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3200000010

第10章 背影(4)

我和几个同学毕业后被分配在大别山区的几所中学和小学任教,那里四山合围,就是晴天朗日,也难得见到巴掌大的一块天。逼仄、压抑,使寂寞孤独的情感与日俱增几个春秋下来,大家都有些耐不住那儿的寂寥和清冷了。有一天,我决定去拜访一个老教师,听母亲说我们家和那老教师还有点亲戚关系,而他在教育界门路还比较宽,找他兴许能帮上一些忙将我早些调出去。带着点土特产,其实也不过是香菇木耳之类,装在一个帆布包里。从家里走时,一个同学的母亲又叫我为她捎点咸菜给儿子,正好她儿子那学校就在我去老教师家的路边上。这样两手都没空着,好在搭了一段路程的三轮车,下车后再走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我在去老教师家和去那所学校的三岔路口站住了,那儿有一块庄稼地,地里有个老农正在锄草。快正午了,烈日当顶,老人摇着一顶草帽当扇子,在使劲扇乎着。我站住是想让他帮个忙,我想把自己的挎包丢在路口放一会儿,等把同学的咸菜送到学校去,回头拿挎包走路。这样想着,就走到老人跟前,说明了我的意思,请他给我照看一下。老人果然爽快地答应了,说他还有半块地没锄完,叫我快去。

到学校里,不巧那同学正在为教务处油印材料,一时出不来。等了约1个多钟头,才把咸菜交给他。我转身就要走,哪知他一把拖住我,要留下喝茶吃水果。这样边吃边聊,又过了半个多钟头。我心急火燎地出门往路口跑,抬眼却没见到锄地的老人,也没有我那只黄帆布挎包。我想这可坏了,为图轻松,随便把东西委托给一个不认识的人,现在连他家在哪都不知道。正着急时,却见斜对面一棵树下站起个老头,对我连连招手,原来正是那个锄草的老农。

我心里的弯子转得太快了,以至于眼睛热热的。我从老人手中接过挎包,却没法感谢他,我身上连一包烟也没装,只能一个劲地在口头上表示着谢意。我知道老人的地早就锄完了,这么热的中午,老人为我守了两个多钟头,耽误了他别处的活儿。我说:“老人家,您真守信用,换上别人说不定早把东西拿家里去了呢。”老人一笑,说:“怎么会呢?你既然首先就相信了别人,现在就不该有这样的想法。”老人没多说,只是把我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我想老人是惊异我怎么说出那样的话来。

中午的饭桌上,我对老教师提起了三岔路口的事。老教师说,年轻人,这会儿你该知道了吧?山里人就这么淳朴憨实,童叟不欺。你母亲叫你来找我,想为你找找关系离开山里,到外面去工作,我看我再多劝你留下也是多余,锄草的老人就是一个明证,说明山里人是值得信赖的,因为他们的心灵敞亮着。与他们接触,无论是对你们年轻人现在的工作还是你们将来德行造就,都会大有益处。老教师说到这里,定定地看了我那么一会,我知道那是期待的目光,那里面充满着关切的善意和明睿的远见。

此后,我放弃了调动的念头,在跟我那同学相邻的另一所中学,一待就是11年,由一个生疏的语文教师干到团支部书记、教导主任,再到常务副校长。我在这里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成了大山里普通的一名山民。业余时间不辍笔耕,已经发表了200多万字文学作品,出版了4本文集,还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和安徽省作协会员。我该感谢的人实在太多,该记住的事更多,然而,不能不一再想起那个路口,以及老教师在饭桌上的教诲,还有那些把你当成了他们的孩子的大别山山民。清闲的时候,我常常想,一辈子能够跟那些心灵敞亮的人在一起,这不就是幸运,不就是福分?即使你人生走到了三岔路口,也会有诚信的人伸出手来拉你一把,指给你一条通达的大路。

去年的栀子花

一晃又过了农历五月,阳台下的栀子花正开得旺一朵一朵鼓胀的花苞仿佛一夜间就展开了层层叠叠的玉瓣,灼灼烁烁,清香逼人。

我深吸一口,感觉这是地道的栀子花香。以前在一座小城里常常闻见栀子的味道,却总觉得它是那么淡然,黯然,隐隐含着一丝路边杂花的混合气息。若是卖花人挑着两篮半蔫的栀子到门口,心里愈发觉得糟蹋了清纯的栀子花的气质与素养,也就压根儿不去看它一眼。

栀子花来得正是时候,刚刚过了高考,闲暇下来,打开阳台的窗户,静静地面对栀子花,嗅着它那特有的沁人心脾的味儿,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一个去年参加高考已经被录取的乡下女孩子。

去年我们学校的考生住在学苑宾馆,宾馆的花坛外边有一排开着的栀子花。我不是送考教师,却随他们一起在这里待了几天。我发现一个穿着旧蓝衣的女孩子常常离群,总是喜欢一个人扒在栏杆上,对着那栀子花出神。直到吃午饭时,她也没有立即去餐厅。我以为她很喜欢栀子,便走上去问她:“你是哪个班的,怎么老是对着花儿出神?”她说:“五班的,我叫谢娟”我告诉她,“吃饭一定要守时,宾馆里不像学校,没人等你的。”

女孩回过头来对我一笑,尔后轻轻下楼。向餐厅走去。

后来便把这个女孩淡忘,我提前回到了自己的学校,处理手边一些急着处理的事儿。

直到有一天,一个同事告诉我,他们班一个女孩出事了。“她为了一朵栀子花”,他说,“她为了追赶一个卖栀子的女人,叫一辆摩托给撞了,影响了考试。她叫谢娟。”

我脑海里突然现出那个呆呆地看栀子花的蓝衣女孩,我就问同事,那女孩怎么那么关注栀子花,难道她家什么人与栀子花有关,或者曾经发生过一件与栀子花有关的事情?同事点点头:“是的,她家里种着不少栀子花,她妈妈每年这个季节都靠卖花挣些钱,不久前遇上车祸,没了。”

“家里还有什么人?”

“没别的人,她父亲在外打工,另立家庭了。”

我终于明白了,谢娟的心理阴影太重,她把一个卖栀子花的中年女人当成了母亲,或者当做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她迷乱地追过去,一下撞在了摩托上……

由于处理及时,她还是参加了考试,只是成绩仅仅达到二本线。我不知今年的暑期,她会不会回来,脑子里恍惚着那一直挥不去的栀子花的影子:她久久地扒在栏杆上痴痴地看花,她追随着一位卖花妇女冲过去,被摩托撞倒;她还有过多少个泪湿栀子的夜晚……我能想象到她就是一枝经历着痛苦的栀子花,她的梦里难能忘却卖花的母亲和那一院子盛开的纯洁素白的花朵。

后来听录取的同志说,谢娟选择了种植专业,这多少与她母亲挑着担子卖栀子花分不开,也与她自己从摩托车下捡回一条命有着关联。我十分怜惜她,却爱莫能助,想象着她假期回来,我送两本自己的散文集给她,并告诉她,下一本书里,我一定把她的情况写进去。

我打开窗户,看见眼前的栀子花正在怒放,它素洁的花瓣上,还凝着盈盈的露珠。天太热,也许一场暴雨就要到来。栀子花或者别的花儿,它们哪能预知风雨呢?但是它们在悄悄绽放着自己的心事,为了这个夏天,为了一种守望。

坐夜的母亲

在乡下,亲戚、朋友和邻里只要听说老人到了弥留之际,便会主动来陪坐半夜或一整夜,谓之“坐夜”。

我母亲说过,老人走时有几个人陪夜,是有福的。

如此说来,我母亲也是有福的了。她是在一个秋天的傍晚因脑溢血倒下去的,被抬上床巳经人事不知,医生没有再给她开药和吊水,说最多只能挺过七八个小时。果然,第二天承没大亮就息气了。母亲一生不知为多少人坐过夜,但是她临走前夕,只有我们兄妹和居民组的几个人陪在她的床前。那时是秋收正忙时候,白日里大家都很累,夜里还要收收捡捡,况且母亲中风来得突然,较远处的亲戚还没来得及得到消息。

母亲在生从不愿意带累别人,哪怕一件细微的事儿,她都尽力地自己去做,除非实在办不到,才千恩万谢地托付别人。事办成了,她少不得给人家一点酬谢,或者请别人吃一餐饭。在小村里,母亲名声好,大约就是因为她懂得知恩图报。因此,她卧床几个小时就利落落地走了,一点不拖累别人。

然而母亲为别人坐夜,可是谨慎小心地陪侍着,不是嘘寒问暖,就是递水送药,人家坐夜的都回去睡觉了,她一个人直坐到鸡叫头遍方才起身。有时候,我陪同母亲到近邻家坐夜,听母亲对病人细心地安慰,诚恳地宽解,看母亲为病人家属收拾房间,整理内务。那会子,我只觉得母亲很能干,很体贴人,却不知道她总是带着同情而来,又携着忧戚而去。母亲在夜里说的那些话,我在翌日回想起来,仿佛阳光一样温暖着,一点点地渗入我的内心。

母亲后来自己半身不遂,行动不便,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到左邻右舍那儿去坐夜。上屋汪老伯在床上躺了三个多月,母亲差不多坐了两个月的夜。他的儿女们身体都不好,长期熬夜受不了,母亲劝他们分班坐坐,让他们一定要照看好孩子。老人走了之后,汪家兄妹到我们家谢恩,送来被面和荤菜,母亲选了一点干肉,其余的一概送回。母亲对我说,哪一家没个病病灾灾的,能帮衬人家一把,也是修来的缘分。还有一家是父亲在世时的对头,父亲因为生产队里的公事得罪了他,一直化解不开。母亲并不计较这些,他跌伤以后,母亲隔三差五地去帮他老婆舂碓,筛米,夜晚为他们家缝缝补补。老头临终时说,在生我不饶人,死后人家又怎么饶我哇!

母亲去了这么多年,我对她为病人坐夜的事记得十分清晰。在乡下,这是最平凡不过的事,但是要真正坐下去,发自内心而毫无做作地,动了感情而一如既往地,坐在病人床头,坐在痰呼气喘的憋闷环境中,甚至坐在数九的天寒地冻里,坐在炎夏的蚊虫叮咬中,殊为不易。

一个人一生,也许不需要留下什么高大的身影,仅仅那么一个在病床前坐着的姿势,也就被孤灯定格成了一帧朴素的剪影。

母亲的酒酿

母亲喝点酒,酒量不大,最喜欢喝的是酒浮子,就是我们乡下用糯米酿就的甜酒液兑烧酒。这种甜中带酽的混合酒。最适合小量的人饮用。

我的父亲一生爱酒。几乎每喝必醉:父亲鲜醉之后是唱高腔,唱得周围听众连连喝彩,所以大家并不以为是什么丑事,反而想方设法让他微醺,以博得他的高控为乐:母亲在这方面配合得最好,不独因为她自己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喝酒。面且更主要的是地出身大家闺秀,外祖父对她的教育既有封建的苛刻,又有民主的宽怀:母亲从不劝酒,但她精心地烧制饭菜,小心地伺候客人喝酒,尤其对醉酒者关心备至:所以到我们家来喝酒的人尽管兴尽方散,而母亲从不嫌聒噪和打扰,总是选出最好的酒、最好的菜,哪怕家里事务冗杂,绝也不会有一丝一毫厌弃的表示。

父亲50岁时患了胃病,再也不能喝酒:母亲在年关之前照样酿酒,多是糯米甜酒,每冬一缸。前来探病的亲戚明友照例少不了一碗,在严寒的晨昏暖一暖身子,在父亲垂危的日子忆一忆先前相聚相欢的时刻。父亲胃癌动了手术,母亲最后还给我们黯了一缸甜酒,因为我的婚期已定,按照乡下习俗,喜事喝甜酒是一个好兆头。

想起喝酒,我更多的是想起我的父亲,然而母亲在酒桌之外,在宴席之前,在客人醉酒之后所付出的艰辛的劳动,至今同样也不会叫我忘怀。寒冷的冬天,夜晚,母亲抱来稻草,一层层包裹酒缸,并把大缸挪到火塘附近,甚至拿出棉絮、冬衣和毛巾,围绕在静静酝酿的酒缸周围。几天以后,她拍拍酒缸,嗔嗅坛口,摸摸稻草,试试温度。待到酒熟之日,她最先把这消息告诉父亲,接着告诉到我们家聊天烤火或摸小牌的任何一个人,于是这开缸的酒酿就成了招待他们的首选佳品。母亲此时总是很高兴,她希望从别人的品味中看出她的手艺如何,看出她这一年一度精心创作的每一件作品的优劣。

母亲的酒酿影响了她的子女,也熏陶了我们的品性。我的广交广结的为人,我的众乐即乐的习惯,我的敞亮无遮的性格,无不打上了母亲深刻的烙印。有人说,自己富有才是有,我说,自己富有,然后分享予人,才是真正的富有。我看见母亲那么一大缸酒酿不到半个冬天就缸底朝天,越发深悟到母亲在那艰难的日子里为什么要“省下齿颊食,勤招好乡邻”的奥秘。

母亲去世20年了,这酒香犹在,母亲酿酒的身影犹存。

一种高度

我被感动,纯粹是由于一个老人的那几声巴掌。

那天晚上,为庆祝皖台经贸合作恳谈会在安庆市召开,市科技广场举行了一场名为“古皖新韵”的大型文艺演出。舞台虽然搭得低矮,观众却如潮水似的涌来,以至后来的人根本就看不到台上的演员。演出到第五个节目时,从广场喷泉那边推过来一只轮椅,轮椅上坐着个老奶奶,推车的是个老头子,两人都在六十开外,看得出是一对夫妻。老头一边推着轮椅,一边不时地俯下身子向老伴介绍着些什么。老伴几次努力地把身子往上立了立,但仍然只能看见一排排观众的后背。

同类推荐
  • 天使有泪

    天使有泪

    如果说写诗歌,是小桥流水式的低吟浅唱;写散文,是晓风残月式的情景描绘;写小说,是大干世界的舞台彩排;那么,写报告文学,则是严肃而深刻的社会写实。因此,写报告文学,不仅需要同样优美的文笔,而且更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对时事政策的准确把握和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部作品还留有生活的体温。它来自于正在行进中的生活,它的疼痛是那么真切、深挚,它的思考令人信服、值人深思。
  • 城中村:陈忠村诗歌作品

    城中村:陈忠村诗歌作品

    诗集《城中村》收录了忠村近几年的新作、早年的二十多首旧作、十多首被译成英文的作品,以及写于2010年前后的组诗《短夜》(节选),称得上是他写作近二十年来的一次大总结。他的写作,也基本围绕着“城中村”这个不是概念的“概念”,写乡村,写城市,写劳作和休憩,写自己一路的打拼和如今的领悟。
  •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以使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最简捷的形式,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书中汇集了十个方面选题的20册专辑,其中:有极具想象、浓墨重彩的神话传说;有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科学幻想;有扑朔迷离、谜底意外的侦探故事;有德昭日月、流芳百世的名人传记;有美好柔情、感天动地的爱情颂歌;有恢宏浩大、金戈铁马的战争史诗;有谋略过人、才智出众的智谋叙事;有身处险境、绝处逢生的探险见闻,涉猎了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的所有领域。一卷在手,纵览名篇
  •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 散文·杂篇》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幸福来得如此简单

    重生之幸福来得如此简单

    她以为她会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在老妈的催促下和不认识的人相亲结婚,然而上天和她开了一个玩笑,让她有了重新掌握幸福的机会。。。这次能抓住么
  • 碧玉神泉

    碧玉神泉

    弄巧成拙中,我穿越成一只可怜的下等猴,用人类的智慧不断地往上爬,最终成了猴群的实际统治者!在猴群中收获了亲情和友情。在又一次机缘巧合中,又化身为那时代的人类,练就了一种奇功,无意中卷入了江湖及朝廷的是非纷争中……
  • 乾坤道机

    乾坤道机

    世事牵扯,冥冥之中。而冥冥之中藏心机,心机算尽前后。大法力,大神通,大智慧。却不知,神通不及天数。
  • 新纪元之暗夜降临

    新纪元之暗夜降临

    光明之下,是否都潜藏着阴影?繁华背后,是否都有鬼影重重?地上与地下的战火,人族与魔族的百年战争,一个又一个阴谋。生如浮萍,生如草芥。所有的罪恶,是否都要用鲜血来洗涤?那么,就感受一下魔王的愤怒吧!向我乞求吧!而我将不宽恕你们!
  • 穿越空间之开间茶餐厅

    穿越空间之开间茶餐厅

    平凡女,淡定男单恋。什么,穿越唯一的爱恋成亲姐。不可接受,远离她,成就霸业。寻找他,只为最后的一丝亲情。
  • 玄裳

    玄裳

    她,凤矜大陆至高无上的皇;她,南笺大陆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她的眼中只有至高无上的王座;而她的眼中只有年轻俊美的美男。一个是凤矜大陆人人敬仰的神;一个却是南笺大陆人人唾弃的人渣。当她变成了她,一切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 觊觎

    觊觎

    赫伯斯,一个充满了硝烟与战火的年轻星球,这个星球上有着以“魄”为核心的修炼体系,有着互为死敌的两大帝国,有着厮杀了十余万年的四大种族。格洛瑞,一座诞生于战火中的荣耀之城。古斯塔夫,这座城的主人,一位不世英雄的遗孤,生来坐拥领地千里。但是与他父亲那通天彻地实力有所不同,他实力平平又不思进取,不仅懒惰还不务正业,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他的一切都成了别人觊觎的对象。“想要就来拿,别装。”古斯塔夫对此倒是很淡定,“你不装,我也就不用装了。”
  • 千秋颂

    千秋颂

    本是唐朝郡主,身份尊贵,却因父王的暴戾惨遭断命之险,重生江湖门派,昭华显露,美男王族穷追不舍,她却淡看红尘,两次灭父,为了复仇,背叛师门,她恨透天下,却伤了无数男子的心。
  • 无限世界里的大魔头

    无限世界里的大魔头

    张风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好青年,却因意外招来横祸。临死之时,意外被魔灵宫殿选中。于是,无数世界里多了一名叫张风的魔头......在《倩女幽魂》里,他取代七夜成为最恐怖的魔君,七世怨侣将在他手中终结宿命;在《风云》里,他成了‘魔’的传人,风云皆是他的大敌;在《仙剑》里,他是魔界的大魔王,女娲传人是他攻略的对象;在《天龙八部》里,他缔造了一个全新的魔教,左手王语嫣,右手阿朱,笑看段誉跟乔峰决战;在《诛仙》里,他是痴情的魔教教徒,覆灭诸天,只为一人;在《七界》里,他是灭世的魔神,七界七域皆被颠覆;在《秦时明月》里,剑圣为他折剑,东皇为他叹息,而他依然是魔;.............纵横无数世界,甚至连《情深深雨蒙蒙》、《爱情公寓》、《来自星星的你》这等世界,他也曾去过,见过....
  • 豪门霸爱:首席的专属宝贝

    豪门霸爱:首席的专属宝贝

    他是亚洲最年轻俊美的亿万首席,对于他而言,女人就如同衣服。一夜,男友的小三陷害她,让她成为了冷酷首席的猎物……原本以为他们之后再无交集,可是她又被迫成为了他家中的小女佣,向来对任何女人不屑一顾的冷酷首席,唯独于她陷入了一场你追我赶的游戏中……小女人奋起反抗,“先生,我跟你好像不熟!”腹黑男人一把拉出了身后的小萌宝,邪魅的勾唇笑道,“女人,那这个小家伙是从哪里蹦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