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美事件失控以后,杨宙就一直在心里念叨四个字:福祸相倚。
他在用这四个字告诫自己不要太悲观,也用这四个字告诫自己不要太乐观。
总之,每临大事有静气是重生之后杨宙对自己最起码的要求。
但今天站在行政二号楼的小会议室里,杨宙是真乐观不起来。
会议室里到场的学校领导不少,包括副校长林志、党委办公室班主任郝作印等一干平时根本不会出面的领导。
学生处的汪帆也在,还有杨文清,但校园网这事早已不是学生处能处理的,他们俩来主要是汇报一个杨宙、廉涛的日常表现,为最终的处理结果作一个参考。
杨文清自然是捡好的说,把杨宙和廉涛的日常表现罗列了一下,像个优秀学生作报告一样,迎着学校领导的目光把他们俩人夸的天花乱坠,那意思如果学校处理他们简直天理难容。
但就像杨宙猜测的,这事早已超出了学生处的能力范围,即使杨文清这般夸奖,起到的效果依然微乎其微。
“做校园网期间,你们没有有使用学校的资源?”
“没有。”杨宙摇头。
一开始做校园网,他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丝毫没使用学校的资源,都有迹可查,即使让计算机协会成员帮助也是付了劳务费的。
校领导在这事上没找到杨宙的毛病,再问:“黑进海大的数据库,是你的主意还是李维霄自己的行为?”
“李维霄自己的意思。”这一点李大嘴在选美事件出来后就表过态了,在公安局也是这样说的,有点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意思,杨宙要说是自己指使的,反而使事情复杂化了。
“但让李维霄旷课一个月去外面学习黑客技术是你的意思吧?”
“是的,但不旷课,他跟学校请了假的。”
“请假的事本就不合理,那有学生一请请一个月的。”林校长毫不留情的反问。
郝作印清咳一声:“林校长有所不知,系主任那个层级是可以批准学生长假的,这是今年刚有的改动。”
这场问话一直持续到下午,很多重点问题杨文清都做了记录,以备有处理结果后做通报。
杨宙对结果一点都不看好。
散会的时候,杨文清特意走到了最后,跟杨宙廉涛说道抱以歉意:“没帮上什么忙。”
“已经很够意思了。”杨宙握着他的手表示感谢。
“其实林刚校长这么难为你们是有原因的。”杨文清不动声色的透露了一个内情。
“什么原因?”
“还记得胡明利吗,上半年因调整而爆出了丑闻最后被学校处理的前学生处处长?”
杨宙点头表示记得。
“丑闻是在你们校园网报出来的,但胡明利的后台据说就是林校长,没有无缘无帮的恨,也没有无缘无帮的爱。”杨文清拍拍杨宙两人的肩膀说道。
杨宙明白了林刚为何如此刁难。
敢情他早就因胡明利的事心生介意了,这次又抓到了校园网的把柄,自然毫不留情。
虽然这次选美事件是李大嘴干出来的,但前期去注册网站的备案手续都是廉涛跑下来的,公司的法人又是杨宙,真要铁了心追究到底的话,他们有可能一个也跑不了。
杨文清走了,杨宙跟廉涛落寞的行走在校园里。
“怎么办?”廉涛问杨宙。
“首先明确一点,校园网死不了。”
“我明白。”
校园网早已不是一年前的小网站了,那时它就像海大的专属论坛一样,如果海大封杀他们,早就死了,但现在的校园网已成了几十个高校的社交网站,即使出了事,只要有人管理维护,就会一直有人使用。
只不过没了杨宙廉涛的存在,发展的速度会有所减缓。
但互联网作为红海,前期拼的就是创意和发展速度,慢就等于死。
校园网已到了生死关头。
自己辛辛苦苦弄了一年多的网站就要这样夭折了?
杨宙有点不甘心。
回到宿舍,他想了一个晚上,忽然决定做点什么。
他知道,这件事情的处理最终决定权在学校手里,如果他们不追究数据库的事情,那也就没人追究。
但学校一开始就派出了副校长这个级别的领导来处理此事,要想改变结果只能找更高层级别的领导。
杨宙想到了安澜的父亲安忠和,但很快否定了。
因为大年三十的那顿年夜饭,杨宙能感觉到里面的玄机,虽然安爸没有送自己”倪虹灯下有血泪”这样的谶语,但也不见得有多友善。
那就只剩下校长于纪正了。
前世在海大升级成功后,论坛上曾出现过一个贴子,说的就是于纪正。
那帖子是他退休之后出现的,颇有点赞其功德的意思。
帖子里说他数十所如一日打理的这个学校,继承了几代校长的心愿,让海大重新成为一流学府。
他妥协过,世故过,圆滑过,但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学校好,让这个在民国时代就出闻一多、俞启威等一干名人的学校重新崛起。
学生们当然是感激他为学校做的一切,但帖子里说的也确有其事,所以杨宙决定找他,说出自己的请求,做一次生与死的赌博。
不管海大怎么处理自己,只要停止追究黑进数据的事,那校园网就不至于全军覆没。
杨宙想了一个晚上,觉得眼下也只有这一条出路,第二天一早,他走进了海大的行政二号楼。
不管前生还是今世,他都没有来过这里,但这一次,他想试一试,为了这一年多的付出。
早上九点,于纪正校长跟其它老师一样,准时来到办公室。
一直等在门口的杨宙迎了上去:“于校长。”
半百的老人有点奇怪的看了眼杨宙:“你是?”
“我是海大02级的学生,杨宙,找您有点事。”
“杨宙?你是不是那个校园网的创始人?”
“对,校长,正是我。”
“哦,昨天还听小郝说起过你,进来吧。”
于纪正打开的办公室的门。
这是杨宙第二次见到于纪正,却是第一次走进他的办公室。
于纪正的办公室很大,正北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红木办公桌,后面是两排书架,书架的墙上挂着一幅毛笔字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于纪正喝了口茶,笑眯眯的开口:“说吧,找我什么事。”
“我想请您宽大处理我们校园网入侵海大数据库一事。”
于纪正轻轻点了下头,表示知道了,然后陷入沉思,良久,他再次开口:“听小郝说你们做校园网用的技术比咱们学校的校网还先进?”
“是,现在都是模块化建站了,要简单一些。”
“怎么没把技术用到咱们学校网站上?”
“向校方汇报过,没同意。”
“也是,学校太僵化了。”
于纪正起身走到窗口感叹道。
一个校长对自己数十年如一日打理的学校有如此评价,杨宙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沉默。
“年前你留校了吧?”
“恩。”
“好孩子,能为学校付出,也是合格的学生,不枉学校培养你。”
杨宙不知道这是真心夸奖还是意有所指,仍然沉默。
“海大升级是我和老校长一辈子的心愿,但真到升级来临了,我又犹豫了,这一年来虽然工作开展的红红火火,势头也宣传起来,但你看下面的人都做了什么?送礼、行贿,打听消息,生怕自己捞不到好处,捞到好处的呢就在想怎么往上走一步,把官做的更大得到更多的好处,他们都把心思用到自己身上,生怕占不到便宜,有几个真心实意的为学校考虑?我们华夏的高校教育为什么起不来?我们十二亿人民为什么就出不来一个世界名校?”
于纪正抛出一连串的问句,让杨宙更加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