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奶一瞬间被刷新了三观。
“好强大的财团啊!”他惊叹着。
阿鲁撇了撇嘴,“那你知道出了学生会的,现在都在干嘛?”
豆奶迟疑着说:“难道是……”
“现任国家之主——布忖载,军方之首——甄眺霹,我们所在的一城管理——浓沙雷,你都认识吧?”阿鲁掰着手指头慢条斯理的说。
豆奶满脸懵逼,三观又被刷新了一次。他慢慢接受了这个设定,看着阿鲁说:“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这叫国校了。”
阿鲁翻了个白眼:“不要告诉我你当初考进来,只是因为这所学校的排名,能够为你家脸上争光。”
豆奶尴尬一笑,心说这都被你知道了,我还真是奔着国校第一的名头来的。他不想在这个令人窒息的话题上深入探讨,于是豆奶好奇地说:“前两个都这么夸张了,那能和学生会对着干的独立社……出去后又是什么样子?”
阿鲁帮他理了理思路,说:“学生会有政体的影子,兄弟会有商贸的影子,那么剩下的独立社你觉得是什么?”
豆奶脱口而出:“是军方!”
随即感到不对,政体的官员已经涵盖了军方,没有独立社插足的地方。皱着眉头想了想,最后只有一个发展方向了。豆奶试探着说:“科研?”
阿鲁点了点头,“没错,只有那些对规则研究得最透彻的人,才会最讨厌别人制定规则。”
“感觉很厉害的样子。”豆奶仔细想了想,也没发现什么了不起的现实应用。像中级智能手表,国校的仿品数不胜数,当然,说好听点叫自主研发。其实这种东西把原理弄懂了,做出高级拟人手表也不难,只要会编写程序,或者干脆让生物附着,赚点小钱非常轻松。
阿鲁耸耸肩。科研不厉害,我们早就被团灭了好吗?
午休还有一段时间,索性点拨一下豆奶,阿鲁一副科普的样子,对豆奶说:“往小了说,你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外在物质,都有科研的影子,为什么衣服不管穿多久都能干净如初?”
豆奶理所当然地说:“因为衣服的材料是‘环’。它具有记忆特性,自动校正,与空间中的元素发起质换。”
“这些都是编写课本的科研员告诉你的,实际上科研员没告诉你的,还有这种名为“环”的元素是怎么发现,又是怎么把它有序排列的。”阿鲁大有一种把环讲三天三夜的趋势。
好在豆奶兴趣乏乏,正如他学公式只是为了用,不会探究公式本身的由来一样,对这些细致的东西,一向是直接略过。
豆奶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他看着阿鲁说:“科研是社会进步第一要素嘛!我懂我懂,八星战技不就是他们开发出来的吗?强确实强啦,可是……这完全不是我的菜。”
最烦的就是让人头昏脑涨的公式推导了,独立社根本不是我要的独立社!
阿鲁欣慰地点点头:“你能这么想,那真是太好了,还是来学生会吧!”
豆奶不爽地“哼”了一声。给我穿小鞋,还想让我进来跟你们同流合污?
没有找到想要的社团,豆奶只好暂时打消入社的念头,以后得低调秀恩爱了。
空荡荡的宿舍有它坏处,不热闹、嗨不起来、没人在那打趣。相应的,好处也显现出来——可以睡个安稳的午觉。
下午的光线越发狠辣,就像一个走下坡路的人,身体总会不由自主的加快速度。
一般下午的课都比较有意思,现在豆奶在上一节名为《意识》的课程。意识是一种很奇特的脑域活动,从狭义上来讲,它可以分辨事物的真伪,从广义上来说,它却能上升到复杂的脑部活动。
当然,“分析”和“推理”都是必不可少的章节。学校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个课程形成自己的思想,从某个念头开始,在脑中建立起一套意识体系。
在这样的环境下,对战平台就成了实验平台。
对战平台的制作者初衷是为了学生们在身体没有损伤的情况下,通过脑部记忆模块,更高效地完成锻炼。不过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乎意料,学生们为了避免频繁出现痛觉,加上后来出现的胜利奖励制,他们开始畏畏缩缩,技能用得不如一开始那么无脑,反倒是大脑的活动幅度大大提高。
这让看惯了九成时间都在战斗的校内高层们郁闷了好久。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说,几个小屁孩见面就扔石头,互相掐架,赢了的就发几颗糖奖励一下,多简单。可是画风一变,小屁孩扔石头,不过是在窗户里,他们依然打架,但有的买了辣椒粉撒别人脸上……
当然是选择原谅学生们了。
蝉联两届联赛冠军后,《意识》更加得意满满,课程学分历史性的多了一分。
教导厅嗡嗡声不断,几个班级的人一起上课总会叽叽喳喳。作为一门大课,教师肯定是要有资历的,现在这名老师正在演示台上写写画画。
他说:“宇宙特性决定了我们的环境特性,每一个人,每一个物,甚至每一件事都是不同的,这叫差异性。”
学生们对这种开学知识早就了解过,所以他们各自干着手上的事,有的做起了相关练习题,有的托着下巴看大荧幕上的那根笔,还有的撩起了隔壁班的妹子。
老师自顾自地画了一个圈,“现在我把两个点围起来,让他们在有限的范围内做有限的事情。”
不少同学翻白眼,“有限”这个题目条件实在让人吐槽不能。
老师接着说:“假设这个点吸附另外一个点,另外一个点排斥这个点。那么这个点的吸附路径在圆内有——这么多可能(路径把另一个点包围,填满整个圆)。”
另一个点瑟瑟发抖。
“当然,这个点想以最快的速度追上另一个点,只能走直线。”老师抬头呲牙笑了笑,顺便画出了吸附半径。
台下的学生们心中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老师看着他们的表情,轻轻一笑,他和蔼地说:“现在你们是另外一个点,请脱离吸附。”
不等学生们反应过来,他们的意识就被吸附到了另外一个点上。前面的黑点发出饥渴的信息(吸附圈),下一秒就要飞扑过来。