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1897年-1986年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年-1986年,中国现代美学家,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出国留学,先后肆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塔斯堡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解放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作协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朱光潜于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此外还须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然后才是美。20世纪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朱光潜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和《谈美书简》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和黑格尔的《美学》等。
内容简介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也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谈美书简》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又结合自己多年研究的切身体会,因此读来比较亲切。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在书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做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谈美书简》中的13封信大概内容如下:
第一封《代前言:怎样学习美学》。朱光潜首先谈了写作《谈美书简》的动机意图,在回答“怎样学习美学”这一问题时,他说自己感触最深的是治学的学风。朱光潜指出:“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实在的欠缺”;要“学通一二种外语”,直接阅读外文书籍;尤其应下大力气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封《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抽象概念出发》。1956年,全国开展美学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朱光潜承认自己过去“站的是唯心主义立场”,信奉的是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到20世纪80年代,朱光潜尽管还坚持“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总命题,但他不赞成对美下定义,认为这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而不是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正确辨认生活与艺术中的一切丑现象”,认为“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艺术家有描写丑恶的权利”。
第三封《谈人》。朱光潜提出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一个整体”。审美活动和整个人的其他许多功能,如思考力、情感和追求上进的意志是有内在的联系的。强调把“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体的活动”,进而提出“艺术作品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这一命题。
第四封《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一些误解》。朱光潜重申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郑重提出“我们提倡‘解放思想’,但不能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解放’出来”。针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写过一部美学或文艺理论的专著,说不上有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等“一些误解”,朱光潜说,构成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这个完整体系“是长期发展而且散见于一系列著作中的”。
第五封《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朱光潜认定“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其实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一致的,而且是互相储存的”。生产劳动是社会性的人凭他的本质力量对自然进行加工改造。
第六封《冲破文艺创作和审美学中的一些禁区》作者认为,人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人作为人的自然本性。“人道主义”总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在阐释“共同美感”时,朱光潜援引了马克思“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论述,指出“劳动是人类的共同职能”,它所产生的美感也就是“人类的共同美感”。
第七封傲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生理学知识来使我们更好地熟悉美与美感,如节奏感,移情作用和内摹仿。而且向我们进一步阐述了其“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文学作品应该具有节奏感,而不应一味高昂”“审美者和审美对象各有类型”等观点。
第八封挪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I作者认为“思维是开动脑筋来掌握和解决面临的客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思维本身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种认识活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不同之处,在于形象思维始终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没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九封仪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朱光潜认为文学是用语言为媒介,而语言中的文宇却只是代表观念的一种符号,本身并无意义。语言要通过符号间接引起事物的观念。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在艺术门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文学实际上就是语言学”。
第十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朱光潜主张从“浪漫主义的”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角度,对各时代和民族的文艺做出分析。同时,他认为不能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分绝对化。
第十一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观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恩格斯把“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看作现实主义的主要因素。典型环境起着决定典型人物性格的作用。
第十二封《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悲剧与喜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体裁,具有两种不同的审美特性。悲剧与喜剧很难截然划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现实世界的矛盾本来就很复杂,纵横交错,很难分出悲喜两个类型;同时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多种多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个戏剧往往产生不同的感受。
第十三封《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在这部分内容中,朱光潜提出忠告:“学美学的人人手要做的第一件大事还是学好马列主义”;其次,“掌握一种外语到能自由阅读的程度”,“掌握国际最新资料”;第三,“要随时注意国内文艺动态”,最好学习一门性之所近的艺术。
〔作品评介〕
《谈美书简》一书共十三封信,既有关于美学理论的论述,比如马列主义美学体系、美与美感、形象思维等;也有就具体的美学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还总结自己切身的体会,对某些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进行批判,比如号召大家冲破人性论、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等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禁区,等等。
《谈美书简》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书信体的体裁和结构,具有其他体裁和结构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该书是作者为了回答美学爱好者陆陆续续提出的问题而写成的,由于特定的读者对象,作者不能不考虑如何才能
深人浅出地说明问题,让读者能够读懂看透,从而使艰深的美学概念、范畴、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所以作者没有采用学术专著的形式。
其次,用形象、朴实、精确的语言解释抽象、深奥的美学概念、范畴、原理。这在朱光潜青年时期写的《谈美》一书中就已经得到体现,而20世纪80年代的这本书又继承了过去的传统,以最通俗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解说艰深的美学范畴、原理。例如,作者为了说明美学研究出发点的重要性,就用自己看电影《巴黎圣母院》为例来说明:“听到那位既聋哑而又奇丑的敲钟人在见到那位能歌善舞的吉卜赛女郎时,结结巴巴地使劲连声叫:‘美、美、美……’我不禁联想到‘美的定义’,我想这位敲钟人一定没有研究过‘美的定义’,但他一生的事迹,使我深信他是一个真正懂得什么是美的人,他连声叫出的美确实是出自肺腑的。”朱光潜以此来说明了什么是美,美来自何处,什么是自然美,什么是艺术美等问题。由此,读者会和作者一样,从敲钟人身上,从生活本身找到答案,从而阐明了美的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定义,而是生活本身。
又比如,作者在谈到如何学美学的问题时是这样说的:“人愈老愈感到时间可贵,所以对问到学外语和美学的朋友们,我经常只讲这样几句简短的忠告:不要再打游击战,像猴子掰包谷,随掰随丟,要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要敢于攻坚。不过歼灭战或攻坚战还是要一仗接着一仗打,不要囫囵吞枣。学美学的人人手要做的第一件大事还是学好马列主义。不要贪多,先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通读一遍,尽量把它懂透,真正懂透是终生的事,但是要养成要求懂透的习惯。其次,如果还没有掌握一种外语到能自由阅读的程度,就要抓紧补课,因为在今天学任何科学都要先掌握国际最新资料,闭关自守决没有出路。第三,要随时注意国内文艺动态,拿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有余力,最好学习一门艺术:文学、绘画或音乐,避免将来当空头美学家或不懂文艺的文艺理论家。”一位学识渊博、和蔼可亲的智者用深人浅出的语言把自己毕生的学习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后学者,使任何一位初学美学者都能有所收益,少走弯路。文章语言的幽默、朴实与生动、形象由此可以略见一斑。
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就是这样一本书,在同我们聊天的过程中给予我们美的启示,让我们逐步地认识美,理解美的问题,掌握美的体系。正如他几十年前创作《谈美一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一样,不是掉书袋式的,而是信手所致,拿来谈谈;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美学、理解美学,而不是空洞地来谈论美学大理论。
精彩片断
三、谈人
朋友们:
谈美,我得从人谈起,因为美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属于经济范畴,无论是使用还是交换,总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何况文艺活动,无论是创造还是欣赏、批评,同样也离不开人。
你我都是人,还不知道人是怎么回事吗?世间事物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希腊人把“懂得你自己”看作人的最高智慧。可不是吗?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西方还有一句古诸:“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魔鬼固诡诈多端,仙子也渺茫难测。
作为一种动物,人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他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猿,又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类人猿发展到人。正如人的面貌还有类人猿的遗迹,人的习性中也还保留一些兽性,即心理学家所说的“本能”。
我们这些文明人是由原始人或野蛮人演变来的,除兽性之外,也还保留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要了解现代社会人,还须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所以马克思特别重视摩根的《古代社会》,把它细读过而且加过评注。恩格斯也根据古代社会的资料,写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还详细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这对研究美学是特别重要的。古代社会不仅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数典不能忘祖,这笔账不能不算。
从人类学和古代社会的研究来看,艺术和美是怎样起源的呢?并不是起于抽象概念,而是起于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以及劳动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中国的儒家有一句老话:“食、色’性也。”“食”就是保持个体生命的经济基础,“色”就是绵延种族生命的男女配合。艺术和美也最先见于食色。汉文“美”字就起于美羹的味道,中外文都把“趣味”来指“审美力”。原始民族很早就很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料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唱歌作乐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关于这些,谷鲁斯(k.goos)在《艺术起源》里讲得很详细,较易得到的普列汉诺夫的《没有地址的信》也可以参看。
在近代,人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一个活人时时刻刻要和外界事物(自然和社会)打交道,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为着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复杂过程简化为刺激到反应往而复返的循环弧。外界事物刺激人的各种感觉神经,把映象传到脑神经中枢,在脑里引起对对象的初步感性认识,激发了伏根很深的本能和情感如快感和痛感以及较复杂的情绪和情操,发动了采取行动来应付当前局面的思考和意志,于是脑中枢把感觉神经拨转到运动神经,把这意志转达到相应的运动器官,如手足肩背之类,使它实现为行动。哲学和心理学一向把这整个运动分为知(认识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心理学在近代已成为一种自然科学,在过去是附属于哲学的。过去哲学家主要是意识形态制造者,他们大半只看重认识而轻视实践,偏重感觉神经到脑中枢那一环而忽视脑中枢到运动神经那一环,也就是忽视情感、思考和意志到行动那一环。他们大半止于认识,不能把认识转化为行动。不过这种认识也可以起指导旁人行动的作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就是针对这些人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