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齐观盛世八十年,周无战事,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之象。
然,盛极必衰,兵懒将老,虽无近忧,却有远虑。
皇帝年迈,太子无能,各方势力也虎视眈眈。
郴州乃天子脚下的皇城,皇亲国戚,富家权贵也云集于此。
空明山凌霄峡望月台是仅次于皇宫观星阕最高的地方。
跳下望月台那一刻,她眼底是带着恨意的。
可是心里却绞痛无比。一朝嫁为他人妻,一夜间又家破人亡。那个人,是再不能爱了。
凌霄峡望月台,这个地方一跃下去该是什么都了断了吧。
可是当她再次睁开眼的时候,真的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还活着。可是这样活着,却是比死还要更难受。
第一章郴州风云
(一)
顾听雪,豆蔻年华,本是郴州第一美人,生于郴州首富顾家,自幼习得琴棋书画,在家能纤手绣花洗手做羹汤,出门能吟得了诗,做的了画。一张白皙小巧的鹅蛋脸,含黛的远山眉,精巧微翘的小嘴,狭长的丹凤眼晶莹剔透,好如一汪秋波。
这样的妙人,本该是到了成婚的年纪便嫁去门当户对的郴州权贵宁家,嫁予当时才俊风家大少爷风无痕,过着举案齐眉、相夫教子,令人艳羡的日子。可天不遂人愿,当风家过来送彩礼的时候,顾听雪意外的遇见了风家二少爷风无迹。
风家二少爷宁情仪是个风流人物,人生的俊朗无双,爱作诗作词,更爱作曲,以一首《醉相思》闻名,其曲更是在坊间流传甚广。
那日风家运送彩礼上门,顾听雪在后堂等候,不多时便听见一阵萧声,低沉通透幽远绵长,似诉未诉的情义婉转而来,让人不由得听的痴了。顾听雪悄悄的拨帘瞧了瞧,便看见庭中一翩翩少年郎,手持洞箫,俊朗眉目,一双桃花眼犹似多情,转过头仿佛对着她的方向微微一笑。只那一眼,顾听雪就心慌了,从未有过的紧张的感觉,心扑通扑通的快要跳出嗓子眼儿。她吓得赶紧躲回房里。心想,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心动吗?
锦帕上绣着鸳鸯,花园里种着合欢,顾听雪这几天总有点心不在焉。常常看书时失神,习字时忘情,心里竟然期待着再见风无迹一次。可是,再见面就已经是大婚的时候了吧。
她们从第一次见面,就不得不渐行渐远。
某日天色晴好,万里无云,顾家主母也是顾听雪生母连晴芳便带着顾听雪去往郴州最大寺院——大慈寺进香祈福。
八角云纹织锦金丝轿,轿夫掀起轿帘,一排冰丝流苏迎风轻舞,香风自内而出。脚踏靛蓝暗纹翘头履,身着天青云锦织绣马面裙,头饰珍珠点翠金步摇,连晴芳在丫鬟的搀扶下缓步进轿,抽出锦帕掩嘴而笑,对着轿前的女儿轻轻招手。“雪儿,快上来吧,怕误了时辰。”
顾听雪摊摊手,无可奈何的笑笑,随即进入轿中。提起身上所着樱粉色天蚕丝细褶裙,月白色弓鞋称得双足娇俏可爱。项上带着八宝暖玉璎珞,水晶流苏清脆作响,青丝半挽,饰以绢丝流苏碧玉簪,风动轻摇,飘然欲仙。
顾家的轿子路过繁华吵嚷的八仙街,路人无不驻足观看。一则郴州首富顾家的轻轿实在华丽的很,二则顾家女眷实在难得出府,众所周知的郴州第一美人实际也没有几人见过真容。那般翩若惊鸿的天人之姿大多存在与人们口口相传,以及街头画像。今日顾家母女出府自然是引得众人好奇围观,奔走相告。
到了大慈寺,顾家母女在师父的接引下走了贵客通道。而那些聚众观望的人见到二人后有的惊为天人感叹自己不能与之相交,有的则觉得这第一美人名不副实多是金山银山堆起来的虚名而已,有的则是来晚一步无缘得见后悔叹息。
待二人进完香之后,被接引到住持处品茶。连晴芳与住持算是熟识,茶过三巡后,连晴芳感叹道:“清香幽远,入口清甜而回甘,喉韵悠长,三碗而发轻汗,此茶真是好茶啊!”住持慧觉微笑道:“此茶乃大悲寺后空明山上凌虚峡处的百年老茶树,于今年清明节前采得三斤,贫僧亲手制成。”“如此难得,难怪饮之忘俗,多谢住持,我们才品得如此佳茗啊。”连晴芳是个爱茶之人,对茶的品鉴也是入木三分。慧觉对身后的小沙弥嘱咐包半斤茶与连晴芳带走,“连施主是懂茶之人,这一斤茶送与你也是它的好归处了。”“那就多谢师父了。不知统共三斤,所剩几何?”连晴芳笑着接过。“不过半斤。”主持道。连晴芳一惊,虽知慧觉主持已不着万象,却没想这样珍贵之物在他眼中也已无所不同。
顾听雪品着茶,听她们谈论着。虽说她也喝过好茶无数,但寺院的茶始终不同,也许品茶的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这茶喝起来清香通透,仿佛一股带着生机的清气往周身四处蔓延,就连她近日心绪不宁的情绪也安抚了些许。
连晴芳道:“住持这茶真是通透,可见住持早已不着于相,心境也已入道吧。”慧觉给自己盛了一盏清水,边饮边说道“初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而觉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进而悟得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茶与水,于我无异也。无所留,亦无所恋。”
连晴芳笑着点点头。三人品茶论禅之时忽听门外传来一串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慧觉师父我可馋你这茶很久了啊”来人一身暗回纹银丝白袍,黑色裹边银靴,素白长绦束发,手执湘妃竹骨折扇欣然入内。见顾家母女不由道:“原是顾夫人与顾小姐在此,风某唐突了”合扇轻轻揖礼。
来人正式风无迹,与慧觉住持乃是忘年之交,故而时常共谈佛法禅理。
连晴芳见是他便笑道:“无妨,以后都是一家人,风公子看来也是爱茶之人,此茶还需懂的人品啊”
慧觉道:“连施主所言正是,这剩余半斤便是为风施主而留。”
“懂我者慧觉也,此茶茶气清冽,茶性温和,待我回府后便举办一场茶事,邀几位茶痴琴友共同品茶论琴。可知此茶何名?”风无迹品过一盏啧啧称赞。
“此茶尚无名,无迹可有何高见?”慧觉摇摇头。
“听闻顾小姐熟读诗书,能出口成章,不知可有何想法?”风无迹展开折扇,轻摇道。
连晴芳笑着看向顾听雪,顾听雪在众人的注视下猛地回过神来。自从风无迹一进门来,她便紧张的不能自已,双手紧紧抓着袖口。风无迹就隔着母亲坐在那边,就这样近在咫尺,她却觉得这一切好不真实,人与物都带上了虚影,他们的谈笑仿佛在另一个世界,与她隔着一场梦的距离。
风无迹见她尚未回神,便道:“佳茗尚如佳人姿,如梦亦如幻,应作如是观。顾小姐,可如是?”
“当如是。”顾听雪轻言道。转过头,佯作品茶。
“哈哈哈哈,顾小姐当真学思不凡。”风无迹扬扇笑道。
慧觉点点头:“无迹的禅学慧根,顾小姐的玲珑心思,此茶便名‘如是’,甚好甚好!”
席间相谈甚欢,不觉已至晌午。顾家母女相携辞去,临行时,慧觉赠言与顾听雪“好梦留人住,只怕阴差阳错。顾小姐慎思。”
“多谢住持提点。阿弥陀佛。”连晴芳叹息着摇了摇头,她的女儿什么心思怎么可能瞒得过她呢。拉了拉一旁目瞪口呆的顾听雪“走吧,雪儿。”
风无迹却是在寺院用过斋饭之后才回了风府,翌日便举办了“如是茶事”,传为美谈,不在话下。
回家后顾听雪仿佛失了魂一样,绣花时常常不小心扎到手,脑袋里时常会回想起慧觉住持那句话“好梦留人住,只怕阴差阳错”,还有半月,她便要与风家大少爷风无痕成亲了,这个她从未见过的男人,顾听雪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喜欢他,但是她现在却实实在在的喜欢上了风无迹,她未来的小叔。时而因为喜欢上他而心生欢喜,时而纠结成绪。
一旁的随身丫鬟云朝把她的情绪看在眼里,以为小姐是因为婚期临近,又紧张又期待所致。遂宽慰道:“小姐莫慌,离婚期还有些时日,小姐也正好陪陪老爷夫人。莫不是小姐急着出嫁啦?”
谁知听雪并没有像她往常一样跟她调笑,而是一脸愁容。顾家家大业大,家主顾文亭独宠连晴芳,侧室无所出。顾听雪是顾家独女,养在深闺,从小便请了先生学习诗书礼仪,她生的如斯美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毫无个性可言,什么都听从父母的安排,没做过任何出格的事,连违逆的想法都不曾有过。不过这样对顾家来说就足够了,与风家联姻之后,便可从旁系过继一子以继承家业。而风家也可做为顾家的屏障。
这些,她早已知道,并且觉得理所应当。可如今,却成了心痛的原因。第一次,她有了一些叛逆的想法,一些令她自己都觉得可怕的想法。爱情,此刻在她心里像恶魔一样痛苦的滋生着。明知道没有结果,却不得不一步步走向绝望。
也许,我该试着做回自己。听雪心里俨然有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