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和波仔经常会聊到一位女同学。叫英子,胖胖的样子,带付眼镜。波仔之所以印象深刻,因为此女子数学和他并驾齐驱,经常是你追我赶。在班上数学成绩第一第二非他们二人莫属。老贾经常开波仔玩笑:这数学课莫非专为你们两口子上的?一个女孩子数学能这么好,在我们学校并不多见。我和她则是同一乡,有时一起放学回家,会在路上碰到。
她唯一不足的是英语太差:每次考试都在40分以下,这样总分算下来,就拉下许多。为此,老师不止一次要她要在英语上多下功夫。但令人惊奇的是,越是学得好的数学她越爱学,学得差的英语后来干脆连书都不看。老师气得直跺脚,恨得连牙根都痒。真是恨铁不成钢!
后来,英语老师为了鼓励她能发奋学习,就在课堂上给她提问,要命的是,她回答问题的声音细若蚊蝇,几不可闻。因为她根本不会。
我们当时英语普遍学不好。上了初一才开始学ABCD,甚至都没有专职的英语老师,别的课老师如走马灯似地来兼职。阅读材料也不象现在这样丰富,就是一本教课书。听就更别说了,没有录音机,大家学的都是哑巴英语。
我做英语试卷采取的是瞎猫碰死老鼠战略:连蒙带猜,拿不准的题目一律选B,临考前狂背几个万能句型和小短文,以便英语写作。
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我把此方法对她无偿倾囊相授,我连比带划说了半天,最后问她记住没有?她回答我竟如在课堂上回答老师一样,嘴动但根本听不到在说什么?干脆骑车闪过。
她后来在高考时,差几分没搭线。英语不负她望,考得和平时一样多,30几分。可能是全班最低。单就英语一项拉下别人近40分。
后来波仔去我家时,我们曾经共同商讨去她家,游说她明年再考一次。最终没能成行。一年后,听别人说,她已嫁人成家了。她失去了人生中最佳的、也可能是唯一的一次跳出农门的机会!
后来,我和波仔经常感到遗憾,当时为什么不去呢?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坚持去的理由呢?哪怕不成也不要紧。那么好的数学成绩……,就这样浪费了!说不定,我们去了,或许能坚定她再考的信心和勇气,说不定能帮助她跳出农门、改变早早嫁人的命运!
从此,她好象从人间蒸发一样,音信皆无。
有时机会真的只有一次,失之交臂了,就是一生!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马永贞>>,说的是他闯荡上海滩的故事。大家都说老刘同学是家乡的马永贞。他学体育出身,典型的肌肉男。当我们在课后写作业做习题,他在健身房里或者操场上挥汗如雨。
90年代的乡村中学不是很太平,治安环境强差人意,有些同学在外面和一些痞子混在一起。有时甚至会打架斗殴。说来奇怪,那时横行校园的几大名人,多年后一个毙于三十高寿,一个被判刑在牢里享清福。
这时,老刘就承担起保卫大家的重任。不仅因为他身体强壮,更重要的是他本人性格豪爽,充满正义感,并且家离学校不远,在当地还有势力,于是大家一致推举他为班长。老刘有一大哥,也是学体育出身,当时已考取南体,成为他学习的榜样。在我的眼中,他就像一只雄鹰,用用并不坚硬的翅膀呵护大家。就这样,大家在他荫护下平安度过无事。
他后来考上师范院校,出来后当体育老师。2000年左右,民办教育兴起,他干脆辞了教职。于他人一起去另一县投资办校。就这样开始闯荡江湖,名声开始在江湖上流传。现在人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中还有他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