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就临近春节,从放寒假开始到现在,杨宙不知不觉已在老头这里消磨了近一个月,安澜因为过年回不了家,年前要跟着爸爸回滨海看望奶奶,石刻店里只剩下杨宙跟老头两人。
杨宙功德圆满的做出了自己的第一副棋子,品相惨不忍睹。
老头实在看不下去,在杨宙刚刚刻完的当天就把那副象棋给扔了。
杨宙知道后也不生气,沉下心来开始刻第二副。
这一次,他的刀工大有进步,虽然仍是错误百出,但不至于雕出残品。
春节前的第三天,杨宙从酒店来到小店,就看到老头没有埋头干活,而是拿出了一套紫砂的茶壶,端坐在门前。
看这架式,杨宙意识到这一个月的消磨有了反应,对老头轻轻一笑。
“真想学雕刻?”
“恩。”
“学会了好用来显摆?还是为了送礼方便?”
“都有,但最重要的目地还是能静心。”杨宙实话实说道:“老爷子,人这一辈子,很少有人做事是出于一个目地,正像你说的,我就是一个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有多少阅历不敢说,只是听过别人说过人这辈子有个值得花时间打磨的爱好不容易行差踏错,就这么简单。”
老头看了杨宙良久,重重的点了下头:“年后你来吧,我教你一个月,你去上学,以后逢年过节来看看我这把老骨头就算你有良心,要是不来看就当我是赔把你那幅象棋扔掉的礼,两不相欠。”
杨宙很感激的点头,转身离开。
自始至终,他都没问老头姓氏名谁,也没问老人有没有子女家室,因为这些他早就知道。
在老头那摆满了佛像的架子后面,有一幅中堂,上三代有名有姓,到他这一代在写着石潜山的名字后便戛然而止,说明这个叫石潜山的老头孤身一人。
杨宙轻轻的念叨了几句:“匠人呐。”
……
大年三十过的很热闹,因为每年的大年三十都是杨家人一块过。
杨宙的父亲行大,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妹妹成家后随了外姓,只有大年初三才回来,那叫走娘家,但就两个叔叔和杨爸他们三家就足够热闹,因为两个叔叔共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加上杨宙一共六个孩子,小时候就能凑成一桌,长大的更能,何况今年还加了安澜。
从滨海回来后,安澜便来了杨宙家,她问杨宙去年在我家吃年夜饭,今年来你家行不行。
杨宙当然说好。
他知道要是自己说不好,安澜就真的没地方去了,因为她父亲为了准备节后的两会已经进京了,直到元宵节都不见得回来。
二叔成家早,大儿子比杨宙大三岁,因为没考上大学早早结了婚,媳妇是高中同学,长的也算漂亮。能把这样的儿媳妇娶进家门,二叔当年可没少得意,但这种得意在今年彻底没了。
因为跟安澜一比,他的儿媳妇像个村姑。
两个婶婶吃饭的时候焦点就在安澜身上,问东问西,就想问出点不一样的东西,但安澜依然是那套说辞,答的滴水不漏。
但两个婶婶依然找到了切入口:“这么说你爸妈长年分居?”
安澜点头。
“怪可怜的,以后就把这里当家。”
安澜只好再点头。
婶婶满足的离开了。
她们的重点原本就不是关心安澜,而是看安澜太优秀想找回到平衡,在知道她家里的情况后,这种平衡找到了。
杨宙趁着没人的功夫,悄悄问安澜:“生气了?”
“没有。”
“别往心里去,小城镇就这样,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另一种说法叫人言可畏,要是被她们发现点新闻,嚼烂了舌根子都会继续传下去,你长的太漂亮了让她们觉得扎眼。”
这翻开解让安澜高兴起来。
看春晚的时候,杨宙开始收拜年短信。
孟宇、杜小爱、李东河、宁小龙、胖姐、廉涛、冷雪……
一大串的短信挤进来,杨宙开始逐条回复。
除了拜年短信,还有电话。
宿舍里知道他手机号的,都用家里的座机给他打了电话,最开始是田晓,后来是黄景行,再后来是于天佑。
接完于天佑的电话,杨宙主动给老大打了过去,老大还是那淡泊的性格,在电话里跟杨宙聊了几句,杨宙话题一转,问道:“老大,不空成就佛的本尊佛相是施无畏印吗?”
老大一愣:“是的,怎么了?”
“没事,这几天在一个老爷子那里研究佛像,发现一点小错误,开学要不要我给你带尊佛像回去。”
“心中有佛即可,请佛还有点讲究,如果有可能,你把那个错的带来吧。”
“好的。”
杨宙给老大打完电话,又给郝作印拨了过去。
郝作印今年仕途顺利,正在家里喝酒,听到杨宙的电话,跟他胡吹海捧了一番,扬言弄了两瓶好酒等杨宙回来喝。
两人聊完,杨宙正犹豫要不要给申老头也发条短信,驻京办副主任林正健的短信却进来了。
正是这条短信坚定了杨宙给申时行发短信的想法。
新春佳节,礼多人不怪,即使平时再疏于联系的人此时发个短信也在情理这中,而且如果是想结交但未找到机会的,这条短信倒是刷刷存在感的好机会。
就像此时的林正健,自己一个在校大学生仅仅是去了趟燕京就被他记住了,还能在过年发条短信问候,这就是周全。
杨宙和申老头之间也要做到周全。
他给林正健回了短信,就把早就编辑好的拜年短信发给了申时行。
申老头的短信很快就回了过来:“祝杨宙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利,记得来找老头子下棋。”
杨宙回复好的。
发完这条短信,杨宙又调出了安忠和的号码。
这个号码是安忠和的私人电话,去滨海前安澜发给自己的,说如果自己失联就打这个电话。
杨宙觉得既然申老头那里的存在感都刷过了,也不差安忠和这一个,最起码让他的手机里有自己的联系方式也是好的。
他编辑了一条拜年短信发了过去,还没来得及关掉手机,安忠和竟然把电话打了过来。
杨宙有点惊讶,给安忠和发拜年短信前,他想过最好的结果就是他也很平淡的回一条短信,更大的可能是压根不理。
但没想到安忠和直接把电话打了回来。
杨宙接起电话:“安伯父好。”
“你好,澜澜在你家没给你添什么麻烦吧。”
“没事,澜澜挺高兴,还说一会给你打电话拜年呢。“
安忠和在电话里爽朗的笑了几声:“跟你在一块她总是开心的,连带着我这个做父亲的也能沾光,新年快乐,替我向你爸妈问好。”
安忠和说话就挂了电话。
杨宙拿着手机愣了一会,意识到两个问题。
一是安忠和知道安澜在自己家过年的事,也意味着他同意了,二是他说安澜跟自己一块总是开心的,说明他开始认同两人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