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的元宵节,堂伯伯家恢复到三个人。
堂伯伯,堂伯母,小子。
小子是愧疚的,从内心里深深知道,很大一个因素,堂伯伯决定不去城里,是考虑了照顾小子的。
小子是感恩的,从堂伯母的眼里读出,堂伯伯家是喜欢小子的,小子的乖巧懂事,勤快机灵,称了堂伯伯的意。
小子是矛盾的,不想欠人情,但堂伯伯堂伯母真的又像是家里人,不是没想过离开,但是代价会很大。
元宵节吃过午饭,小子借故离开,骑着自行车,带着小跟,沿着街上的一条路一直前行,除非真要拐弯时,才拐弯。
小跟长大了些,除了小子每天的送餐喂养,小跟总会捕捉到一两只老鼠来果腹,并且捕捉技术与日俱增。
自行车不知不觉骑出了镇上,蜿蜒到一条乡下马路上,小子并不熟悉,但也不管,享受一直前行,漫无目的的过程快感。
乡下的田野映入眼帘,树木稀稀疏疏的错落着,偶尔几只鸟儿从头上掠过。
欣喜的总是,有一片水域映着阳光,反射出金灿灿,亮晶晶,闪晃晃。
小子畅游其中,徜徉路上。
小跟一路跟着喵喵喵,像是第一次远行似的。
不知多久,前面显现出山峦叠嶂,路的尽头在两山山腰之间卡着,不像是延伸过去,更像是倒挂出来。
小子奋力往前蹬着,一探究竟。
来到山腰之间,小子情不自禁的停下车。
这是一座小桥,桥下蜿蜒流着远处而来的小溪,再曲折流向远处的山下良田。
不由得,小子猜测小溪的尽头或许有一处峡谷,那是我的老家啊!可是,我竟不想回去了。
小子蹲在溪边,抱着小跟,用石头砸水,又用手瓢起水泼水花,小跟是怕水的,喵喵喵的叫主人不要任性,于是小子默默的盯着水里面的小生物,思虑着某些回忆……
猛的,有连续的喇叭声从马路岸上响起,吓了小子和小跟一跳。
小子抬起头,看见面包车里面下来个二十几岁的哥哥,站定在马路边上,冲小子喊:诶!小家伙,干嘛呢!
小子不敢回应,觉得莫名其妙,小跟在小子怀里乱钻。
那个哥哥继续吼道:喂!你迷路了吧?知道这是哪儿吗?
小子点点头又摇摇头。
那个哥哥再嚷道:你上来!你上来!知道这儿多危险吗?这附近可一户人家都没有!
小子默默的抬脚挪步上了马路。
车里面又下来一个小家伙,和小子差不多大。
小子一下认出来了那个小家伙:张哲添。但又不敢贸然搭腔。
那个哥哥走到小子眼前:小家伙,你是不是离家出走啊?和家里人闹别扭了?
小子慌忙的摇摇头,小跟也喵喵两声。
那个哥哥忽然显得不耐心了:你叫什么名字啊?这里很危险的,早点回家,啊!
张哲添忽然凑上去说:舅舅,我认识他,他是我们学校一年2班的。
舅舅回过头:噢!你认识他呀!那行,让他跟我们一起回去吧!
小子受宠若惊,慌忙表示:没关系,我一个人骑车回去就行!
舅舅有点不高兴:你一个人回去?你知道你怎么来的吗?知道这儿离县城多远吗?你骑个自行车,不得骑两个小时啊!
小子忽然有点吓到了,没发现自己竟然骑了这么久,担心堂伯伯堂伯母晚点儿会在家里着急了,今儿可是元宵节!
张哲添看出了小子的忧虑:小子啊!我可以叫你小子吧?我爸爸跟我说起过你。没事儿的,跟我们一起回去吧!你自行车放我舅舅的后备箱就行了。哈,你的小猫真可爱!
小子略有感激的看了看张哲添。
张哲添加了一句:走吧,上车吧!
舅舅把自行车从后备箱塞了进去。
说实话,这是小子第一次坐汽车,虽然是面包车。
回去路上,坐在副驾驶的张哲添不时回过头看看小子,小子则不好意思的假装和小跟逗趣。
舅舅开了口:小子啊?你叫小子啊?挺特别嘛!你怎么能骑这么远呢?
小子礼貌性的回答:噢!我也没想到会骑这么远!
舅舅“哈哈”笑了几声。
张哲添接茬:这小猫是你养的吗?
小子高兴回应:算是吧,他叫小跟,以前是流浪猫。
舅舅搭腔:噢!你挺有爱心嘛!
张哲添接茬:小跟?小随从的意思?
小子呵呵笑道:差不多。
沉默了一会儿。
小子礼貌起来:舅舅,你们怎么会经过这一条路呢?
张哲添回答:我外婆家往那边去,今天送了点东西过去。
小子反应过来:嗯也是!今天元宵节,祝元宵节快乐!
舅舅和张哲添同时笑起来:嗯元宵节快乐!
又沉默了一会儿。
张哲添开口:小子啊,我们做个朋友吧!
小子受宠若惊:嗯……好的,好呀!
张哲添开心起来:我教你打乒乓球!
小子更加受宠若惊:嗯……好!谢谢!
张哲添笑着说:谢什么?你可得教我考试写作业!
小子腼腆起来:我学习也不是很好!
张哲添故作揶揄:别谦虚啊!我可知道你学习好着呢!
小子无奈的笑了起来。
张哲添继续表态:好!我们就是好朋友了!舅舅你给我作证!
舅舅“哈哈”笑着回应:好好好!我给你们作证!你们俩,从现在开始,就是好朋友了。
小子心里暖了一下。
张哲添灿烂的笑着。
张哲添向小子请求抱抱小跟,小子把小跟递过去,小跟也不排斥,轻轻一跃就跳进了张哲添的怀里。
张哲添边抚摸着小跟的脑袋,边朝小子笑道:小子,小跟,诶,你就叫我小添吧?
小子点点头:好!
小添冲舅舅也说道:舅舅,以后你也叫我小添咯!别叫“添添”了。
舅舅又是“哈哈”笑两声:好好好!小添小添!
小子跟着笑起来。
半个小时过去,快进镇里了。
小子礼貌的说:舅舅,前面路口下就行。
张哲添接茬:干脆送你回家好了!不麻烦的,是不是,舅舅?
舅舅点头表示可以。
小子腼腆道:不是,我怕我伯伯看到会说我。
舅舅反应过来,理解道:好,就在前面路口下吧!你要想好回家的理由哟。
小子感激的回看了一下舅舅。
下车后,舅舅把自行车搬下来,张哲添表示不舍,小子说道:谢谢舅舅!谢谢小添了!小添,我们去学校再见!
张哲添瞬间又期待起来。
挥别了他们,小子带着小跟,骑着自行车赶回家。
小跟回到了那座旧作坊里头。
小子一进屋,堂伯伯和堂伯母正在包饺子,小子马上洗了手,来到桌前帮忙。
堂伯伯“哼”了一声。
堂伯母开了腔:小子啊,下午你伯伯去探望了你爸爸,本来想带你一起去,没找到你。
小子突然愧疚起来,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堂伯母继续接腔:不过也没什么,就是送了点东西给你爸爸,今天元宵嘛!
小子挤出了一句:对不起!伯父伯母!
堂伯母愣了一下,堂伯伯接茬道:你爸爸说,你把书读好了就行!
小子点点头,捏饺子开始走神了。
堂伯伯又接茬道:可是伯伯呢,想跟你说几句心里话。
小子抬眼,又埋了回去。
堂伯伯继续说道:伯父伯母呢,早就把你当家里人了。以前你爷爷奶奶,不跟我家来往,我都不计较了。你爸爸是个明理人,懂人情,这么些年也帮过伯父家不少忙。所以呢,伯父希望,你要有出息,不止会读书,还要有一技之长,以后出去不要被笑话成一个书呆子。
小子听着懵里懵懂,又在揣测堂伯伯的意思。
堂伯伯思忖着,再说道:小子啊,你有没有特别喜欢或想要做的事情啊?
小子反应过来,想着怎么回答:还没有的,伯父伯母,我会好好上学的。
堂伯伯不紧不慢:没关系,暂时没有,慢慢来,会有的,有了就告诉伯父伯母,啊!
小子受宠若惊,又莫名多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饺子包完,小子忽然感觉哪里不自在。
以前有幻想,没法实现,当下有条件,又不敢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