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城的城南的一片空地上,一天突然跑来了一堆民工在那里捣鼓什么。
好奇的民众上前一看,只见不到一会,一个简易的,大约有三米高的高台就建成了。
乘着民工收拾工具的功夫,几个好奇的年轻伙子就问了:“师傅,这是要干嘛啊?”
“不知道。”一个民工就简单的说了这么一句,就匆匆离开了。
群众顿时炸开了锅。
“你说这是要干啥啊?”
“鬼知道,哎,你侄子不是去太守府当看门的吗,你问问去啊。”
“你外甥的邻居还在那里干厨子呢,你咋不问他?”
“..........”
关于这个高台,群众们众说纷纭,直到第四天。
这一日,太守府的人突然跑遍全城,喊声布满了整个清晨。
“都去城南集合!”
“快去城南!”
才起床的人揉了揉睡眼,嘴里说着抱怨的词汇。
“干嘛啊,死赶死赶的。”
“别说了,走慢了就赶不上了。”
一杯茶的功夫,几乎全城的人挤到了城南这个高台的空地,人声鼎沸。
过了将近一刻钟,人声渐渐安静下来,大家都望着空空如也的高台,不知所云。
“搞什么啊,要怎么样快点啊!”
“就是,我们还得赶着忙活呢。”
人群底下发出了轻微的抗议声,却因为周围士兵把守在路口而没有闹大。
此时高台角落的两面旌旗突然开始飘动起来,这是一阵不小的风,高空突然传来了一声悠远的鹰叫声,随即,一只黑鹰飞过了城南的上空。
古人尚迷信,认为鹰飞过是要发生大事的预兆。场下顿时鸦雀无声。
终于,高台的左边,突然走出一个着官府,佩长剑的青年,缓缓走到了高台的中央。
来人正是周凌宇。
场地下发出了好奇,疑惑的不同声音,几乎,都是猜测着周凌宇身份的。
“各位父老乡亲,”周凌宇拱手,“在下姓周名凌宇字豫才,便是汝南的新任太守。”
“什么?这么年轻的太守?”
“开什么玩笑,你当太守我还大将军呢!”
场下哗然。
“诸位莫急,且听我一言,说完再议不迟。”周凌宇微微笑道。
“就听他几句!”有人提议,大家觉得可以接受几句话的时间,便耐心下来,继续听着。
“昨天上午,我走到城外的西村,我看见三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坐在草垛上,我走过去,问他们:‘你们在干嘛呢?’”
“他们回答说,他们下地劳作之后,坐在草垛上休息。”
“于是我问他们,你们种地干嘛?”
“他们回答,挣钱。”
“我又问,那挣钱干嘛?”
“他们说,娶媳妇。”(场下有笑声)
“我又问,娶媳妇干嘛呢?”
“他们说,生娃。”
“我最后问,生娃干嘛呢?”
“他们说,养大了种地。”
场下顿时爆发出大笑声,周凌宇抬手让大家安静。
“乡亲们,这不是一个好笑的故事,”周凌宇说道,“正处青春的男子汉,竟然在草垛上把自己的一生都规划好了,这是非常可怕的啊!”
“一个人如果不为自己的理想奋斗,那还有什么意义活在世上?”周凌宇满脸愁容。
场下突然有人问:“理想是什么东西?”
“问的好,”周凌宇打了一个响指,“理想,就是一个人的野心,一个人存在意义的体现,他想当将军,那么他的理想就是将军,他想当司马,那么他的理想就是司马,一个人想挣钱娶媳妇生娃,那么他的理想就是娶媳妇生娃。”
场下又笑声一片。
“那么,我不禁要问你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
这句话的声音说的格外大,响彻全场。
“大部分的人早上起来,下地,劳作到晚上又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了一辈子的最后,他找不到一件事能够让他记忆犹新!”
“那么这种生活又有什么意义,或者说,除了长相,你和其他人又有什么不一样?!”
场下鸦雀无声。
“高祖刘邦,曾经也是一名亭长,就是因为他有野心,有想法,他揭竿而起,击暴秦,破咸阳,如汉中,自立王,出汉中,夺关中,围垓下,败项羽,终于登基为帝,开我大汉帝国基业!”
“好!”场下传出激烈的掌声与叫好声。
“那么回头看,你们呢?你们自己呢?你们有野心吗?你们有想法吗?你们敢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终生吗?!”
没有人回答。
“马上就有一个考验我们所有人的机会!”周凌宇挥拳呐喊,“徐州已经发生了叛乱,叛军正在向我们这边进发!”
这时候场地下倒是没有太大的骚乱,因为有不少人已经靠关系知道了这一新闻。
“敌军就在汝谯道(汝南到谯城官道的简称)!”
“那我们怎么办?”周凌宇问道,“是束手待毙,让贼人攻入我们的家园,烧掉我们的青砖大瓦房,砸掉我们的市集和商铺,残害我们挚爱的亲人!还是拼死一搏,保卫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故乡!”
“跟他狗日的拼了!”场下突然有人义愤填膺的说道。
“对,跟他狗日的拼了!”
“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他们能打,我们也能!”
“各位父老乡亲们!”周凌宇喊道,“让我们一起,筑成我们汝南的长城!”
“汝南的长城!”场地下的气氛已经到达了最高潮,人们的吼声甚至撼动了旗杆。
“保卫我们的家园!”
“我们的家园!”
“痛击可恶的侵略者!”
“可恶的侵略者!”
“汝南城万岁!”周凌宇已经声嘶力竭,但是内心的热火促使他情不自禁的喊了出来。
“汝南城万岁!万岁!万万岁!”人们也随之呐喊起来,他们同样感受到了内心的黑暗被一道强光照过,点燃了他们心中从未燃烧的火焰。
“吼!周大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演讲完后,一个参加了演讲的人用笔,记录下了他当时的感受。
“其言尤尤激烈,万人称好,心皆烈,纵使苏秦,张仪在世,也未复有过之者。其言使余明了余之理想,亦使余明了余之志,即为何而战,诚为余汝南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