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矛盾的等待着外公外婆的到来。
一面开心要见到外公外婆,一面苦于对小子的思念。
妈妈休假十五天。
春节五天前,妈妈一大早准备好坐火车去中转站迎接外公外婆,安排丫头看家等着,嘱咐丫头不要出门,中午在家随便吃点垫垫肚子,等下午他们的到来。
丫头只得乖乖服从妈妈的安排,内心却忐忑起来,总感觉事情不会那么顺利。
妈妈火急火燎的出门后,丫头在家做作业,练电子琴,看电视,甚至练舞蹈动作,来打发时间。
中午吃了几块饼干和一块面包,加一盒牛奶,就感觉饱了。
下午接着重复上午的事情。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丫头觉得无比漫长,缓慢着难熬着,注意力根本集中不了。
想着外公外婆,想着小子。
忽然敲门声响起来,丫头一个激灵惊醒坐起来,房间是暗的,窗外亮着灯火,原来已经到晚上了。
丫头打开了灯,迅速到房门口,通过猫眼看了看外面,是一位陌生的阿姨,丫头愣了一会儿,不敢随意开门。
阿姨继续敲门,边喊:丫头在吗?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妈妈打电话给我说让我来看看你。
丫头半信半疑的,在门里边问道:我妈妈叫什么名字?
阿姨爽朗的回答:余莉莉嘛!丫头啊,你妈妈说今天晚上会很晚回来,有事耽搁了。
丫头继续疑问:你知道我妈妈干嘛去了?
阿姨没多想:接你外公外婆去了嘛!丫头开开门好不好?
丫头算是基本放下了疑问,但还是不敢开门,继续问道: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阿姨迟疑了一下:额,让我想想,叫余……斯芽,是吧!你妈妈总在我面前叫你丫头,我都习惯了。
丫头思考了下:阿姨,谢谢您了!我一个人在家很好,我等我妈妈回来就好了。要不,您先回去吧!
门里门外的两个人叫喊着一问一答,是比较滑稽的场面。
阿姨没办法,心想丫头的防范意识也太到位了,赶紧边拨通丫头妈妈的电话,边朝门里喊:丫头啊,我给你妈妈打电话,开着免提你听一下啊。
电话很快接通了,对面传来丫头妈妈略显担心的声音:陈姐啊,到我家了吧?丫头在吗?
丫头一听觉得亲切了。
陈阿姨马上回答:诶,莉啊!丫头在的,但是怕我是坏人,不给开门,你说两句,我开着免提呢!
妈妈立马提高声音:丫头啊,给陈阿姨开开门!陈阿姨是妈妈的同事,我请她来陪陪你的,晚上妈妈回来会很晚,怕你一个人在家害怕,啊!
丫头听完开了门,看了看陈阿姨,陈阿姨冲丫头和蔼的笑着,丫头冲电话说:噢!妈妈,你晚上几点能回来啊?没接到外公外婆吗?
妈妈回应:接到了,妈妈手机快没电了,这边有事耽搁了,你别担心啊,先让陈阿姨陪陪你,等我和外公外婆回来再说,好吗?
丫头“噢”了一声。
陈阿姨接过话匣子:莉啊,那你们注意安全,回来再说,先挂了,啊!
挂完电话陈阿姨微笑着看着丫头,丫头有点不好意思,随即请陈阿姨进了门。
陈阿姨进门后边参观丫头家,边找了张椅子坐下,丫头倒了杯开水给陈阿姨。
陈阿姨欣赏似的瞧着丫头:丫头啊,你防范意识这么强啊?
丫头不好意思:妈妈平时教导我的,学校班主任也会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陈阿姨越加赞赏:真好!你真懂事!你家保持得这么整洁干净,是个有修养的家庭。
丫头越不好意思了:陈阿姨,你先别忙着夸我了。
哈哈哈,陈阿姨爽朗的笑了几声。
丫头主动道谢:陈阿姨,今天麻烦你过来陪我了。
陈阿姨故作揶揄:你看你,和你妈妈一个样,做人太客气。你还这么小,比一般人要懂事许多。
丫头不说话。
陈阿姨改了口吻:丫头啊,今天阿姨是第一次来你家,你可能不太了解我和你妈妈的关系。我呢,是你妈妈的大学同学,算是半个闺蜜,毕业后中间有几年失去联系,这两年才在同一公司上班成为同事。我很欣赏你妈妈的,你妈妈很独立自强,是我们公司的女强人,但是,很累的……
陈阿姨忽然打住,伸出手:丫头,你可以过来吗?来来来,到阿姨身边来。
丫头略显紧张,挪步过来。
陈阿姨鼓励道:丫头别害羞,让阿姨好好看看你。哎呀……你真是跟你妈妈一个模子出来的!长大了准是个大美人儿!
丫头还不愿正眼对着阿姨,嘴里挤出一句话:我觉得我跟我妈妈不像。
哈哈,陈阿姨又爽朗的笑了两声:你这股倔劲儿跟你妈妈有的一拼!
丫头也不知道怎么回应了。
陈阿姨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丫头你是不是还没吃晚饭?
丫头一听还真觉得有点饿了,点点头。
陈阿姨忽然来了兴致:你看阿姨匆匆从家里赶过来,也没给你带啥吃的,这样,你是想跟阿姨出去吃呢,还是在家给你做点吃的?
丫头觉得都好,又觉得都不好意思。去外面吃破费阿姨的钱,在家吃又花费阿姨的精力。
陈阿姨似乎看出了丫头的心思:我看就在家吃好不好?外面天冷。而且阿姨的厨艺也是有一手的!
丫头眼神放着光,有了些期许。
陈阿姨二话不说走到冰箱前看看冰箱里的菜料,还挺齐全,思虑了下,决定做个四菜一汤,也以备等待丫头妈妈和外公外婆的到来。
丫头也来了兴致,专门打下手,给陈阿姨洗菜,剥蒜,刮生姜皮,切调料菜丁儿。陈阿姨满意的对丫头笑了又笑。
这种默契,让陈阿姨误以为这是自己的家,让丫头误以为陈阿姨是自己的妈妈。
一个小时的忙活,四菜一汤新鲜出炉。
丫头垂涎三尺的看着桌上的菜,陈阿姨拿碗给丫头盛饭,丫头请阿姨也吃点儿,阿姨表示吃过了,再吃不下了,看着丫头津津有味的吃着饭菜,阿姨忍不住问了句:好吃吧?我的手艺和你妈妈比,谁的好?
丫头愣了一下,调皮回答:都好!
陈阿姨边笑边说道:多吃点,吃不完留着等妈妈和外公外婆吃,到时微波炉里热一下就好了!
丫头猛的点点头,饿了一天了,这饭菜香味儿,和着陈阿姨的笑声,吞进胃里,得到久违的暖暖的舒适满足。
二十分钟左右,丫头吃撑了,打了个嗝儿,逗笑了阿姨,陈阿姨问道:你平时胃口也这么好哇?
丫头摇摇头,害羞起来:可能是第一次吃到阿姨做的菜,以前都是吃惯了妈妈做的菜。
陈阿姨照例爽朗的笑两声,把菜收拢盖好:下次有机会,阿姨还给丫头做!
丫头心里甜滋滋的,像是收获了又一位亲人。妈妈没有兄弟姐妹,这是丫头家的缺憾。
陈阿姨准备把碗筷锅盆洗了,丫头抢先一步:阿姨,还是我来吧!不能让您这么辛苦!
陈阿姨爽朗的回应:这有什么?我是大人,你是小孩,你叫我阿姨,我这做阿姨的总得做点什么表示表示吧!
丫头倔劲儿上来:不行,阿姨!我已经不小了,这些事情我会做!要不然,我妈妈知道会说我的!
陈阿姨忽然心疼起来,摸了摸丫头的头,说道:好吧,交给你吧!要是我的儿子有你这么懂事就好了!
丫头知趣的走进厨房,边说道:阿姨,您看会儿电视吧,遥控器就在电视下面。
阿姨爽朗的回应:好的!
丫头洗好碗筷出来,看见阿姨在看电视新闻,就说道:阿姨我先洗个澡,您接着看电视吧!
阿姨表示好的。
等丫头洗好澡出来,发现阿姨在沙发上眯着了。丫头赶紧过来替阿姨盖了条毛毯,顺便关了电视。丫头盯着阿姨看,越看越像以前见过的人,但总是想不起来。
丫头忽然觉得无趣,房间安静下来,自己睡了半个下午,现在也睡不着。
丫头坐在椅子上,开始产生奇怪的想法,觉得今天真是奇妙的一天。
丫头拿起了一本课外读物看了起来,一开始胡乱的心思难以集中,慢慢看进去了也不再多想。
大概半个多小时,陈阿姨的手机铃声响起,丫头和陈阿姨都吓了一跳。陈阿姨猛的从沙发上坐起,看了看丫头,忽然笑起来,掀开毛毯,再走到桌子前,从包里掏出手机接通了电话,对面传来:喂!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啊!
陈阿姨马上做反应:噢!宝贝啊!妈妈再晚一点儿回去,啊!你让爸爸先陪你睡觉,好吗?
对面传来:不行!妈妈快点儿回来吧!爸爸也让你早点儿回来!
陈阿姨有些不高兴:妈妈有事情!宝贝听话,啊!
对面传来:妈妈不回来就算了!我把门反锁啦!
陈阿姨明显不高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这么对妈妈,可以吗?
对面挂断电话。
陈阿姨气不打一处来,本来好不容易在丫头家得到的愉悦放松感,荡然无存。
丫头赶紧过来握着陈阿姨的手臂,微笑着:阿姨,您先回去吧!这么晚了,您家里人是会担心的!我现在没事的。
陈阿姨看了看时间,快十二点了,两边都不放心:唉,这时间过得真快!你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呢?我给你妈妈再打个电话!
陈阿姨拨打着丫头妈妈的电话,没想到对方提示已关机,阿姨有些着急,问丫头:丫头啊,你家为什么没座机啊?
丫头答:老早以前坏了,就没再修过,平时也用不着,妈妈就扔了。没事的,阿姨!您先回去吧,等我妈妈回来了,再给您消息!
陈阿姨不情愿:丫头,你把你外公或者外婆的电话给我,我打个试试!
丫头报了外婆的电话,陈阿姨打通了:喂!是丫头外婆吧!诶,我是您女儿的同事!你们现在到哪儿了?
对面传来丫头妈妈的声音:啊!陈姐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么晚了,我们进市区了,待会儿就到家了。你还没走吧?要不你先回家吧!
陈阿姨松了口气:噢,莉啊没事儿!我等你们到了再走!不差这一会儿,注意安全,啊!
挂完电话,陈阿姨又来了兴致,看了看丫头,转身把菜放进微波炉里轮流加了热。
丫头满足的看着陈阿姨忙活着,又有些担心阿姨家里人的事儿。
陈阿姨和丫头闲聊了二十分钟左右,门外有躁动声,丫头一听就是妈妈和外婆的闲话声,赶忙跑去开门,果真见到风尘仆仆的妈妈和外公外婆,丫头一把搂住外婆,泪水盈眶,外婆也颤动着身子,双手不停的抚摸着丫头的脸颊。
陈阿姨跟着出来,看着这深情的一幕,也有所触动,赶紧上前帮忙搬行李。
丫头妈妈用眼神对陈阿姨表示感谢,一家人一起热热闹闹的进了门。
进门后,看到一桌子的四菜一汤,热腾腾的冒起热气,丫头妈妈感恩的搂了陈阿姨一下。
外公外婆也双双表示对陈阿姨的感谢,直夸陈阿姨辛苦,做人周到!
陈阿姨也受宠若惊,心潮澎湃,表示应该的,小意思,最重要的还是丫头懂事儿!
陈阿姨道别,丫头妈妈送陈阿姨出门,顺便拿了一小袋土特产,陈阿姨推辞不要,丫头妈妈强赠硬塞,陈阿姨笑着接纳。丫头妈妈嘱咐陈阿姨打车小心点,到家了回个信息。
一家人暖暖的享用了夜宵式的晚餐,进入城里的第一个小团圆。
美好的梦开始了,插上万家灯火的翅膀。
抛却春运带来的不便苦恼,忘掉火车晚点的改签麻烦,卸下行李的沉重负担,不要让流浪找不到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