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作一般人知道安澜家有这么强大的财力后,肯定会把安澜视为人生的贵人,不顾一切的抓住她,好让自己有一天能进走枫林大厦,成为通达之人。
但杨宙没有这样的意思,他始终拿安澜当朋友,有那么一点小暧昧也是安澜主动在先。
介于安妈对自己的态度,杨宙对安澜的主动有种不安的情绪,他害怕安澜成为自己的灾难,因为安澜外圆内方,有点执拗,要是安妈表明态度后她仍对自己保持好感,安妈不会对自己的亲生女儿怎么样,但会对他做点什么。
这个段位的人物对自己做点什么,称为灾难也不为过。
杨宙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莫名的想到一个词——无妄之灾。
他看了看这个美如画的女孩,悄悄安慰自己:但愿不是灾难。
奥迪车驶过田源大道,就来到了二中附近,他和安澜都是二中毕业的,路过学校自然没有不去看看的道理。
泉城二中也大变样了,操场正在翻新,由从前的灰渣硬化地面改成了400米的标准塑胶跑道,还加了一个小型的风雨操场。
看完学校,杨宙也该回家了,但安澜忽然问道:“你着急回家吗?”
“有事?”
“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咱们02年毕业的一机部在明天有个聚会,你去吗?”
杨宙一愣:“没人通知我,不去了。”
“去年就有了,可能你去年没回家就没有通知到你?”
杨宙点头。
虽然才毕业一年,但因为重生,高中已是个太遥远的话题,他在高中是有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但大学毕业后联系较少,现在看是分开了一年半,但心理距离已是十几年,有点陌生。
安澜表明的了自己的态度:“如果你去我就去,你不去我就不去了,去的话今天就别先回家了,明天聚会结束再回去。”
“还是先回家吧,我明天再做公交车过来。”杨宙说道
“你一个校园社交网站的创始人,打个出租车的钱都不舍得花么?”安澜调侃道。
“不能这样说,反正时间充裕,坐公交还能看看周边的风景。”
“干脆我送你回家吧。”
“不好吧,这个时间点,你送我回家正好赶上饭点。”
“那怎么了,半年不见去你家蹭顿饭你都舍不得,从前没见你这么小气啊。”
“你不知道,年关将近,带女同学回家在我们那小县城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
安澜有些不明白:“啥意思?”
“就是家里人会把你当成我女朋友,跟儿媳妇认家门一个道理。”
安澜扑哧一声乐了:“那我更要去了,正好明天再拉着你回泉城参加同学聚会。”
说完她就锁上了车门,驶向了去往长清的省道。
杨宙见安澜如此坚持,只好拿手机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妈,我晚饭前能到家。”
老妈在那边说了什么,杨宙又说道:”还有一个同学一块去咱家,恩,是个女同学。”
杨妈挂断电话愣了有半分钟才回过味来,火上房的找到杨爸:”老头子,咱家小宙领了个女朋友回来。”
自古至今,新媳妇进家门都是大事,虽然安澜还不是儿媳妇,但对于儿子领回家的第一个女朋友,还是焕发了杨妈的无限热情。
她用飞一般的速度打扫着房间,把一些不入眼的东西统统收进了杂物间,然后拖地,抹桌子。
虽然杨妈很贤惠,日常也把家里打点的井井有条,但在儿媳妇初次登门的压力下,她仍有诸多不满。
“给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在家里备课,你看桌子上这些书,乱七八糟的成什么样子。”
“还有那双鞋,太旧了,抓紧时间扔了,明天我给你买新的,不然要小宙女友看到咱家寒碜。”
“寒碜什么,勤俭持家,她要是因为这个觉得咱们家不好,我反倒觉得她不能进我们杨家门。”
“你扔不扔?”
杨妈一发威,杨爸立刻噤声:“扔就是了。”
……
CQ区是泉城下辖的一个区,地势狭长,一头靠近泉城的市中心,一头接壤德川,连接泉城的那一头是现代化的城市,靠近德川的这一头还属于第二世界。
杨宙所在的苏官屯镇在第二世界也是垫底的存在。
一条穿乡而过的县级公路,依托公路而立的几家农资商店和一个只有十三台电脑的小网吧就是这个乡镇跟农村最大的区别。
杨宙的家就在那家农资商店后面的胡同里,七户人家。
杨妈让家里焕然一新后,来到胡同口等儿子。
胡同口的农资商店就是公交站牌所在地,儿子要下车肯定在这里下。
农资店还没关门,老邻居赵国强正拿着账本算账:“老嫂子,没事啦。”
“恩,等我儿子回家。”
“杨宙回来了?”
“说是一会到家。”
“四十五分钟一趟公交,他要坐的末班车最起码还要半个钟头呢,进屋等吧。”
杨妈进屋,自言自语道:“半个钟头也快了,怎么还没来。”
此时的安澜开车刚刚进入苏官屯镇,她看着写着乡镇的界牌问道:“你不是姓杨么,怎么叫苏官屯?”
“我也不知道,老辈子传下来的,我们镇上有杨、林、范、李、赵几个大姓,但从来没见过姓苏的人家。”
“哦。”安澜开着车小心的躲让着道路两旁的摩托车和行人,
“没来过这么偏僻的地方吧。”杨宙问道。
“切,太瞧不起我,小时候在奶奶家,我还下地干过活呢。”
“这么说来我的出身倒比你高贵。”杨宙开玩笑的说道,被安澜骂了几声“讨厌”。
看得出来安澜不反感自己的家乡。
杨宙没有小瞧自己家乡的意思,但做好了安澜不适应的心理准备,没想到安澜也很适应,甚至有点雀跃,用她的话讲,好像回到童年了。
赵国强和杨妈同时看到了这辆扎眼的奥迪车,都在想这是谁家发财了竟然能开得起这么好的车。
03年的华夏一个乡镇并没有多少私家车,最常见的是面包和金杯,偶尔一两辆富康,桑塔纳已让人惊艳。
“这是谁啊。”
“过路的吧。”
“那怎么停下了。”
老邻居跟杨妈聊着天,目光始终在奥迪车上。
十几年的老街坊了,谁家孩子考上重点大学都能议论个好几天,他们当然想知道这是不是镇上的车。
“呦,开车了还是个女的,长得挺漂亮,这是谁家的孩子啊,出息了。”
“坐副驾驶的怎么这么像我们家杨宙。”杨妈唠叨的就出去了,赵国强也跟了出去。
车门打开,真的是杨宙。
寒假回家没坐公交,反倒被一个女孩开着奥迪送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