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8900000013

第13章 抬头做人先要低头做事(1)

1.只要抓住了根本,人生自然通达

按史上记载,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日,一道白色祥光从金州安康(今陕西汉阴)直冲云天,并且斜射到京城长安上空,熠熠生辉,久久不散。

执掌天象的太史令非常兴奋地将这一瑞象禀告了皇帝。高宗问这到底是什么吉祥的预兆。太史说:“是一个不贪世荣、堪为国之法器的伟大禅师诞生了。”高宗深信佛法,传令金州太守韩偕,要他亲自到婴儿出生的家庭去慰问、道贺。

这个与佛祖同日出生,地生瑞气、天绕祥云的人,日后便是六祖慧能的上首弟子,座下衍出沩仰、临济两大宗派的怀让大师。

怀让十五岁到荆州玉泉寺出家。玉泉寺当时系天下名寺,学僧云集,学习教理、研修戒律蔚然成风。怀让在这里学教、修律七八年,心中仍像罩着一个黑漆桶,心地未明,性光未现。他心知,目前的修行方法没有切入佛学的根本,不是契入禅机的最佳途径。对于禅之领悟,可说是不得要领,对自己不适合。

于是,他毅然舍弃了名山大寺按部就班的生活,只身一人来到了中岳。当时,在嵩山住持法席的,是与神秀和慧能齐名的五祖弘忍的十大弟子之一老安禅师。老安看了怀让一眼,说:“我不是你师父,你的师父在曹溪。”

在老安禅师的指点下,怀让辗转数千里,从繁华的中原来到了遥远的岭南。当他沿着花树掩映的曹溪走到宝林寺山门前时,正值日暮。

慧能似乎早就知道了他要到来似的,恰巧站立在寺门之外高高的台阶上。夕阳撒金,为宝林寺长长的石阶铺上了一层金屑,宛若一条金碧辉煌的上天之路。

不知是六祖的身体真的在熠熠放光,还是夕照余晖从侧面的映照,六祖慧能的身体轮廓四周有一圈金色光晕,使他显得神秘而亲切,威严又慈祥。

“你从哪里来?”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因为是从慧能口中说出,而显得充满了无限的禅机。

怀让若有所感,若有所觉,却又无从下手,无法契入。他有几分羞涩,有些难为情,低下头,喃喃说:“弟子怀让,从嵩山来。”

“什么样的一种东西来呢?”六祖怪怪地问道。怀让不禁汗如雨下--他胸中似团团块垒,可就是不能痛快淋漓地一下子全都倒出来。他愧疚难当,深深垂下了头。四天王山黄又绿,绿又黄;曹溪之水涨了落,落了涨。八年弹指间,又是稻谷成熟期,又是夕阳撒金时,山野打樵暮归的怀让,目睹彩云悠然,耳闻小溪流水,鼻嗅山径花香,心底萌生了一种灵魂归家的感觉。他忘情地抛下柴担,一边开心地呼喊,一边飞快地向宝林寺跑去。

六祖慧能竟然就站在山门外!好像,八年来他从未动过地方;好像,八年时光对他说来根本就不存在;好像,他一直在等待着怀让一样。“什么样的一种东西来呢?”“说似一物即不中!”

怀让狂吼如雄狮,呼啸山林;咆哮似猛虎,声振山岳。宛若巨石投入储满蜜水的深潭,甜蜜的喜悦如层层涟漪,连绵不断地从怀让心中涌出,充满了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不知过了多久,他才从开悟的巨大愉悦中平静下来,羞涩地一笑,向师父解释说:“人人本有的佛性,无形无相,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也不能用东西来比喻,所以,如果说它像个什么东西就不对了。”

慧能使劲点点头,与怀让把臂大笑,同归宝林寺。开悟后,怀让又在慧能身旁磨砺七年,然后奉师命出来弘化一方。他来到南岳衡山,长期住在般若寺,所以人称南岳怀让。禅宗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天,随即到来了。在此日,南岳怀让听说,山那边的传法禅院有一位从四川来的青年僧人,俗姓马,名道一,他性情孤傲,终日坐禅,从不与人交往。怀让马上想起,在他离开曹溪时,师父慧能告诉他:“你门下将出一匹马驹子,纵横驰骋,踏平天下!”

莫非,六祖说的是他?怀让沿着山花烂漫、茅草掩映的小径,来到传法禅院后面的山冈。他看到,一株虬龙盘曲的苍松下,兀兀孤坐着一位青年和尚。那坐禅的僧人似乎早已与周围的山川草木融为了一体,不动不摇,不闻不看。

他就是道一?是的。他就是禅宗史上承前启后的划时代的禅师马祖道一,一个注定要震惊天下的人。

怀让径直走到道一面前,站立良久,不疾不徐地问道:“你这样天长日久地枯坐,究竟图个什么?”

“图将来做佛!”道一用不屑一顾的口吻回答,眼皮都没抬。怀让见状,便不再问,随手捡起一块砖头,在岩石上磨了起来。刺耳的磨砖声,在力求心静的道一听来,比山崩地裂还响,比夜猫子叫魂更难听。

忍,忍,忍!佛陀说过,忍是修行的方法之一。道一就强忍着。但是,那怀让总是磨个不停。那破砖头与岩石摩擦的声音,尖厉、怪诞,简直就像一枚枚钢针钻进道一的耳朵,甚至扎入他的大脑,穿刺着他的每一条神经。道一忍无可忍,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终于睁开了眼,恶狠狠地瞪着怀让。

然而,这时的怀让反而不理睬道一了。他头不抬起,目不斜视,自顾自地磨砖。那副专心致志、无暇旁顾的样子,活像他是在打磨世界上最珍贵的钻石。道一被他如此认真的神态所吸引,不禁好奇地问:“你,如此仔细地磨那砖头干什么?”

“我要将它磨成一面光洁明亮的镜子。”“砖头岂能磨成镜子?”道一半是疑惑半是讽刺地说。“砖头不能磨成明镜,整天枯坐,就能成佛吗?”怀让终于说出了磨砖的目的,原来是为了启发道一。道一听后一愣。怀让从树下捡起一根枯枝,往道一坐禅的卧牛石上抽打了几下,慢慢悠悠说:“这就像赶牛拉车,半路上牛车停了,你是打牛呢,还是打车呢?”

道一感到怀让的话高深莫测,不由得站了起来。怀让见道一动了心,正在全神贯注地倾听自己说话,于是才徐徐导入正题:“你那会儿说要坐禅成佛,然而,禅不在坐卧,佛也没有固定不变的形象。事物都是变化不定的,你如果认为只有静坐才能成佛,就等于扼杀自己活生生的佛性。执着于坐相,拘泥于形式,是无法体悟到真正的佛理的。”

道一知道怀让说得十分有理,但人很难自我否定,尤其是对自己得意的东西,很难看破、放下。道一说:“坐禅也没有什么不好,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坐禅成佛的。”

“坐禅当然很好,但如果你将坐禅当成成佛唯一途径,尤其是心中对坐禅产生了有所得的执着,那就错了。老话说,英雄海量。可若一个酒鬼据此说自己是英雄,可以吗?佛陀在打坐时睹明星而悟道,并不代表每个人必须在坐禅中才能开悟。学佛修禅,关键是要把握佛学的真谛,契入禅之心法,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一闻千悟。”如甘露润心,道一大悟。智慧之花盛开于心灵之内,于是他向怀让深深地拜了下去。但等他抬起头来时,眼前早已没了人影。山野里,传来一串珍珠般璀璨的歌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花无相,何坏复何成。”

道一连自己天天坐禅的蒲团都没拿,就急急忙忙地向歌声飘起的地方追去了。

景深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个清晨,印度尼连禅河之畔,一株高大的菩提树下,释迦牟尼睹启明星而豁然开悟。

此后几天里,佛陀一直浸沉在禅悦中。他以高度专注的心,深入自己的身体内部,感受着自身的本质。他发现,自己的整个身体结构,是由极为细小的微粒(比物理学上的“基本粒子”更小的物质单元,佛教称之为“临虚”,接近于空)组合而成。这些微粒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停地生灭变化。佛陀说,在一弹指间,每一个微粒已经生灭了几百万兆次。他又以自己的法眼观察万物,发现所有的物质与人的肉体一样,那些微粒亦在不停运动和变化。

千百年来,大多数人对这一说法感到不可思议,难以想象,更不相信。因为,我们的身体看起来如此坚固、结实、恒常。有的人虽然从人的生老病死感觉到身体缓慢地变化,但也很难相信自己的肉体弹指间会变化如此之快。

看起来,“数百万兆次”似乎是一个象征数字。不过,现代科学的研究已经证实,这不是象征,而是真理:物质微粒的变化的确如此。

一位美国科学家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这个课题,并且做了许多次实验,用来了解组成宇宙的物质微粒。他发现,基本粒子内部的组成单元,以极快的速度生灭、运转、变化着。为了测定这种运转变化的频率,这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仪器,他很切合实际地将这种仪器命名为“气泡室”。经过反复测量,微粒每秒钟变化次数高达10的22次方,即1后面加22个0。为此,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佛陀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说法得到了科学证实。这位科学家所发现的物质真相与佛陀亲证的一样。然而,不一样的是,佛陀是脱离了烦恼的觉者。而那位科学家虽然获得了诺贝尔奖,头上戴了许多光环,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但他与我们一样,有着一大堆的烦恼,并未从人生固有的痛苦与无奈中解脱出来。

因为,这位科学家没有亲身感受到这种生灭变化,他是通过仪器看到了这种变化,他获得的是一种知识。他之所以相信这种知识的真理性,是因为他对自己发明的仪器有信心,而不是亲自用自己的心身证明这个真理。

知识与证悟,是两个层面上的真理。只有亲身证悟到真理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地改变自己的心灵习性,开始依照真理言行,对自己对他人都有益。禅者之所以是智者、觉者,就在于他们悟透了宇宙人生的真谛。

心语

南岳怀让以“磨砖作镜”与“打牛打车”启发道一:若想得道成佛,不但要有与自己相应的修行方法,而且还要抓住主要环节,也就是从心灵的彻悟直接入手。

如果您有一些修禅的朋友,就会发现,他们无论出家、在家,都有一个明显特点:处理事务时从不环绕迂回,总是直截了当地切入事情的关键处,用最简洁的方法解决问题,因为最简洁的,往往是最有效的。禅者的这种处事方法,也是我们生活中做事的智慧。

此外,在工作、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磨砖作镜”--用错工夫,忘记打牛不打车的道理。比如,当今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的资讯,我们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资料的搜集、积累上,却很少去研究、整理;我们常常用很长时间去讨论、制订一个完美的计划,却恰恰忽略了落实……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要学会参悟,时时反思,避免磨砖与打车。

2.坚持做下去就对了

六祖曾对弟子南岳怀让说:“日后你门下当有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再向前追溯,远在达摩祖师来中国前,他的师父般若多罗尊者便向他预言说:“震旦虽广别无路,要借儿孙脚下行,金鸡解御一粒粟,供养十方罗汉僧。”祖师们所说的人,就是马祖道一。

道一禅师是四川什邡人,俗姓马,因在禅宗史上极其重要,后人尊称为“马祖”。在古代,川僧有一个优良传统:出家、受戒后,总要克服千难万险,冲破巴山蜀水的层层阻隔,冲出盆地的封闭,到下江(巴蜀人对三峡以下广大地区的称谓)云游参学。

江出三峡,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奔到海;僧离四川,海角天涯,悟彻大道好还乡。唐玄宗开元年间,道一出川后,来到南岳衡山,整日在僻静的山野里独自坐禅。当他被怀让以“磨砖作镜”公案惊醒后,拜倒在怀让座下。十年辛苦不寻常,怀让大师的千锤百炼,将懵懵懂懂的小僧道一打造成手眼通天的马祖,一个注定要驰骋天下、真正使禅宗大盛的宗师。

十年磨一剑,毫光照大千。时至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代,马祖道一呼啸出山,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他来到洪州(今江西南昌)开元寺(今佑民寺)传法,带来了禅宗的极大繁盛,被称为“洪州禅”。他以博大宏阔的气度、神奇灵动的机智,将深奥玄妙的禅理显示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使得每一个普通人都能体会到禅的超越,感受到禅的风采,领悟到禅的慧光。于是,四方学者云集座下,天下僧衲望风来归。龙腾虎啸,象舞狮吼,千僧万指,奔向江西。因此,马祖道场又有“选佛场”之称。

一日,马祖道一在法堂高升法座,对着成百上千的学僧说:“你们众人,要相信自心是佛,这心即是佛心。当初,达摩大师从南天竺来到华夏,传扬最上乘的佛法,就是要我们悟到这一点。”

一位讲经的法师不解,走出来问道:“既然‘即心即佛’,那达摩祖师还传给慧可四卷《楞伽经》干什么?”

马祖点点头,说:“达摩祖师是为了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他老人家唯恐你们颠倒,不自信‘即心即佛’之法,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所以,你们这些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

法师恍然大悟,礼拜而退。另一个弟子从大众中跨步向前:“请教大和尚,我们日常怎样修行呢?”马祖接着开示:“不思善,不思恶,清净也好,污秽也罢,俱不执着留恋,也不刻意厌恶,即是修行。我们的心念流注,念念不可得,因为它没有自性的缘故,所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有一位禅僧听得满心喜欢,一言契机,心开得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大笑着从法堂跑了出去。周围的僧众司空见惯,不以为怪,继续倾听师父说法:“宇宙间的森罗万象,都是一法之所印。即心即佛,如何领会呢?你们要记住: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触类是道,即目而真,并不是一种理论啊!试想,心无形无相,如何体现?心能见色(佛教所说的“色”,即万事万物),能见到色的,不是心是什么?所以,心因色而有,见色即是见心。宇宙空间中的黑洞,就是这样证明其存在的。

然而,禅心灵动,连美妙的佛法也不能挂碍。于是,一位已经开悟的禅僧,问道:“为什么说即心即佛?”

马祖笑:“为止小儿哭啼。”佛教中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儿总是哭闹不止,父母便给了他一片枯黄的树叶,说这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黄金。于是,小儿高高兴兴把玩着黄叶,便止住了哭啼。

禅僧会心一笑,道:“啼止时如何?”马祖说:“非心非佛。”禅僧继续追问:“这两种人外,大和尚您如何指示?”马祖说:“向他说,不是物。”

禅僧不肯善罢甘休:“忽然遇到道中之人来时,又将如何?”马祖道一气贯长虹:“且教他体会大道!”即心即佛也好,非心非佛也好,不是物也好,都是止啼的黄叶,都是为了让我们通过它体悟大道。禅心无住,不能执着任何东西。所以,过河则需舍舟,得鱼便要忘筌。

马祖最重要的弟子之一、禅宗史上大名鼎鼎的庞居士(庞蕴)问道:“如水无筋骨,能胜万斛舟。此理如何?”

马祖呵斥:“这里无水亦无舟,说什么筋骨!”禅的精髓在于生命的体验与真理的证悟,不在于知识与哲理的学习,若是一味在文字上做文章,便步入了歧途。当时,马祖道一与南阳慧忠国师虽是两代人,但友谊深厚,时常互通消息。

有一天,慧忠国师的侍者、尚是一个小沙弥的耽源行脚而来。他在马祖面前画个圆相,然后拜了拜,一言不发地默然站立。禅僧在地上或空中描画一圆形图,被称为圆相,象征着圆满佛性和真理的绝对,相传始作于南阳慧忠。

马祖向前倾了倾,俯下身,亲切地问:“小耽源,莫非你想做佛?”

同类推荐
  • 青春的迷惘你怎样走过

    青春的迷惘你怎样走过

    青少年步入青春期会遇到种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这是一本专门献给中学生阅读的心理咨询参考书。作者积20余年从事心理研究及心理咨询的经验和体会,通过丰富的案例,以咨询手记的方式引出青少年青春期目前存在的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然后进行对话式分析和诊断,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本书的风格和特点:有故事、人物和情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娓娓畅述,可读性强;对心理问题的诊断,分析透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步步递进,环环相扣,入情入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表达清晰,观点鲜明,实用性强。使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之中,给自己心中的世界洒一片阳光,在阳光中走上心灵自救的成功之种。
  • 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本书汇集中国国学与西方文化的智慧精华,以上下篇的形式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全景展示。国学院,教会我们审时度势,上善若水的智慧令我们体会为人的谦虚和韬光养晦;哈佛园,令我们激昂振奋,在现代史化的熏染下攀登事业的巅峰。
  • 成就一生的好心态

    成就一生的好心态

    心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是否活得快乐,是否能取得成功。本书阐述了自信、诚信、谦虚、进取、宽容、欣赏、从容、知足、感恩、乐观等好心态带给我们的益处,着重讲解了如何拥有这些好心态。成功学家指出,好心态决定好人生。一个人拥有好心态,必然会在学习、工作、生活、交际中,收获好心情,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收获珍贵的友情和爱情,收获财富,收获好人生。
  • 心理刘备

    心理刘备

    桃园结义、三让徐州,他与吕布恩怨难解、与曹操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联孙抗曹,卧龙、凤雏双璧合一、五虎上将皆为所用,却落个火烧连营、白帝托孤——刘备是汉末三国时代最坎坷也最坚韧的英雄,这位爱哭又永远打不死的传奇人物,他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 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智慧背囊16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学习和生活一切都按部就班,当人的思想中不再有创新的观念,那将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唯有挖掘和激活人类潜能中的创新思维,生活才能更加五彩斑斓,人类才能以更快的速度进步与改造世界。本书汇集了几百个最让读者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以创新点拨来进行引导,使广大读者在读过故事后有所启发,进而更加富有创新精神。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异世我为主

    网游之异世我为主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游戏程序师穿越异世偶获游戏系统。谁说一定要拥有丹田才能修炼,谁说强者一定要有天资。诶,你说这是极为珍贵难以炼制的丹药?对不起,我用来当糖吃了。你说修为达到颈瓶无法再突破了?来,吃下这颗经验球。你说这是神器?哦~差点忘记了我存库里还有许多件呢。系统在手,天下我有!只做这异世霸主!
  • 美女总裁的民工男友

    美女总裁的民工男友

    下山少年,无忧无虑,年方十八,婚约在身。不得不往,前往都市,准备迎娶,豪门女裁。上了火车,遇到美女,暗生情愫,命犯桃花。到了都市,女裁考验,小姨子回,两女一夫……全程热血打脸。
  • 谴天

    谴天

    棕色画卷,身世之谜,少年只身前往,欲寻真相;相识相交,恩恩怨怨,何人挥动北斗,只为谴天。
  • 混沌时空的卡厄斯

    混沌时空的卡厄斯

    公元2718年,在毁灭性的核战争中,人类最早的居住地地球彻底瓦解,绝大多数人类移居到数百个宇宙空间殖民站中,开始了人类的宇宙时代。公元3046年,人类公决联盟(原联合国四大国联盟)在形式上完成了全人类的统一,将人类在宇宙中的生存空间划分为572个“星区”。然而10年后,一样可怖人造物“Chaos”的出现,将一切再次推入无边的混沌之中……
  • 八荒大帝

    八荒大帝

    八万年的等候,一场无法改变的命运。一个普通的山村少年又是如何卷入这混乱的漩涡。“八万年的等候,八万年的期盼”当发现时已无法改变,踏入便无法回头。载入历史的传奇,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了旋转。。。。“封号:八荒大帝”
  • 嫡女策之浮若华生

    嫡女策之浮若华生

    嫡女又有什么用,不过是一个挂着嫡女的名号。云华寺中的相遇注定是个错误,在她幼小的年纪她错误的爱上了他。为了他入宫替他去拿那救命的解药,宫中的险恶她都依依忍了下来,可是她在他心里算什么。他叫他柔儿却不过是他的妹妹,“妹妹”吗?
  • 灵狼妖狐

    灵狼妖狐

    远古天地大战,天人胜出,地人战败,为了保存实力,地人神庙长老将三个拥有特殊血脉的小孩封印在源晶中,并让封印在盛世时,自动解封,但因后人无知,不小心提前解除了封印。。。
  • 人道珠

    人道珠

    这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宅男得到至宝人道珠后,祸害诸多世界的故事。-----------------------------------------------------目前主写《遮天》《永生》《复仇者联盟》《哈利波特》这几个世界。
  • 无限街机

    无限街机

    小刀无意中缅怀了一下街机游戏,居然被神秘的街机位面强制选中。就在小刀欲哭无泪的时候,他发现作弊器居然也跟着他一起穿越了!!!
  • 世界防线

    世界防线

    这个世界已经成为了这个宇宙空间最后的一道防线,已无退路,高云清和他的伙伴还有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