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条秘技在FC彻底退出市场之后,这条秘籍就是玩家心目中FC的代表了。
在中国玩家的心目中,大多数的玩家在看到这条秘技的时候都是相视一眼,会心一笑。
这个密码虽然在国内的玩家圈子内广泛的流传,但是误传甚广,真是的秘技其实就只有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打出这个秘技,魂斗罗的3条命就变成了30条命,在其他的科乐美游戏中也都是通用的秘技。
但是应该不会有人会在乎这条秘技的真假了,30年后,也不会有人真的找到30年前的FC真机去一试真假,只需明白它已经成为了“游戏”这一名词的代表就可以了。
一个中国玩家去外国旅游,找一个帅哥问路,一开口就是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保准被女友说GAY里GAY气,然后收获一个知心本地导游。
不管怎么样,RB游戏产业在80年代确实拯救了整个世界的游戏产业,并把它进行了完善的规范,这其中,任天堂和RB的所有游戏企业功不可没。
不同于卡普空,SNK,史克威尔和爱尼克斯这些企业,科乐美在近6年的时间内都没能成功的推出一款流行世界的3A大作,整个公司都沦为二流,无数的业界人士都只认可他们FC年代的成就,这就是游戏界,一个不断推出新的一流作品,才能让玩家们铭记的行业。
后世的独立游戏很多,销量超百万套的也有许多,但有几个开发者能被玩家铭记,就算是创造了新的游戏类型的公司,在十几年后,还无法保证被新生的玩家铭记,比如西木头,还有无数消失的工作室。
时间足以冲淡玩家们给游戏公司们所贴的一切成就与标签。
沃森的野心可不只是成为一个西木头,甚至都不是成为一个席德梅尔。
沃森和小岛秀夫两人混迹在任天堂台下的玩家狂潮中,N64的实机游玩有几十台之多,但是排队的队伍长达数百米,从展厅的中心位置一直排到了展厅入口处。
毫无疑问,绝大多数的玩家都选择第一时间来到了任天堂的展位,作为次世代主机的最后一位出场者,无疑拥有着最多的话题。
渐渐的,超长的队伍让一些玩家失去了耐心,一些后排的玩家选择先去其他的展台,如果硬要排队,怕是一上午都要浪费在排队上了。
有人离开,有人加入,沃森和小岛两人却依旧排在队伍里,他们俩人的位置还挺靠前,大约一小时就轮到他们了,所以也没必要另寻时间了。
时间渐渐临近中午,沃森和小岛背靠背玩起了任天堂的新主机,不得不说,看别人演示是一回事,自己操作就是另一回事,玩起《马里奥64》,除了刚开始3D视角上,一些操作和视角转移的一些不适应,其他的操作体验简直完美,甚至可以称得上3D游戏的制作模版。
11年前,任天堂推出了《超级马里奥》,一举奠定了2D游戏的制作标准,11年后,沃森可以肯定的说,任天堂又一次站在了时代前沿,再一次奠定了3D游戏的制作标准。
沃森隐隐约约的看到了一个10年的轮回,1986年,FC上诞生了当时最为繁荣的游戏时代,而1996年,又是一个新的游戏盛世。
沃森在恍惚之间告别了同样对N64念念不忘的小岛秀夫,与沃森的玩家心态不同,小岛则是充满了忐忑不安,他不知道《MGS》登录的PS主机能否达到N64的机能,以确保自己的畅想完全实现。
小岛并不是第一个把游戏和电影元素结合在一起的人,史克威尔在《最终幻想》系列上的尝试要比小岛早很多,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部大成之作。
这是小岛的机会,沃森在小岛家中住了两个月后,同样对小岛充满了信心。在科乐美的十年制作经验给了小岛无比扎实的制作基础,从两人日常来往的交流邮件来看,明年的E3必然是属于小岛秀夫一个人的。
某种意义上来讲,小岛能够幸运的避开96年的游戏盛世,何尝不是另一种策略。
毕竟今年的游戏阵容太恐怖了,沃森都有些担心自己的小众rougelike能否从诸多大作中脱颖而出。
差点就忘了,卡马克今年也有一部强力的作品面世,《雷神之锤》,在E3举行的前几天,这款游戏就已经正式发售了,沃森第一时间就收到了卡马克寄来的包裹,可惜沃森还没有来得及玩。
但是看ID软件展台的人群,看来卡马克又做出了一部惊世之作。
关于《雷神之锤》的一些特性,沃森还是有些了解的,他和卡马克也经常在一起喝咖啡,这部作品是真真正正的3D图像作品,而不是像德军总部那样只是2D加上了高度信息的伪3D。
管中窥豹,卡马克建议沃森把自己的电脑加上3DFX公司的VOODOO芯片组,沃森就知道,这款游戏绝对不会那么简单。
沃森扭头看向ID软件的拥挤人群,再看看不远处自己的小摊位还是只有三三两两的人,不免有些绝望。
你们扎堆发布,不怕玩家买不起吗?有考虑过玩家钱包的感受吗?
沃森早该想到的,自己的这款《以撒的结合》很可能只能走长期发行的道路了,玩家们连3A大作都买不起,怎么可能把预算留给沃森这么一个小制作人呢。
收拾收拾沮丧,沃森安静的坐在自己的后台,在这喧闹的会场竟然有了一丝宁静,沃森打开电脑,对着以撒仔细的反思自己的对错。
......
E3的展会异常热闹,美国人民是非常会玩的,许多人提前化妆成了游戏内的人物,在整个场馆内晃悠,时不时引起一些人的惊呼,还大喊着求合影。
没错,这些人就是在COSPLAY,美国可是COS的发源地,这些玩家们可不是RB的那些宅男们,喜好发散思维的美国人民,早就喜欢上了这一种人物装扮。
很多人都说迪士尼的米老鼠就是最早起的人物装扮,但COSPLAY很可能是从万圣节得到的灵感,美国人可是异常钟爱万圣节扮鬼的。
马里奥,碧琪公主,耀西,索尼克,街霸人物等等等等,甚至还有人在暴雪的展台前模仿古尔丹。
独特的风景很快就在“攻略组”论坛开了一个专门的COSPLAY专区,各式精美的装扮引起了无数玩家的喜爱。
和其他游戏展位上的情况不同,沃森这里一直不温不火,尽管沃森自认为《以撒的结合》绝对称得上是白金作品,但是很多玩家在试玩过程中,异常轻易的死掉后,大多数人都放弃了试玩,只有极少数的玩家一直霸占了电脑,沉迷在了这个诡谲的随机世界中。
沃森从后台走了出来,试玩区域的人还是不多,连试玩的电脑都没有全部站住,随便来个人都能试玩,可为什么没人来呢,沃森带着疑惑走进了试玩区。
“哇,试玩版快通关了。”
“好强啊!这个人的眼睛好敏锐啊。”
“哇,这个弹幕都穿过去了。”
“看他的走位。”
“为啥感觉玩的不是一款游戏呢?”
时不时传来的声音让沃森很疑惑。
“嘘,小声点!”
“就是,大神要集中注意力通关呢。”
沃森看着一堆人围在一台电脑前面,围得水泄不通,沃森根本看不到是谁在玩。
拉来一个工作人员问了一下,沃森才得知,一个有些肥胖的人,看着二十多岁快三十岁的样子,在那里玩了很长时间了。
沃森汇入了围观的人群中,伸长脖子,踮起脚尖这才看到了电脑屏幕。
以撒在这个高玩的操作下已经获得几件装备,试玩版的三关已经快要被打通了,即使只有三只BOSS,但是沃森依旧加入了随机BOSS元素,看来这名玩家玩了不下十次了,对第三关的BOSS非常熟悉。
BOSS的攻击套路基本上被掌握了。只要走位不出错,通关是自然的事情。
“THE·END。”
最后一发子弹落在了BOSS的身上,顿时BOSS炸开,也没有再出现其他的画面,试玩版的内容直到了这里。
“太厉害了,这个BOSS的跳跃我一直都抓不住。”
“别说了,我经常在第一关遇见这个BOSS,你说我这运气。”
“第三关遇见,你那走位也躲不开啊。”
“没辙,技术不如人,开发者是不是变态啊,游戏弄这么难。”
“我觉得还好啊,没恶魔城难。”一男子在旁边插嘴,引起了所有人的白眼。
沃森听到这些声音,还在考虑要不要在正式版降低一些难度,却突然想到了试玩版存在的一大问题。
那就是游戏道具的缺失,沃森在制作试玩版的时候,去除了非常多的道具,原本有50+的道具素材,试玩版却只有20+的道具,而且没有任何的强力道具。
敲敲自己的脑袋,心中抱怨着自己的疏忽,道具越多,玩家通关第一层后的可能性就越多,运气会让一部分玩家的游玩难度降低许多,但是完整版加长的流程依旧会让难度和玩家体验的比例达到平衡,沃森明显是忽视了这个问题,所以才会在E3上遇冷。
试玩通关的男子,站起身来活动一会,一眼看到了沃森,直接走过来伸出了手:“你好,我是加布·纽维尔,叫我Gabe(加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