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种失控的现象,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造成的。当我们心中有一个完美的目标并且要求自己必须达到的时候,我们就难以忍受中途出现任何变化,如果有一点不顺利或是遭遇到“卡壳”,我们就会产生逃避心理,宁可放弃行动也不愿意得到一个不完美的结果,却不知道你已经慢慢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力。
如果你想通过测试,就不要想着棉花糖
关于棉花糖测试的结果,米切尔说他做这个实验其实并不主要为测量孩子们的意志力或者自控力,而是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帮助孩子们找到一种方法来“让局面有利于自己”,让他们想想该怎样做才能控制好自己。
是的,方法胜于结果。如果你是实验中的孩子,你会有什么样的办法来帮助自己坚持下去从而获得奖励呢?或许你会去其他小朋友的桌子上画画、搭积木,或者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或者干脆趴在桌子上睡一觉。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棉花糖没有那么好吃,不需要这么着急。或者在心里数一百个数字,大概数到一半的时候你就会忘记自己对棉花糖的食欲了。
我们面对其他诱惑时,该怎样坚持做完手中的事情来推迟满足呢?也可以学习小朋友们抵御棉花糖诱惑的方法。
第一,不要让大象走进我们心里。曾经有一个著名的问题是,如何让一个人的脑海中想着大象的形象。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是最有效的一个却是“告诉他,不要想着大象”。当我们告诉自己不要怎样做的时候,潜意识却像是故意跟我们闹着玩儿似的,在脑海中就形成了那个特定的形象。所以如果我们不想受到诱惑,一定不要告诉自己“不能,不应该”,因为那就是把大象牵进你的脑海了。
第二,不要让双手空着。想想当你决定节食的时候,怎样的环境最容易让你破戒呢?是当你无所事事地在房间里溜达的时候,就很容易把“罪恶之手”伸向冰箱。或是当你悠闲地坐在沙发上面对电视的时候,最容易随手抓起一袋薯片不知不觉就把它吃完了。所以如果你想要延迟满足,就让自己忙起来,可以通过进行一些活动来让自己忙起来,大脑顾不上想那些诱惑,你就可以顺利过关了。
第三,减弱诱惑的吸引力。你越是想着棉花糖有多么好吃,就越是按捺不住自己的食欲,也越容易失去自控能力。所以你可以通过联想或者语言暗示来减弱这些诱惑对你的吸引力,如果食物没有那么可口,你的食欲就没有那么强烈,甚至如果食物是难吃的,你为什么还渴望去尝试一下呢?
不要在今天想明天的休息,也不要在明天想昨天的工作
过去了就过去了
小时候我们和朋友吵嘴了,但是心里着急却不知道该怎样回嘴。于是我们小小的心里就一直惦记着这件事,结果晚上睡觉前才想出了应该怎样反驳对方才更好,心里又骄傲又失落,还好第二天起床就全部都忘了。
但是长大之后,还是会有很多人摆脱不了小时候的影子,他们总是想着过去的事情,尽管他们的内心也知道过去的就是改变不了的。
一次和单位里的一个老前辈聊天,他是20世纪70年代的典型代表,认真勤奋,做什么事情都讲道理摆事实。那天这个老前辈说,如果当时他高考的时候去了外地,分配工作的时候就可以有更好一点儿的选择,也会有不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的老婆孩子,或许在事业上能更加辉煌一点,而不是一辈子就在一个单位里做一个工程师。
笔者听了之后感觉并没有太多对前辈命运的感触,第一反应是感叹如果一直沉湎于过去,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刚刚过去的那一秒钟就是我们未来再也不可改变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没有两段重复的时光。
可是事实就是这样,过去了就过去了,每个人都有过去,都有现在,也都有未来,如果不能放下过去,又如何走到未来呢?
时间在不停地向前走,可是如果我们的心仍然留在过去的某个时刻的话,那么我们之后的时光将都是在不专心中度过的,也许也曾有过另外的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但是我们却错过了。
除了这种对于错误选择和错过机会的后悔,还有一些人总是在谈论着过去的辉煌,许多年前自己的容貌是多么骄人,或者自己得到了某位领导人的接见,或者自己曾经为了家庭作出过多么大的牺牲。
活在过去的辉煌中似乎要比活在过去的失意中要幸福一点,但是再辉煌的过去都已经被历史翻页,如果习惯了戴着金色的眼镜,那么面对平淡的现实,心中是不是会感到失落呢?
后来,笔者对那位老前辈说,虽然生活没有办法再来一次,但是您现在已经是我们崇拜的前辈了。您的技术在单位里是一等一的好,您负责的项目几十年都没有出过一次问题,我们都以您为骄傲呢!
这一天早就过去了,但笔者还会记得他闪着光的眼睛。
“放松”不能提前预支
啊,明天就要放长假了!假期开始的前一天,办公室里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每个人都在暗暗计划着假期的打算,旅游、回家、见男友、美容、充电、补睡眠,假期是多么的美好啊!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偷偷跑去走廊打电话和朋友约定时间了。
但是……
假期前的一个大订单,由于业务部的疏忽给客户带来了很大麻烦,这个订单应该已经没法起死回生了。虽然主管依然平静和蔼地祝大家假期愉快,但是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失掉这个大订单是年度的重大失误,之后的日子里各个部门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拼命工作才能过个好年了。
放假的心情,似乎也不像之前那么喜悦了。
为什么表现良好的业务部会突然疏忽呢?其实不仅仅是业务部,只要回头检查一下所有人的工作记录,就会发现每个假期前员工们的效率都呈现两种趋势。第一种是效率直线上升,这些人因为假期的激励而充满斗志,希望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假期就会更加无忧无虑。另一种是假期临近,心里的非工作的念头就会想杂草一样“蹭蹭蹭”长出好多,不由自主地就在工作时间陷入了对美好假期的畅想之中,很多工作失误都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不要在今天去想明天的休息,就好像不要在没有得奖的时候就把牛皮吹出去,因为没有到达口袋里的时候,那件东西就不一定是属于你的。
如果一个战士临近换岗的时候自己先倦怠了,结果发生了意外,如果一个银行职员在下班前夕放松警惕,没有及时发现犯罪人员的可疑举动,那么这些后果就不是简简单单可以一笔带过的。
大话不能提前说,换岗不能提前走,“放松”这东西更不能提前预支,不管做什么,都要坚持到最后一刻,站好人生的每一班岗,我们的人生才能获得保障。
最后一盘菜往往是最好的
我们习惯把最先说出的话题叫做“抛砖引玉”,还习惯在提前登台的时候两手一拱,说一声“那我就先献丑了”。我们中国人对于后来者有一种期待和赞许,觉得后面出来的,一定要比前面的好一些。就好像谚语里说的,最后一盘菜最好吃。
再次提到“延迟满足”这个名词,因为延迟满足是我们生活的一剂良方,它可以让眼前的痛苦变得没有那么明显,也可以让暂时的等待最终转化成渴望的满足。
在这里,我们再来探讨一个能够有效帮助我们延迟满足的方法--ABCD模型。
这里四个字母的含义分别是:A代表行为,B代表现在,C代表未来,而D则代表改变的策略。
拿前面说过的“棉花糖测试”为例来说,
A表示的是“立即去吃棉花糖”;
B表示的是“满足了现在的食欲”;
C表示的是“测试失败,而且不能得到奖励的棉花糖”;
D表示的是“孩子们为了能通过测试得到两块棉花糖而进行的努力”。
有些孩子趴在桌子上睡觉,眼不见心不烦;有些孩子去玩其他的玩具,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还有的孩子拿起盒子挡住了棉花糖,不让它出现在自己的视线里。
当我们在眼前的快乐和今后的快乐中犹豫不决的时候,不妨给自己列一个ABCD表来分析一下,看看哪种快乐对你的影响更大更深远,然后作出聪明的决定。
延迟满足并不是要永远对快乐说“不”,而是让我们通过节制、努力和等待,获得更加甜蜜的生活,吃到最好吃的那盘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