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8100000029

第29章 附篇王阳明心学年谱(4)

王阳明说:“这是被私欲遮蔽了,已不是知与行的原意。天下就没有知而不行的事。知而不行,就是没有真知。圣贤教与知和行,正是要恢复原本的知与行,并非随便地告诉怎样去知与行便撂挑子了。所以,《大学》用‘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来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知与行。见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见到好色时就马上喜好它了,不是在见了好色之后又立一个心去喜好。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闻到恶臭时就开始讨厌了,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又立一个心去讨厌。一个人如果感冒鼻塞,就是看到恶臭在跟前,鼻子没有闻到,也不会太讨厌,只是因他不曾知臭。又如,我们讲某人知孝晓悌,肯定是他已经有孝悌的行为,才能称他知孝晓悌。不是他只知说些孝悌之类的话,就认为他是知孝晓悌了。再如知痛,必须是他自己痛了,才知痛。知寒,必须是自己觉得寒冷。知饥,必须是自己肚子饥饿了。你看,知与行怎能分开?这就是知与行的原意,是未被人的私欲所迷惑的。圣贤教人,一定是这样才可以称作知。不然,只是未曾知晓。这是多么紧切实际的工夫啊!当今世人非要把知行说成是两回事,是何居心?我要把知行说成是一回事,是何居心?倘若不懂得我立言的主旨,只顾说一回事两回事,又管什么用呢?”

1510年:从庐陵知县升至南京司法部(刑部)任职,讲“静坐”

本年,王阳明的发配生涯结束,被提为江西吉安庐陵县县长。半年后,刘瑾被诛杀,王阳明被派到南京司法部工作。就是在南京,王阳明和他的弟子们说,想要沉下心来修行,必须静坐。本年十二月,提倡要去事上磨炼,而去事上磨炼,归根结底,就是要在心上磨炼。他说,圣人的心如明镜,不必擦拭就能照射万物。而凡人的心如沾满尘埃的镜子,必须努力擦拭,才能光复它的本来面目,照射万物。

1512年:朱陆异同

朱是朱熹,陆是陆九渊。二人都是南宋时期鼎鼎有名的大儒。

朱熹主张“道问学”,陆九渊主张“尊德性”。朱熹主张“敬”,陆九渊主张“静”。归根结底,朱熹主张后天塑造,陆九渊主张先天发挥。再确切地说,朱熹主张要去万事万物中寻找真理,而陆九渊则主张理就在我们心中(我心即宇宙)。

两人在世的时候,从来没有打过嘴架,倒是二人的弟子从宋朝一直争吵到了明朝。

王阳明手下有两个弟子,分别是二人的忠实粉丝。徐成之是朱熹的门下走狗,王舆庵则把陆九渊当成超级偶像。徐成之认为朱熹的学说是世界上最好的,而王舆庵则认为陆九渊的学说是宇宙中最好的。二人争执不下,所以就来请教王阳明。

王阳明得知了二人的争执经过后,就给徐成之回了封信。信中说:

……是朱非陆,天下之论定久矣,久则难变也。虽微吾兄之争,舆庵亦岂能遽行其说乎?故仆以为二兄今日之论,正不必求胜。……今二兄之论,乃若出于求胜者。求胜则是动于气也。动于气,则于义理之正何啻千里,而又何是非之论乎!凡论古人得失,决不可以意度而悬断之。……然则二兄之论,皆未免于意度也。昔者子思之论学,盖不下千百言,而括之以“尊德性而道问学”之一语。即如二兄之辩,一以“尊德性”为主,一以“道问学”为事,则是二者固皆未免于一偏,而是非之论尚未有所定也,乌得各持一是而遽以相非为乎?故仆顾二兄置心于公平正大之地,无务求胜。夫论学而务以求胜,岂所谓“尊德性”乎?岂所谓“道问学”乎?以某所见,非独吾兄之非象山(陆九渊)、舆庵之非晦庵皆失之非,而吾兄之是晦庵(陆九渊)、舆庵之是象山,亦皆未得其所以是也。稍暇当面悉,姑务养心息辩,毋遽。

这封信有两层意思。第一,王阳明认为,治学问先要涵养自己的德行,不要放弃实在的而去追求虚的,论古人的是非并不厚道,也不是做学问的态度。第二,朱陆各有精华,你们应该去取其精华来成就自己的学问。如果某一家学说里有糟粕,你却还认为是好的,那你不是傻吗?

这是和稀泥,王阳明没有说朱熹好还是陆九渊好。所以,徐成之很恼火,王舆庵也不高兴,因为他认为老师王阳明的心学和陆九渊的学说极为相似,可现在,王老师居然不承认陆九渊是对的。

王阳明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做出判决:朱熹的学说被推崇了这么多年,是对的;但陆九渊的学说被压抑了这么多年,却是不对的。

1513年:回老家,教众多弟子静坐

有弟子问王阳明,静坐时闲思杂虑,不能强禁绝。王阳明说,纷思杂虑当然强禁不得,只需要在它一萌动时,将其克了,这就是修行了。

1514年:在南京教人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人欲不两立,必须存一而去一。存的是天理,去的是人欲。饿了吃饭,是天理,想要吃生猛海鲜,这就是人欲。困了睡觉,是天理,想要找美女陪睡,这就是人欲。天理和人欲其实只是一线之隔,随人性而行的就是天理,反人性而行的就是人欲。

1516年:担任南赣巡抚

本年,王阳明被任命为江西南安、赣州巡抚,推荐他的兵部尚书王琼在王阳明临行前对人说,此番前去,王阳明必定立功。人问为何,王琼说,我触之,他不动也。

1517年:行十家牌法,平定漳南、南赣横水、桶岗等地土匪

南赣是四省交界处,如同一块盐碱地,哪个省都不愿意来种,所以,这里的统治力量非常薄弱。另外,崇山峻岭,洞穴丛林密布,一些大鸟都不愿意在这里往来。想要把一袋粮食运到这里比登天还难。所以,官军一来,造反者就如鸟一样散入深林,政府军连个鸟毛都找不到,自然心浮气躁,再加上吃喝拉撒,很快,军粮就用完了,只好心碎地撤退。军队一走,这些造反者又聚集起来,奸淫掳掠。

王阳明一到,就实行十家牌法。该法规定,十家为一牌,开列各户籍贯、姓名、年貌、行业。日轮一家,沿门按牌审察动静,遇有面目生疏之人,形迹可疑之事,马上报告官府究治明白。如有隐匿不报,十家连坐。实际上,它的作用就是相当于用居民委员会监控住户,让每户一日一汇报当天的行为、来往人员的情况,一户出问题,十家就要共同承担责任。

在稳定后方后,王阳明开始对漳南、横水、桶岗等地土匪剿杀。

1518年:门人薛侃开始刻《传习录》

《传习录》包括了王阳明心学的所有重要观点,分为三卷。上卷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中卷有书信八篇。回答了对于知行合一、格物说的问难之外,还谈了王学的根本内容、意义与创立王学的良苦用心;讲解致良知大意的同时,也精彩地解释了王学宗旨;回答了他们关于本体的质疑并且针对各人具体情况指点功夫切要。另有两篇短文,阐发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阳明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提出本体功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它使王学体系齐备。

1519年:《啾啾鸣》

本年,江西南昌城里的宁王朱宸濠造反,王阳明运用高超的心学智慧在四十天的时间里将宁王朱宸濠平定。但皇帝朱厚照身边的那群小人鼓动朱厚照南下亲征。王阳明知道,朱厚照一来南方,那就是一群蝗虫,对百姓的伤害是海洋般深重的。所以他极力劝阻,这引起了朱厚照身边那群小人的嫉恨。他们和朱厚照来到南方后,处处和王阳明作对。王阳明于是写了《啾啾鸣》: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小儿不识虎,持竿驱虎如驱牛。

这正是心学的宗旨:从不惧怕,因为我心中不知有所惧怕的东西。

1521年:提出“致良知”

王阳明说:“‘致良知’三个字实在是圣门第一要诀,多年以来,我一直在追寻心学的灵魂,现在终于找到了‘致良知’这三个字,如果人人拥有这三个字,那就是船上的舵,即使行驶在波涛汹涌之地,也能如履平地。”

某日,他又长叹:“‘良知’这两个字,其实在龙场悟道后就已经有了,只是当时没有点出,跟学生们谈论心学,绕来绕去,其实就是‘良知’二字啊。”

王阳明所谓的“良知”其实就是孟子说的“良知”,这是我们内心固有的灵明,它能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真伪,就像是照妖镜一样的法宝。每个人都有这个良知,它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依据就是:见到小孩在井边玩耍,就会突然胆战心惊;见到恶的行为,就会愤怒;见到善的行为,就会心情舒畅。这些情感都是自然流露的,没有装饰。王阳明说,即使是十恶不赦的大盗贼也有良知,你如果总喊他贼,他就很不高兴,因为这是丑的,非的,伪的。人人都有为善去恶的本心,这就是良知。

王阳明自龙场悟道后,最先说的就是“心即理”,后来又讲“诚意”,又讲“克己省察”“收放心”,再讲静坐,最后讲“知行合一”,大方向和基本思路都是一致的,但直到本年春天,王阳明才揪出了“致良知”这三个字,他的心学理论正式完成。

本年初夏,王阳明对一位弟子说出“良知”的真谛。这位叫陈九川的弟子抱怨说,近来天天用功,但心里总是忽上忽下的,觉得自己活得并不快乐。王阳明说,你只需要致良知。陈九川问:如何致?王阳明回答:“人人都有良知,你也有,你的良知就是你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你发动意念时,善念,它知道是善,恶念,它知道是恶,是,它知道是是,非,它知道是非,你根本瞒不得它。你只需要不欺骗它,按照它的意思去做事思考,善的便保存,恶的便干掉,那就快乐无边了。这就是格物的妙诀,致良知的实功。如果不靠这个,你如何去格物(让事事物物尽得天理)?”

王阳明对弟子说,人人心中有个圣人,这个圣人就是良知。只不过有人被欲望遮蔽,活埋了良知。他在讲堂上谈到这一话题时,突然就对一位弟子说,你心中就有个圣人。弟子说,不敢。王阳明说,你别客气啊,人人心中都有,你如果说自己没有,那你还是人吗?这名弟子赶紧承认自己是人,所以自己心中就有个圣人。

1522年:讲学,心学光辉灿烂的五年

自平定朱宸濠后,王阳明一直在浙江、江苏等地讲心学,他的弟子一日数增,心学开始灿烂。所有心学的精华都在这五年时间里沉淀下来,《传习录》继续被他的弟子刊刻。

1527年:心学的宇宙之光——四句教法

本年九月,王阳明被朝廷起用,要他到广西讨伐思恩(今广西武鸣县北)和田州(今广西田阳县北)。即将起程时,钱德洪和王汝中探讨学问。汝中据引王阳明的四句教法:“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德洪说:“你认为这几句话怎样?”

汝中说:“这句话大概还没有说完全。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的,那么,意也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也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也是无善无恶的物。若认为意有善恶,在心体上终究还有善恶存在。”

德洪说:“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本是无善无恶的。但是,人有受到沾染的心,在意念上就有善恶。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正是要恢复那性体的功夫。若意本无善恶,那么,功夫也就不消再说了。”

这天夜晚,德洪和汝中在天泉桥陪先生坐,各人谈了自己的见解,特向王阳明请教。

王阳明说:“如今,我将要远征,正想给你们来说破这一点。两位的见解,恰好可以互为补充,不可偏执一方。我开导人的技巧,原本有两种:资质特高的人的,让他直接从本源上体悟。人心原本是晶莹无滞的,原本是一个未发之中。资质特高的人,只要稍悟本体,也就是工夫了。他人和自我、内和外一切都透彻了。另外一种人,资质较差,心不免受到沾染,本体遭蒙蔽,因此就教导他从意念上实实在在为善除恶,待功夫纯熟后,污秽彻底荡涤,本体也就明净了。汝中的见解,是我用来开导资质特高的人;德洪的见解,是我用来教导资质较差的人使用的方法。两位若互为补充借用,那么,资质居中的人都可被导入坦途。若两位各执一词,在你们面前就会有人不能步入正轨,就不能穷尽道体。”

王阳明接着说:“今后和朋友讲学,千万不可抛弃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要根据我的话因人施教,自然不会出问题。这原本是上下贯通的工夫。资质特高的人,世上很难发现。对本体功夫一悟全透,就是颜回、程颢这样的人也不敢妄自尊大,岂敢随便指望他人?人有受到污染的心,若不教导他在良知上切实用为善除恶的功夫,只去悬空思索一个本体,所有事都不切实加以处理,这只不过是修养成了一个虚空静寂的坏毛病。这个毛病不是小事情,所以,我不能不提前向你们讲清楚。”

1528年:平定思平之乱,平定八寨、断藤峡之乱

用招抚的方法平定了思平之乱,王阳明用虚虚实实的武装攻击平定了八寨和断藤峡之乱。王阳明的一生就要走到尽头。

1529年1月9日8时:王阳明去世

王阳明在本年已病入膏肓。当初在南赣剿贼时经常出入山谷,所以中了热毒,常常咳嗽,而且还患了痢疾。虽然跑到老家养了五年,但始终不见好。入广西后,广西的气候让他的病越发严重。所以,他只好离开广西,当时他已经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只想让自己死在老家。至于那些所谓的功劳和皇帝的命令,跟他似乎已经关系不大了。

王阳明到达乌蛮滩时,船家指着岸上说,上面有一座伏波庙。王阳明咬着牙到上面去拜谒了。到达广东增城,一来是他老友湛甘泉的故居,二来有他五世祖王纲的祀庙,于是他又咬着牙上去祭奠题诗。最后的活动就是到增城他五世祖王纲的庙里去祭祀了一场。我们依稀还记得,王纲曾经来参加过平苗族的变乱,想不到却死于此地,而中央政府待之甚薄,王阳明的四世祖就把老爹的尸体背回,发誓不再为皇家卖命。王阳明非要在这里祭奠一番,恐怕也是感同身受。但就是这次,王阳明的病情开始变得更加严重,居然不能站立。王阳明知道这下完蛋了,他知道自己永远都到不了老家。他最后的希望就是想和自己的“阳明洞”再来一次亲密接触。到达梅岭时,他对自己的学生、广东省的二把手王大用说:“你知道孔明托付姜维的故事吗?”

王大用哽咽,含泪点头。王大用知道,老师是想把两广的事托付给他,但他知道自己不配。他也知道,该准备后事了。他立即找木匠来做棺材,棺材板其实早已经准备好,只是觉得不吉祥,他没有让人做。现在,吉祥就在前方,他领着亲兵日夜赶制,棺材做好了。

到了南安,王阳明硬撑着下船,上轿。他的弟子周积和张思聪闻讯赶来迎候王老师,给他请安。阳明勉强坐起,但已经咳嗽成一团,脸色发青,一句话都说不出。

好不容易可以说话了,王阳明第一句话就是:“近来进学如何?”两位门生作了简略回答,立即问老师身体。还用问吗?王阳明苦笑:“所以还没有离开你们,只是一口元气在。”

学生们几乎要失声痛哭。继续前行,老天爷在看着。

忽然一日,王阳明问:“到哪里了?”

侍者回答:“青龙铺。”

王阳明沉默不语,然后是剧烈的咳嗽,恨不得把肺咳出来一样。

嘉靖七年(1529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王阳明让人叫周积进船舱来。周积躬身侍立,许久,王阳明睁开眼睛,微微一笑,说了三个字:“我走了。”周积泣不成声:“老师,有何遗言?”

王阳明微微一笑,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说完,闭上眼。老天爷微笑,王阳明离开人间。

同类推荐
  • 低调做人的80个细节

    低调做人的80个细节

    本书详细介绍了低调做人的艺术与原则,从低调做人的细节入手,使读者轻松领略做人的智慧。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为:低伏者得大成,不争者得天下;将飞则翼伏,将奋则足踞;低调不求盈满,做人恰到好处;与其练达,不如朴鲁;藏巧于拙,以屈为伸;让步为高,宽人是福;盛极必衰,居安虑患;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轻松掌握做人的艺术,能够以低调做人之智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
  • 涉世妙学

    涉世妙学

    操存要有真宰, 无真宰则遇事便倒, 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 应用要有圆机, 无圆机则触物有碍, 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
  • 历史迷团的故事

    历史迷团的故事

    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文章短小、语言简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非常适合读者阅读和收藏,其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奥秘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社会的金钥匙,加深历史认识,不断创造人类文明,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不断推进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 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

    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

    国内哪所大学造就的亿万富豪校友最多?答案是清华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培养和造就了84名亿万富豪,校友财富合计近3000亿。清华大学之所以培养出这么多超级富豪,主要是因为它独特的教育理念。严开编著的《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全面总结了清华大学的财富理念,试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人,让你能够通过对《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的学习打开财富之门。
  • 校园口才艺术全书

    校园口才艺术全书

    《校园口才艺术全书》包罗了沟通口才、幽默口才、演讲口才、辩论口才、主持人口才、电话口才、说服口才等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鸾鸣九重天

    鸾鸣九重天

    “一朝穿越惹人嫌,经脉被封而已,本小姐怕过什么!说本小姐是妖女的都去死去死!本小姐如此贤惠!(呸!)”她本是某大学古武系天才校花,某一天莫名其妙的穿越了,然后又莫名其妙的被打,再莫名其妙的被当成妖女,这什么世道啊!“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嘛!难得有一个人慧眼识珠!”(自豪的说)茫茫人海之中,时隔了三千年,他终于找到了她。只是隔了三千年,她的心到底会不会变?“变又如何,她敢变我再让她变回去就好了。”到底她爱的是腹黑型,还是温柔型,亦或是狠辣型?而她,不是重生的凤凰,而是翱翔的红鸾。只愿有个人能在她的身边,与她一起笑看天下。苍生茫茫风云笑看,鸾凤和鸣,之于九天之上。
  • 木槿花开缓缓归

    木槿花开缓缓归

    木槿花开的季节,你我相遇。木槿花开的季节,我等你缓缓归
  • 伏魔断妖传

    伏魔断妖传

    北宋宣和年间,方腊起事,朝廷发兵征讨。南唐后主李煜玄孙李钰,与结义兄弟曹宝、徐良奋起响应,南征北伐,屡建战功,官拜统制。后遭蔡京、童贯陷害,逼上梁山,然忠君之心不改。靖康之变,二圣被掳,李钰率军往救,大战金兵,功败垂成。后高举义旗,群起响应,抗屡败金兵,立誓要迎回二圣,遭高宗猜忌,被下毒害死。
  • 腹黑杀手妃妖孽鬼王强宠妻

    腹黑杀手妃妖孽鬼王强宠妻

    她,是华夏21世纪的绝顶杀手代号s的卿酒酒。她是云龙国废柴,草包,花痴的卿家五小姐。当睿智冷静的她,穿越到草包懦弱的她身上时,一切都变的不同起来。顺带还拐卖个逆天上神,不过这上神总是催生小包子,这算个什么事啊~
  • 爿天神华

    爿天神华

    生死道途彼岸花,阴阳忘川错轮回。乱古神脉,紫天叛众。神道之中,魔浩当途。三圣或隐于市,或隐于天······天命不待我,我自掌天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琉璃心之冰川公主

    琉璃心之冰川公主

    她拥有着冰川般绝世的容貌,还有着一颗琉璃般的心,小时候活泼的她遭人偷袭,一夜之间大变,不在活泼,只靠着自己的能力加强了对亲人的保护。直到遇到了他,他拥有着冰川上的冰雪般的脸。看他是如何去打碎这琉璃般的心
  • 万古仙屠

    万古仙屠

    流星陨落成灾,少年自姜村走出,从此我命由我不由天!
  • 幻想城池

    幻想城池

    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就是上古人皇轩辕,你会怎样?如果有一天,一个妹子自称是她你前世的妻子,你会怎样?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也变得已经不再平凡,你会怎样?能力越大,责任便越大!如此,我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此,我定要这乾坤挪移,混沌变幻!如此,我定将这世的疯狂,紧紧握在手中!…………本书已建立读者交流群,欢迎加入幻城:423671158,和作者读者交流对本书的建议和发展,管理暂缺中,先到先得哦。
  • 倾城王妃:妖孽王爷霸上弓

    倾城王妃:妖孽王爷霸上弓

    云府三小姐,惊世丑颜,千年难遇的废材,在家人的保护下而性情火爆,更是有些那啥没脑子。她,性情诡异,叱诧风云的女魔头,因为盗了一座超级不得了的墓,发生意外之后,她成了她,再睁眼,平静无波下藏着杀伐果断的肃然,该是怎样的惊艳才绝。当他发现了扮猪吃老虎的她,又该是怎样的风起云涌,高冷王爷成功破冰,忍不住化身大灰狼,一步步将“小白兔”拆骨入腹。携手前行,再回首,已是众生仰望,傲立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