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大佛山,安澜看出杨宙一直心不在焉,问他:“你是在找什么东西?”
杨宙点头。
前世的记忆中,曾经有过一个东山省城市名片的宣传活动,挑选了十几项濒临失传的传统手艺,其中就有大佛山脚下的石刻老人。
老人技艺精湛,但据说为人古怪,名片的宣传采访他都拒绝出境,在前一世还惹出过风波。
这次回家,杨宙想遵循前世的记忆找到他。
大佛山脚下商铺林立,但石刻店很少,
杨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到了那个卖石碑的小店,破旧不堪,门口满满当当的摆放着许多石碑,大部分空白,有一些已经开始雕刻。
杨宙看了一下,刻的大多是墓碑,写着某某先人之类的字眼,后面写着铭文。
还有一些是颂德记事的碑石,杨宙不关心这些都是谁的石碑,倒被碑上的铭文吸引住了。
他写字没多少功力,但对字的好坏还是一眼能看出来的。
这些字明显是手工刻上去的,很有水平。
杨宙在店门口呆了一会,抬腿进屋。
屋里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正爬在桌子上雕刻一尊石佛,聚精会神。
他看了看老头身边后架子上还摆放的成品佛像,无一不是石料一般但雕工了得的精品。
架子的最后面还写着很刹风景的两幅字,一幅上面写的:不卖!
另一幅写的是:匆动!
杨宙笑笑,心想这老头真是古怪。
老头确实古怪,见有客登门,头都不抬,仍旧专心雕刻着。
杨宙就站在一旁看着老头雕刻,没多长时间他就被老头的这种专注给打动了。
因为他的姿态让杨宙想起一个词:工匠精神。
这老头就是个工匠。
大山脚下,不问世俗和名利,专心做自己的喜欢做的事情。
外面那些石碑是他聊以生存的生意,但里面这些石佛才是他的生活。
在金钱至上的现代社会,人人工于心计,浮躁不堪,能沉下心来做事的人太少了,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更少。
工匠精神这四个字是在互联网大热的最后阶段才被提及,因为那个时候,浮燥的弊端已经显露,大家开始提倡这四个字,一些企业又开始拿这四个字作招牌,标榜自己。
但他们是为了赚钱才提倡工匠精神,跟眼前这真正是工匠的老头相差甚远。
杨宙就这样静静的看着老头雕刻。
安澜小声拉他好几次,他都没肯离开。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老头终于在工作中回神,生硬的问道:“干嘛?”
“没事,看看。”
“除了石碑,其它一概不卖,除了刻字,其它生意一概不做。”
“你墙上写的很清楚了,我就随便看看。”
老头又指了指另一面墙,不再理杨宙,低下头继续干活。
杨宙看了看老头指的方向,上面写着:“四点关门。”
好吧,四点就四点,杨宙也不争辩什么,静静的在屋里观看每一尊佛像,有时也看老头桌上的碑拓。
四点一到,他跟安澜离开了。
“你在这家店里呆了三个小时。”
“就是喜欢看老头工作的样子,明天我还想来。”
安澜笑了笑:“你真是个奇怪的家伙。”
第二天,杨宙又来了,而且是老头一开门就准备进屋。
老头问杨宙:“你想干什么?”
“想跟你老学石刻,你肯教我吗?”
老人摇头:“学这东西没用,升不了官,发不了财,最后落个一身疼。”
杨宙轻哦了一声,继续往屋里走。
老头拦住他:“我都说了我不教。”
“做生意的开门迎八方宾客,我进去看看不行吗?”
老头重重的看了杨宙一眼,不理他,转过身继续干活去了。
期间来了一伙人拉刻好的石碑,老头抬头指了指屋外,又指了指桌边的木盒,那意思石碑你位走,钱放这里,多一句话他都不想说。
他不想跟他们说话,也不想跟杨宙说。
杨宙帮那伙人抬石碑,找零钱,完事后继续进屋看老头干活。
一连几天,杨宙找到教练付钱打点好驾照代考的事,天天来这家小店,安澜倒也实在,又买了两块手机电池,陪杨宙在这个小屋里一呆就一整天,杨宙不怎么说话,她也不说话,就自己玩手机。
第四天的时候,杨宙指着屋里一块青石说道:“这石头多少钱?”
老头看了一眼:“就是山上的普通青石,不要钱。”
杨宙又指着那些铁器:“你这些工具能借我用一下么?”
“用没问题,但用坏了要赔。”
“没问题。”
杨宙轻松的笑笑,在老头屋里开始动手学石刻。
他先把那块小青石凿成象棋大小的模样,然后又翻出老头的碑拓找到了篆体的“炮”字,比着字迹开始刻字。
他想刻一副象棋,但因为水平有限,一天下来,连个炮字都没刻完。
杨宙扔进那木盒里一百块钱,说道:“明天我还来,别把石头扔了。”
两天下来,他终于刻出了第一块棋子,但那模样太寒碜了,老头看了好久,忍不住说道:“你这刻的什么玩意,丢人现眼的。”
“不会才学嘛。”
“你学这个为了什么?”
“静心。”杨宙吐出三个字,开始刻第二块棋子。
“那刻象棋干嘛?”
“送礼。”
听到这个答案,老头重重的哼了一声,不再理杨宙。
当杨宙刻出第二个炮时,老头又忍不住了:“真想送礼就去古董店买一副,象牙的玉石的紫檀的,捡好的材质来,像你这种青石的,再加上这雕工,送出去也是丢人。”
这是老头这几天来说的最长的一段话,杨宙放下刀:“送礼是结果,重点是我想学石刻。”
这一次老头没说什么,低下头继续干活。
在考完驾照的那天上午,杨宙照旧来到石刻店,发现老头正在刻一个圆形的佛座,虽然不是象棋的形状,但异曲同工。
杨宙有点意外的看了老头一眼,开始有样学样。
安澜小声的问他:“他是不是在教你?”
杨宙摇头:“不知道。”
因为发现了这个石刻店,杨宙考出驾照也没有立刻回家,一直在石刻店磨蹭着。
他这不是一时性起,而是真的想学。
人活一世,有一个爱好傍身是件益事,一是不怕空闲时间太多,消磨了意志,二是爱好这种东西早晚会成为长处。
杨宙在搬出宿舍后,一直在刻意的赠送自己的爱好,但他发现不管是练字还是打太极,都只是他给自己定下的任务,不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在偶然看到老头那种忘我的工作状态时,杨宙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石刻,他觉得这就是自己的爱好。
不光能静心,还能磨练耐性。
但他也知道老头不会轻易认下这个学生,只能打消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