那就更甭提了,再怎么量占地面积也就只有八分九厘三毫。据说还是百八十年前某个富绅衣锦还乡之时因感蜀道艰难此地又无歇脚之处故而善心大发,这才将那破破烂烂都不知建于何年何月早已被人遗忘的土地庙扩建而成!
座落于并非是什么钟灵疏秀人间仙境的无名小山包之上,供奉着虽然大大小小算得上是个神仙也还在封神榜上留下过名号怎么算都比凡人要厉害那么一点的土地神,最初的功用却和茶棚差不多也就仅仅是为了让路人能有个相对安逸的歇脚之处。而能够寞孤伶伶地忍受寂寞在此修行的高人怕也确实有那么些特别,所以……
“徒儿,上次你说到南伯侯鄂崇禹之子鄂顺因资质平庸难为邓九公对手,屡战屡败受阻于三山关,今日可得好好说说他是如何反败为胜最终破关而出,切不可再吊为师胃口。否则他可赶不上趟去孟津与天下诸侯会师伐纣了……”老道名玄心,既不会给人批八字算流年也不懂画符念咒降妖除魔甚至还有那么点容易犯迷糊,至少这都过去了好几十年他都还没有搞明白当年怎么会被鹤鸣观第一任住持给忽悠得留在此地的!
对面蒲团上个坐着的是个小屁孩,准确地说应该是个看上去也才不过十岁还扎着冲天辫的小屁孩,那长相顶多只能是勉强算作凑合至少是没半点聪明伶俐的可爱模样。不过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有那么个容易犯迷糊的师傅收了这么个似乎在智力方面有那么点缺陷的徒弟也还纯属正常。
旁人或许并不知道,这个怎么看怎么显得有些木讷的小屁孩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玄心老道还要不堪。至少人家玄心老道就是再犯迷糊也还清楚记得当年为何会来到这荒郊野岭,可瞧瞧这小屁孩呢?都十年了,他居然还没弄明白自己是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十年啊!整整十年!这要是别家的小孩都能帮着家里操持生计了,就眼前这家伙居然是成天除了吃喝之外就只知道呆坐一旁胡思乱想?话说这怕不仅仅是智力有缺陷这么简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该归于那种没脑子的行列!当然了,这种推断也就仅仅是在按照常理所做出的而已,若是碰上了不正常的比如……
某个小屁孩至今也没弄明白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在他的记忆中自己应该是在某个月黑风高之夜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正忙着抱头鼠窜,期间似乎一不小心双腿踏空两眼一黑然后……然后就莫名其妙地出现在荒郊野外让某个落魄得需要在大冬天外出寻找食物的老道给拣了回来,最终居然在无法提出任何反对意见的情况之下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小道士!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穿越?还是跨越了时空的返老还童?可这种破事怎么就能让自己给碰上了?还有这大平国,又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蹦出来的?瞧瞧这国号给取的,大苹果?还大梨子呢!想来那位所谓的开国之君怕是个不怎么靠谱的吃货!只是这同样的山川河流、同样的风俗人情、同样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己在稀里糊涂地来到这里之前好歹也是上过三天学念过两本书的,怎么偏偏就没听说过有这么个奇葩搞笑的国号?
一大串的问题,思来想去都没琢磨出个头绪,如今在这之外又多了一件更让他想不明白的事。自己前些天到底是哪根神经没搭对路,居然会一时头脑抽风对这眼前这个容易犯迷糊的老道士讲起了足以堪称教科书般经典的《封神演义》?
“师傅啊,既然您老这么喜欢听书,那是不是也该给点赏钱啥的?”或许正是因为心中有着太多难以被解答的困惑,这个被拣回来白吃白住白让玄心老道担任了那么多年免费奶爸的小屁孩似乎已经忘记了什么叫做知恩图报,翻着白眼,小脸蛋上露出了一丝不耐。
“自当年为师与汝相识于道旁结下这师徒之缘,已是十年有余。这期间贫道亦父亦母亦师虽称不上是含辛茹苦却也未曾敢有懈怠,总算是将汝拉扯长大并未受得半分委屈。”玄心老道毕竟是修行了这么多年,旁的不敢确定,但至少这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是无比强大。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换成通俗易懂的话就是他压根没把眼前那小屁孩的某些无礼举动放在眼里。反正道家和儒家在观念上也没有太大冲突,偶尔引用一下夫子的名言似乎也并不存在什么不妥之处,况且让自己的徒弟知晓一些处事为人的道理也是为人师者应尽的本分。“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今为师不过是想……”
又开始了?已经连续好几天了,每当自己想要偷懒的时候都玩这一套挟恩待报?可眼前坐着的不应该是个道士么?虽说并没有掌握什么高深的法术,就连糊弄人的本事也是糟糕得一塌糊涂,但好歹也还是个道士啊,干嘛成天把子曰诗云的给挂在嘴上?他难道就不怕这种跨专业的事做多了会不小心激怒诸天祖师爷然后降下一道天雷把他给劈成八瓣?
“师傅!师傅……”为了自己的耳根清静,更是为了防止天雷降下之时伤及无辜,小屁孩非常明智地在心中举起了小白旗,小手更是不停是挥舞着试图引起对方的注意。“讲,讲还不行么?可这眼瞅着都已是未时三刻了,咱那锅灶可都还凉着呢,您老就不怕待会把徒儿给饿出个好歹?”
“徒儿莫急,大黄前些天抓回来的野鸡还剩了半只,待为师先去取来!”玄心老道信奉的是天师道,除了牛忠、乌鱼孝、雁贞、狗义不能食之外其余荤腥皆是不忌,所以吃点鸡鸭什么的也纯属正常。但对于暂时还没掌握什么高深法术却从未放弃得道升仙梦想的他来说,如果能早一刻在某个小屁孩口中娓娓道来的故事中窥得门径寻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修行之道,绝对要比吃剩下的那半只野鸡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