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的诞辰时,不知怎地,突然就想起了萧何。
萧何是西汉初期的名臣,“秦时为刀笔吏,碌碌未有奇节”,跟刘邦从小就认识。
而后坚决跟刘邦走,跟着刘邦打了天下,后来刘邦得天下后,说萧何是第一功臣,因此,萧何的地位也仅仅在刘邦之下,为宰相。不过西汉刚建国时,只有丞相,没有“相国”,不过只是没这个名分,实际上权力还是一样的。
这个宰相,也叫丞相,相邦,后来为避刘邦讳,改叫相国。宰相按说是相当于今天的总理,实际上权力也比总理要大的多。这个皇帝呢,应该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人民代表大会”。在汉武帝时期,丞相的权力被分割了,因此就变成差不多相当于总理。因此汉初的那个时候,萧相国的权力还是极大的。
汉十一年,也就是公园前196年,这个年份可能有人要奇怪了,汉朝建立于公园前202年,汉十一年应该是公园前191年吧?其实不是,这个汉十一年,指的是以刘邦建立汉王国的时候,而不是汉帝国。这个比较尴尬,因为他早就自称为“沛公”,后来得称“汉王”,最后才当皇帝,所以这个汉国,也不知算是个什么国,但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攻进了咸阳,约法三章,收降王子婴,广得人心。如果是以汉王朝建立为纪年,汉十一年这一年就应该是汉高帝八年,或者是太祖八年,刘邦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根本没有“汉高祖”这个称呼,但是这个称呼却是司马迁写在《史记》里的,于是就人人这么称呼了。
公园前196年,陈豨(读如西)造反,刘邦前往平定,萧何与吕后计除韩信之后,刘邦大喜,拜了萧丞相为相国,我们可以正式称其为萧相国了,并且还加封了“五千户”,还突然给萧何派了五百人做“护卫”。群臣皆来向这皇帝之下第一人道喜,唯独有一个叫召平的人却不,这个召平原本是秦朝的东陵侯,解放后不能当地主了,只能去种瓜,也不知道怎么和萧何认识的,听说是瓜卖的好,瓜大又甜。这个人身穿丧服,说是来吊丧,气得萧何大骂:“你是喝醉了吗?”结果这个召平却说:“你大祸临头了不自知!还在这里瞎高兴!”萧何很纳闷:“我什么也没做啊!”召平说:“皇上整天在外面打仗,你就住在京城里,在这权力中心里,他还给你加官进爵,我看他是不放心你吧?你看看韩信的下场吧,你的地位可比韩信高多了!”的确,萧何当时是第一功臣,第一重臣,第一贵族,威望也是仅在刘邦之下,萧何自己一想,冷汗具下,看看这五百护卫,难保不是来监视自己的?他便问:“怎么办啊?”召平说:“把自己的财产,捐出去,皇上赏你的,都不要。”萧何后来照办了,刘邦于是非常高兴,“高帝乃大喜”。
第二年,英布造反。刘邦前往平定,但是总是派人回京问萧何在干什么。萧何说我没干什么啊,我像以前一样啊!刘邦得使者回报,默然不做声。萧何听说了以后,不知道怎么回事,皇上怎么老关心我?就有人告诉萧何了:“你还以为他关心你?你要被灭族啦!你当相国,现在什么都是第一,还有官给你升吗?还有赏能赐给你吗?你威望还高,人心所向,刘邦还是怕你造反!”萧何又问:“怎么办?”“你看你,又得人心,为人又好,没有什么不良爱好,你这样的正人君子,刘邦放心不下!你要自己把自己搞脏,别这么清高,清高的人不好控制,皇帝才不喜欢呢!你给他抓着你一个把柄,他就放心了!”“怎么自污呢?”“贪财啊!你到处去低价强买,然后到处借钱,让他知道你贪财!”于是萧何照办了,刘邦知道后,还是“于是非常高兴”,“上乃大悦”。现在的人也喜欢看别人道德败坏,也是跟刘邦一样,不喜欢有道德的人,喜欢看别人跟自己一样缺德。
萧何还是不放心,干脆下决心往死里抹黑自己,于是到处霸占、贱买田地和房子。刘邦回来时,百姓拦路向他告御状。萧何来拜见他的时候,刘邦讥讽道:“萧相国可是做了许多有利于民的事情啊!”于是把别人告萧何的状书给萧何看,并对他说:“你自己去向人民谢罪吧。”萧何却不知怎的,居然说:“发生这种事情,是长安的地太少了,皇上您的上林苑空地多,给农民进去种植不就完了,我占的地就不用还了。”刘邦大怒:“我看你吃了熊心豹子胆,收了别人不少的钱吧!敢来跟我要我的上林苑!”萧何于是被下狱。后来有人来劝,刘邦虽然很不高兴,但是还是把萧何放了。萧何光着脚前来谢罪,刘邦却说:“是我错了,你为民请命,我还关你,我现在放你,让大家都知道是我错了。”
最后这一段很有趣,刘邦黑着脸放的萧何,当天萧何就出狱了,来拜见刘邦,刘邦却说了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很有意思。
还好当时没有社交网络,否则,萧何这个后人眼中的名臣、贤臣、能臣,恐怕要被蠢猪们骂是伪君子、影帝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